1706664377
清康熙时,妈祖更上层楼,成为“天后”。清朝靠骑射得天下,原本没有注意航海神祇妈祖,首次注意到妈祖的威力,是在1680年(康熙十八年)元月,清朝将领万正色率领的两艘大船被明郑水师副总督朱天贵击沉。隔月,万正色和明郑水师总督林升在崇武(位于福建惠安县)对决时,突然海风大起,林升下令全军退到金门料罗湾。
1706664378
1706664379
在厦门的郑经见状,以为林升大败,赶紧将陆军主帅刘国轩和他的军队从观音山(位于厦门东岸)调回防守,造成陆军军心动摇;清军趁机发动攻势,厦门人心惶惶,百姓携家带眷逃离,郑经只好撤离厦门,退到澎湖。
1706664380
1706664381
万正色将这次胜仗归功于那场突发的海风,认为是妈祖显灵庇佑,上奏后,康熙皇帝派官员到福建册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这是清政府第一次对妈祖表达尊崇。
1706664382
1706664383
万正色发现当时台湾和澎湖军民有不少人信奉妈祖,开始以“克复厦门,神灵协助”为号,对明郑水师展开心理攻势。与妈祖同乡的朱天贵撤退台湾时,率领水师2万人、战船300余艘投降清朝;郑军损失了三分之一水师军力,算是清朝运用妈祖信仰的成功策略。
1706664384
1706664385
三年后,清政府起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负责攻打台湾。施琅家族原信奉玄天上帝,但他奉命征讨台湾,却充分运用妈祖信仰的力量,将之与其战功画上等号。
1706664386
1706664387
当时攻台主帅吴英是莆田人,莆田人在军中势力很大。施琅先以莆田平海作为海军基地,取“讨平海逆”之意,并运用妈祖家乡的民力民气;接着亲自率领各阵营将领到福建湄州天妃宫向妈祖致谢,捐钱重建妈祖的梳妆楼朝天阁,以获取信仰妈祖的福建、广东沿海居民认同。
1706664388
1706664389
施琅在澎湖海战中,大败明郑大将刘国轩,郑克塽投降,施琅来年班师回福建,上奏请求敕封妈祖,提到妈祖神迹。例如:
1706664390
1706664391
部队驻扎平海,妈祖庙前有一口井,水味咸苦;经祭拜祷告,井口涌出水来,味道转甘。
1706664392
1706664393
攻下澎湖后,万余兵力驻扎妈宫城,但妈宫城水泉很少,无水饮用,瘴疫又流行,只好祈求妈祖保佑,第二天,井中涌现大量甘泉,汲取不竭,军心才稳定下来,因这一口大井可供应万军饮用,被称为“万军井”(图10.6)。
1706664394
1706664395
1706664396
1706664397
1706664398
图10.6 万军井今貌
1706664399
1706664400
万军井又称为“师泉井”,位于马公市中央里,天后宫东边巷子里面。
1706664401
1706664402
在澎湖攻敌时,部将们都看到妈祖仿佛在上方,又像在左右。平海的人也说看到妈祖神像的衣袍湿透,深信是妈祖显灵助战(图10.7),而妈祖更早有预言:“21日必得澎湖,7月可得台湾。”4
1706664403
1706664404
1706664405
1706664406
1706664407
图10.7 妈祖助战图
1706664408
1706664409
(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翁佳音教授提供)
1706664410
1706664411
康熙皇帝在湄洲岛建天妃庙,妈祖再被升级,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是清政府第二次对妈祖表达尊崇。施琅顺着旨意,率领征台将领捐出薪俸,将宁靖王府改为大天妃宫5,大天妃宫改建完成后,康熙皇帝赐“辉煌海”匾额(图10.8)。
1706664412
1706664413
1706664414
1706664415
1706664416
图10.8 辉煌海与神昭海表匾
1706664417
1706664418
(上)1684年,施琅率征台将领捐出薪俸,将宁靖王府改为大天妃宫。康熙皇帝御赐“辉煌海”匾额。(下)1726年,雍正皇帝亲自书写“神昭海表”匾式,在湄州、台湾、厦门三地天后宫重制悬挂。
1706664419
1706664420
施琅在庙中所立的“平台纪功碑”(图10.9)则完全没有提到妈祖的功劳,可见他捐俸建庙不是为了彰显妈祖,而是因霸占宁靖王府“一元子园”作为宅第,怕被朝廷调查,于是将宁靖王府中奉祀大明正朔的一殿改奉祀妈祖;并将右侧宁靖王办事厅改奉观音,作为旁殿;左侧宗人府(掌管皇族事务的官署)改为民居,并对外宣称宁靖王府已改建为大天妃宫。虽然如此,清朝统治台湾后,大天妃宫还是第一座官建妈祖庙,规模居各妈祖庙之首,自然成为台湾妈祖信仰的中心。
1706664421
1706664422
1706664423
1706664424
1706664425
图10.9 台南大天后宫的平台纪功碑
1706664426
[
上一页 ]
[ :1.7066643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