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74594e+09
1706674594 11月7日,刘赞廷奉令在甘孜与琼让会商谈判,初步订立了解决大金白利纠纷的八项条件:
1706674595
1706674596 (一)甘、瞻暂由藏军驻守,俟另案办理;
1706674597
1706674598 (二)大白事由琼秉公处理;
1706674599
1706674600 (三)双方前防各驻兵二百;
1706674601
1706674602 (四)穹霞、朱倭均退还;
1706674603
1706674604 (五)大金欠汉商债款速还;
1706674605
1706674606 (六)被掳汉军放回;
1706674607
1706674608 (七)马瑞、琼让互派员致谢;
1706674609
1706674610 (八)恢复商业交通。[124]
1706674611
1706674612 此外,西康方面还要给琼让馈赠杭缎、线春各五匹。八项条件承认了西藏对甘、瞻的占领,12月10日,民国政府密令蒙藏委员会:“查唐委员与西康代表琼让议定解决康案条件八项,揆诸现在情势,尚合机宜,仰即电知该委员即照此办理。仍候呈报国民政府鉴核。”在民国政府准备接受这八项条件时,消息传出,引起民众的激烈反对:“白利民众莫不痛哭失声,当即赴炉霍请愿。”不少民众还致电蒙藏委员会要求驱逐、查办唐柯三。刘文辉也致电蒙藏委员会,竭力反对,“闻之至深骇愕”,“查此案要点,全要藏军退出甘瞻,乃有交涉可言。今刘委所提条件,无疑撤尽藩篱、乃至道炉等地亦须共同驻兵,不特亏伤体制,且预伏无穷纠纷。又复而致谢馈物,大失情理之常。除已电唐声明不便赞同,并电东府不得列名签字外,特电知照”[125]。
1706674613
1706674614 南京国民政府迫于民众的舆论压力,一方面,于12月底连发数电,令唐柯三推迟或暂缓签字。另一方面,西藏地方政府对这八项条件也不满意,不同意将已占领的朱倭、穹霞退还,并想乘机攻占打箭炉(康定),以便实现西姆拉会议上所谓自治外藏的界限。1932年2月,唐柯三与琼让都已声明解除交涉之责,和谈宣告失败。
1706674615
1706674616 因唐柯三主持和谈失败,1932年3月1日,国民政府决定由川康边防总指挥刘文辉负责办理西康事件。不久,西藏又与青海地方政府之间爆发边界冲突。刘文辉看到藏军两线作战,抓住有利时机,挥军北上,发起对甘、瞻藏军的进攻。4月,康军收复朱倭、攻克甘孜县城,5月,又收复瞻化,7月,与藏军激战后攻下大金寺,又乘胜追击,攻占德格抵达金沙江边。金沙江以东邓柯、石渠、白玉各县的藏军不攻自败,纷纷向金沙江以西退却。至此,第二次康藏战争中所失各县,多数收复,康军与藏军隔江对峙。
1706674617
1706674618 1932年10月8日,康藏双方代表在德格县境内的岗拖签订了《汉藏暂行停战协议》,俗称《岗拖协议》。停战协议有六条,并附件一条:[126]
1706674619
1706674620 (一)汉藏双方接受议和协定,弃嫌修好,所有汉藏历年悬案听候中央暨达赖佛解决。
1706674621
1706674622 (二)汉藏军以金沙江上下流东岸为最前防线,双方军队不得再进越前方一步。
1706674623
1706674624 (三)自中历二十一年十月八日起至十月二十八日(藏历八月初九至八月二十九日),各将先头部队撤退。汉军退俄洛、德格、白玉以东,藏军退葛登、同普、武城以西。其最前线,汉军如邓柯、德格、白玉,藏军如仁达、同普、武城各境内,双方每处驻兵不得超过二百名,并各派员互相监视撤兵。
1706674625
1706674626 (四)自停战撤兵日起,双方交通恢复原状,商民来往无阻,唯须双方官厅发给执照为凭;并本尊崇佛教、维护佛法之意义,对于在康在藏各地之寺庙及住在潜心修养与来往两地之喇嘛僧侣,双方均一律保护。
1706674627
1706674628 (五)自条约签订之日起,各飞报政府共同遵守。
1706674629
1706674630 (六)此条约适用于汉藏双方,如有未尽,将来中央会同达赖佛修改之。
1706674631
1706674632 附件一:
1706674633
1706674634 汉藏双方暂行停战条约立后,所有未经立入条约内之巴安县属河西地方现驻藏军,限于中历十月八日即藏历八月初九日起,九日之内撤回原防,其所驻地面交还汉方。此后接收回时,应将此稿同列正式停战约内,中间不虚,具结是实。[127]
1706674635
1706674636
1706674637
1706674638 根据《岗拖协议》,康藏双方以金沙江为界,各自退兵停战,康藏间的边界战争基本结束,康藏人民间正常的经济、商贸往来得以恢复。但大金白利纠纷的解决和善后却一直到1939年才完成。
1706674639
1706674640 大金寺在被烧毁后,拥有武装的僧兵时常劫掠商旅、骚扰村庄,成为康北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
1706674641
1706674642 刘曼卿1933年6月27日给国民政府的《康藏情况调查报告书》中就称:
1706674643
[ 上一页 ]  [ :1.7066745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