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68488e+09
1706668488
1706668489 这个草案不仅要中国承认英国在锡金凭借暴力所造成的既成事实,而且还要中国承认它暴力所未能得到的对锡金的唯一最高统治权。倘若不同意,英印军队就将越境发动军事进攻。在边界问题上英方的这一草案是自相矛盾的,它一方面说边界仍应照旧,另一方面又把所谓分水岭原则塞进条约。传统的中国与锡金边界是按照双方行政管辖来划分的,在一些地段设立鄂博[54]为标志,从来没有按分水岭划分,鄂博与分水岭并不相符。
1706668490
1706668491 中方没有接受英方提出的草案。7月2日,赫政返回仁进岗,根据英印政府所拟草约,与驻藏大臣升泰一起改拟草约五条,电呈清朝政府。其中重要的修改之处为:藏哲分界,咱利山顶本属原议,唯西金(哲孟雄)应作两国属部,藏番即可无词。今议西藏不得干预,哲界即印界。查咱利至日纳本系商上赏地,旧有藏民,似应酌量划还,或妥议章程,商属游牧,始有安插。[55]
1706668492
1706668493 这里提出了原藏属土地热纳宗的问题。升泰到边界以后进行了一些调查,查明在热纳宗还有西藏的牧民放牧,而在热勒巴拉岭并没有鄂博。他指出:“鄂博咱利山即热勒巴拉岭,西人云系旧界,而藏人则以日纳宗为界,上年派员往查,两处均无鄂博,惟藏番所属卓木娃每年向在咱利隆吐放牧,或结茅为屋,或插帐游牧,迭询番民,众口如一。是以拟在两说之间,会议定界,其游牧之民,庶不至无地可容。”[56]按照以上的修改,热纳的归属应按两种情况来划分:如果锡金作为中英两国的共同属国,即可以热勒巴拉岭为界,热纳照旧赏给锡金驻牧;如照英方提出断绝中国与锡金的传统关系,西藏不得干预锡金,应将原来的赏地收回,热纳宗划归中国。
1706668494
1706668495 另外修改后的草案还提出:如锡金归英国保护,西藏地方则停止每年给锡金大麦,锡金在春丕的庄房应行收回;锡金归英保护,仍要向西藏地方送禀礼,不过所送禀礼非表贡款式;驻扎锡金的英军不得过日纳;亚东通商,他日不得往来窥探。
1706668496
1706668497 英方谈判代表同样拒绝该草案。8月18日,英印政府答复:“印度政府认为按照这新提案重开谈判,显无取得双方均能满意的解决办法之望。”并且声明:“印度政府决不允许藏方对哲孟雄内政有任何干涉。并愿指出,哲孟雄部长与春丕的关系是一项经常造成纠葛的原因,藏方亟应将部长眷属送回哲孟雄,以免再生纷扰。”[57]清朝政府只好再次让步,于9月10日、13日相继电令升泰,以重拟四条,与英人开议。这四条内容是:“一、以分水流之咱利山顶界,界外仍照旧游牧;一、哲孟雄由英保护,藏不过问;一、中英两国之兵互允各不犯界;一、通商一事随后另议。”[58]同时指示升泰:“游牧、立约两事则断不可少。如印度不肯听从,则中国拟与英国政府直接谈判。”[59]上述四条意见转给英印政府后迟迟未见答复。
1706668498
1706668499 10月26日,英印政府终于回复,对四条意见表示不满,提出“除非我们取得中国的明白保证,确认印度在哲孟雄不可分割的统治权,并肯定放弃哲孟雄部长向中国和西藏当局致送禀礼的要求,重开谈判是无益的。印度政府对于赫政先生提案第三款也难同意,因为这一款可以作为阻止英国遣派军队越境惩罚藏人任何侵略行为的解释”[60]。
1706668500
1706668501 英属印度政府再次扬言要抛开中国中央政府直接与西藏地方交涉。但就在此时,英国和沙俄争夺中亚和中国新疆帕米尔地区的斗争开始尖锐起来,西藏地区也成为英俄争夺的对象;而且西藏地方也有部分人出现倾向俄国的趋势。这种形势迫使英国希望尽快结束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12月12日,英印政府又提出四款作为重开谈判的基础。其内容为:“第一款:藏哲之界,以哲属梯斯塔河及近山南流诸小河,藏属莫竹江及近山北流诸小河分水流之一带最高山顶为界。第二款:兹依认哲孟雄内政外交均应专由英国一国径办,该部长暨官员等除由英国经理准行之事外,概不得与无论何国交涉来往。第三款:中国代表西藏,英国代表其本身,互允以第一款所定之界限为准,由两国遵守,并使两边各无犯越之事。第四款:便利藏哲通商一事,由两缔约国日后再行议订。”[61]第一款的提法,勾销了原草案中的藏哲边界依旧,完全以所谓分水岭划界。升泰一度坚持条约须载明沿边旧界的地名,列举沿界的山名,以免日后英印以所谓分水岭原则来混占土地。但电报请示总理衙门后,被驳回。在清政府看来,“印议四条与本署(总理衙门——引者注)四条之意大略相同,均可照办”,“仅只改动数字即可订约”。[62]其实,英印政府新拟四条与清朝政府的原议是有区别的,文中多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笼统语句,代替清朝政府所拟草案的明确提法。这为以后英国更大规模地入侵西藏地方埋下了伏线。
1706668502
1706668503 经过一年多的谈判,《中英会议藏印条约》(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Relation to Sikkim and Tibet)于1890年3月17日由升泰与印度总督兰斯顿在加尔各答签订。8月27日,该条约在伦敦交换批准。该条约共计八款:
1706668504
1706668505 第一款 藏、哲之界,以自布坦(不丹——编者注)交界之支莫挚山起,至廓尔喀边界上,分哲属梯斯塔及近山南流诸小河,藏属莫竹及迫山北流诸小河,分水流之一带山顶为界。
1706668506
1706668507 第二款 哲孟雄由英国一国保护监理,即为依认其内政外交均应专由英国一国径办;该部长暨官员等,除由英国经理准行之事外,概不得与无论何国交涉来往。
1706668508
1706668509 第三款 中、英两国互允以第一款所定之界限为准,由两国遵守,并使两边各无犯越之事。
1706668510
1706668511 第四款 藏、哲通商,应如何增益便利一事,容后再议,务期彼此均受其益。
1706668512
1706668513 第五款 哲孟雄界内游牧一事,彼此言明,俟查明情形后,再为议订。
1706668514
1706668515 第六款 印、藏官员因公交涉,如何文移往来,一切彼此言明,俟后再商另订。
1706668516
1706668517 第七款 自此条款批准互换之日为始,限以六个月,由中国驻藏大臣、英国印度执政大臣各派委员一人,将第四、第五、第六三款言明随后议订各节,兼同会商,以期妥协。
1706668518
1706668519 第八款 以上条款既定后,应送呈两国批准,随将条款原本在伦敦互换,彼此各执,以昭信守。[63]
1706668520
1706668521 英国通过《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不仅正式吞并了中国的藩属哲孟雄,而且割占了中国西藏南部隆吐、捻纳至咱利山一带领土。此后,英国即正式宣布锡金为英国的保护国,并委派政治专员常驻锡金,统治该地。中国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影响也日益没落。而条约中关于藏锡边界分水岭的提法,以及通商、游牧、交涉等诸项缓议问题,成为英印进一步侵略西藏的新借口。与清政府的愿望相反,《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的签订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英印向西藏发起商业渗透、政治扩张、军事进攻的序幕。
1706668522
1706668523 (二)《中英会议藏印续约》的谈判及签订
1706668524
1706668525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签订后,中英就藏印通商问题进行谈判。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从1891年2月(光绪十七年一月)开始,到1893年12月5日双方签字,谈了将近3年。其间,中方参加谈判的先后有黄绍勋、张日方、升泰、奎涣等人。英方代表则为保尔。作为中方代表的赫政一如既往地受赫德的遥控,赫德兄弟一个出谋划策,一个依计行事,完全控制了谈判进程。谈判前夕,赫德就指示赫政要向保尔解释:“印度必须虚张声势,多所要索,才能达到目的,无论你要求一点或要求几点,反正中国方面总要辩驳一番,要求得多些,帮助也越大。中国代表想要办得光彩,印度多提一些,再减掉一些,可使中国代表自己和别人都心满意足,而印度则就此获得实际利益。”因为赫德深知“唯有使谈判面子上好像是中国人的胜利,一切行动才可以取得支持。希审慎进行,小心地使你的鱼能够自来上钩”。[64]在谈判中,英方代表保尔依计行事,漫天要价,果然“奏效”,中方人员穷于应付,身心交瘁,纷纷倒下:委员张日方在大吉岭谈判时“突然发疯”,被送回仁进岗;驻藏大臣升泰因喉疾病殁于仁进岗;委员黄绍勋临签字时重病,只好另外派员。
1706668526
1706668527 谈判主要内容为解决《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规定续议的3个问题,即通商、游牧、文移往来。游牧和文移往来,双方争执不多;通商问题为谈判迁延不决的症结所在,其中又以商埠开设地点和印茶入藏问题为双方争执的焦点。
1706668528
1706668529 1891年2月25日,保尔提出英印政府关于续议三款的意见,共三款十条。其主要内容为:1.通商:英国要取得在西藏“自由贸易和无限制的旅行权”,如中方不同意,可选择“修正方式”。修正方式的条件为:(1)印度、西藏地方间进出货物,除各项军火、军械、盐、酒,以及各项迷醉药外,概不付税,此类违禁物或由两国政府禁止,或特定进出口专章;(2)帕里及其附近地区开放为自由市场,听凭英国商民前往贸易;(3)英国商民可在莫竹河流域自由往来,其往来莫竹河以北者,由中国边境官员在所持护照上签证;(4)在西藏的英国商民生命财产应受保护;(5)印度得派遣官员驻寓帕里等地;(6)英国各色商民得在有英印官员驻寓地点置地建屋等等。2.文移往来:(7)双方文移往来,应由印度驻锡金政治专员或驻寓帕里官员与中国边境官员转递;3.游牧:(8)关于游牧,可由升泰大臣提出解决办法;(9)如有争议事项,应由印度驻锡金政治专员或驻寓帕里官员与中国边境官员妥商解决,或各向本国政府请示议办;(10)议定各款于十年内有效。[65]
1706668530
1706668531 英印政府呈交这份意见后,赫政即诱迫驻藏大臣升泰接受英方的条件。他致函升泰:“在本税司愚见,以为改关帕克哩一层,反复思之,与事似觉无碍。免税一层,可许以三年为限,至期如商务兴旺,两边即可定立税则,以便遵守。惟英属人等在藏置赁地基,建造房屋一层,可以不允。……愚意以为惟茶叶一项,自开关之日为始,照章收税,不得援照各货免税三年之例。”[66]赫政的唯一目的是要升泰答应通商关市和印茶入藏之议。
1706668532
1706668533 5月底,驻藏大臣升泰对英方提案作出答复。1.通商:“应妥议税则”,两国政府各自决定应禁物品,亚东开放,英商得在该处随意与任何人交易,或卖其货,或购买西藏货物,但不许租购土地建造房屋。西藏方面不愿答应自由游历旅行,因此英国商民不得过亚东以北。2.文移往来:印度与中国驻藏大臣间的文移往来,可经由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及中国边界官员转递。3.游牧:哲孟雄已在条约内言明由英国保护,应准目前在哲境游牧之藏民于规定时限内返藏。其留于哲境者,英国政府可课征游牧捐税。[67]显然,升泰在重大问题上拒绝了英方的方案。
1706668534
1706668535 7月19日,保尔将《分析陈明完结后三款》意见回复驻藏大臣升泰,同样拒绝升泰亚东开关的提议,坚持在帕里设商埠,后来又提出在江孜设商埠。保尔宣称,他提出帕里通商是参考了中俄1881年的条约[68],“印度理解西藏人是在中国的完全控制之下的,现在印度不要求开放地点适中而位于西藏内地的江孜,而仅要求开放距仁进岗31英里的帕里,已充分说明了印度的容让与温和”[69]。
1706668536
1706668537 驻藏大臣升泰将英方的要求交西藏地方议复,遭到强烈的反对。西藏地方指出“通商游历所在,将来即为英国之地,大吉岭、西金(即锡金——引者注)已有明证,无论如何誓不遵依”,指斥升泰“失信藏番,见好英国”。对此,升泰也自感“令人无词以对”。[70]
[ 上一页 ]  [ :1.7066684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