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674644
康北大金寺喇嘛及各喇嘛亲属与本寺佃户属民四五千人,一律随藏军西退昌都。该寺男丁可以作战者共有一千余人,藏政府现拨有英式步枪三百余支,并按三百员兵之粮饷另拨地产供驻。该寺自有枪百余支,内部组织亦颇为严密,俨然一大部队。渠等因寺乡被毁,远来异域,自称效力西藏政府之所致,其行动亦极跋扈,西藏各长官亦莫可如何。渠等并有许多资产,因尚未败退以前将公私财产搬运一空,退回时沿途凡所遇川康边防军所属康区商人肆行敲诈,否则抢劫……闻该寺喇嘛因思念故土,随时坚请反攻前锋,此事影响康藏和平前途甚大。[128]
1706674645
1706674646
1706674647
1706674648
可见大金寺武僧对于康北社会治安威胁之大。1934年初,发生了大金寺僧人火烧邓柯县城政府事件。2月13日(除夕夜),大金寺僧兵500余人渡河袭击邓柯县城,火烧县政府,切断邓柯与德格交通。为避免事态扩大,蒙藏委员会拟具《恢复大金善后办法》五条:
1706674649
1706674650
一、西康甘孜县属达结(大金)寺系有历史之古庙,应予保存;
1706674651
1706674652
二、达结(大金)寺原有喇嘛如能悔过自新,经地方士绅或宗教领袖之证明,准其返回原庙;
1706674653
1706674654
三、该寺原有庙产,应由地方官厅详细查明,一律发还;
1706674655
1706674656
四、嗣后该寺喇嘛应安守本分,遵守教规。寺内枪械以足以自卫为限,其数额应由地方官与寺庙当局商定之,并应由地方官厅编号登记,发给执照,以便随时考察,严加限制。此后该寺不得私自扩充军备,贻害地方;
1706674657
1706674658
五、该庙执事僧人应由该庙公推道高德重者,征求地方军政长官同意后充任之。[129]
1706674659
1706674660
1706674661
1706674662
5月17日,川康边防总指挥部派德格县长姜郁文,与西藏代表土颠·觉吉、琼让协商后签订《汉藏协议安置达结僧民办法》,共12条,内容与《善后办法》基本一致,增加了达结堪布“由达赖佛委任之”“达结(大金)寺本庙由汉藏政府派员督率修复”“达结寺所有土地一律发还,自由耕种,按亩纳粮,照章支应乌拉”“西康政府对于该寺与康地各寺同等待遇,同样管辖”“特准留用(枪支)九十支”等具体规定。[130]不料,根据安置办法,大金寺僧众返回后又与甘孜驻军发生矛盾,于6月24日出逃,并在德格抢劫商民财产还杀死6人。
1706674663
1706674664
于是,康藏双方再次商谈,并于1935年1月9日,在德格签订《安置良善大金僧规约》八条,规定:川康边防总指挥部负责修建大金寺大殿;大金寺所抢甘陕商人货物及杀毙商人,由藏方负责追赃,并赔命价;大金寺僧人所有枪弹,概缴该寺堪布入库封存等内容。但随后发生“诺那之变”以及红军长征进入康区,该《规约》未能实施。正在解决中的大金白利纠纷被搁置下来了。
1706674665
1706674666
1936年初,大金寺僧人代表还向中央政府上书,请求恢复大金寺,并强调这是“关系数千僧众之安置,为汉藏团结、边防安宁以及整个西陲佛教之安定”的大事,[131]随后,中央财政部拨给大金寺修葺补助金2万元。这一年,“西康建省委员会”移康办公,“为辑睦康藏、安定地方起见,对于此案极端重视”[132],开始着手修葺大金寺。当时有不少的大金寺僧人滞留于金沙江西的昌都一带,西康方面多次请求藏方劝其回寺,刘文辉也“致电昌都索康札萨喇嘛,请其转知流散河西之大金寺僧早行返寺。”[133]到1937年1月,已有200多名僧人返回了甘孜大金寺。
1706674667
1706674668
1938年10月,刘文辉着手解决大金白利纠纷,委派章镇中为“西康建省委员会特派调解甘案专员”,11月,章镇中到达德格县后与德格县长兼“康藏交涉坐办”范昌元,大金寺、西藏地方代表汪钦,西康的土司头人,一起开会协商具体办法。经两个月的反复讨论后,12月30日,康藏代表在德格开会,协商签订了《安置良善大金寺僧规约详细办法》。共有七条,主要内容是:康藏两方当局广为倡捐修复大金寺;朱倭、林冲、骨老隆三村收归县府接管设立一区;藏方发给大金寺僧枪弹,由藏方悉数收回,大金寺留30支枪作为护商之用;大金寺僧所抢甘商货物值银820余秤,减免120余秤,大金寺赔偿700秤,其中,由刘文辉与昌都二札萨各捐银190秤,余下320秤由大金寺负担;抢夺陕商、杀伤甘商、烧毁邓柯官府等赔偿事情宽松处理。该办法签订后,大金寺僧众遵守规约,皆从昌都返回甘孜大金寺,康藏两方军队也撤回。“藏方因本案已告结束,表示满意,原驻金沙江两岸藏军除少数维持交通外,余皆撤回昌都;我军(康军)亦撤回甘孜,双方相见以诚,从敦旧好。”[134]
1706674669
1706674670
至此,历经十年之后,大金白利纠纷,经过中央多方调解和反复谈判交涉,最终顺利解决。
1706674671
1706674672
大金白利纠纷,原本仅仅是15户差民的小纠纷,随着各方势力的相继介入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挑拨鼓动,最终导致了康藏间数年的军事冲突,“康藏失和,国家亦受其累,耗帑巨万,而人民之损失,官兵之伤亡,更无论矣”[135]。同时,也给汉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友好交往带来负面影响。可见,“民族、宗教无小事”,在民族地区,任何纠纷都应该及时解决,否则,小纠纷可能会引发大冲突,解决的难度也更大。
1706674673
1706674674
三 青藏边军事冲突
1706674675
1706674676
在第三次康藏军事冲突爆发的同时,西藏与青海又起了边界冲突,而且,同样也是由寺院的税收与土地之争引起。
1706674677
1706674678
在青海南部的玉树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藏族部落,其中的“苏尔莽族”与西藏类乌齐地区接壤。在苏尔莽境内有一尕旦寺,属格鲁派寺院,达赖派堪布一名进行管理;附近另有一属白教的德赛寺。在民国初年,尕旦寺依仗达赖声威,横行乡里,强行向德赛寺所属的苏尔莽地区征差,德赛寺不从,便抢收其地的庄稼,德寺与苏寺矛盾激化。德赛寺与苏尔莽民众一起向玉树知事控告,获得胜诉,青海驻玉树部队前往支持德赛寺。尕旦寺不服,就向西藏地方政府求援,达赖令昌都总管桑汪钦布(即噶伦)查办交涉。玉树当局认为,两寺之争属于青海的地方事务,与西藏无关,不予理睬。随后,蒙藏委员会出面要求西藏地方政府裁撤在青藏边界所设置的税卡,藏方也置之不理。1931年12月,昌都总管阿沛要求青海军队退出苏尔莽等地,由藏军接管。由此,青藏之间也产生边界矛盾。
1706674679
1706674680
1931年8月,英国方面见藏军在康北大获全胜,新任驻哲孟雄(锡金)行政官威尔(J.L.Weir)前往拉萨,鼓动西藏地方政府乘藏军胜利之威,进攻青海玉树,以实现《西姆拉条约》中的青藏划界。西藏方面看到国民政府处理大金白利纠纷中的妥协态度,便开始积极谋划,在1932年初设立康北军事总管,由仲译钦波欧西洼·土登贡钦负责,并前往玉树做战争准备。3月23日,藏军以保护尕旦寺为名,调集4000余人,向青海玉树苏尔莽地区发动攻击,当时,玉树守军仅有400余人,寡不敌众,在营长战死后被迫后撤,藏青边军事冲突随即爆发。
1706674681
1706674682
4月3日,藏军又占领了囊谦,并围攻结古,而结古也仅有守军400余人,坚守待援。此时,驻防西康石渠、邓柯两地的藏军也向青海进兵,并攻占通天河渡口等要地,切断玉树与西宁之间的交通。蒙藏委员会得到青海方面的报告后,致电达赖喇嘛,请其停止对青海玉树的进攻,但达赖复电表示:“藏兵进占苏、囊两地,能可调停,命刘自干(即刘文辉)办案,藏方前有恶感之仇,恐中藏和好间必起衅端。”[136]可见,西藏地方政府进攻玉树是早有预谋的。
1706674683
1706674684
此时,青海当局也积极应对,一面遣派马训为玉树宣慰使前往结古,同藏军交涉和谈;同时,又调遣马禄骑兵旅与喇平福骑兵团驰援玉树。7月,国民政府提供的步枪1000支、手枪100支、子弹10余万发和通讯器材等先后运到青海,青军的军事部署完成后,于7月14日开始反攻,在歇武、通天河击溃北路藏军,打通了玉树与西宁的交通线;8月2日,解结古之围,27日,收复苏尔莽,9月4日,收复囊谦,进入青海的藏军全部被驱逐出境。9月底,青军乘胜向南进军,攻占了藏军据点当头寺与青科寺,到达金沙江西岸,与康军相呼应,准备一起攻打昌都。
1706674685
1706674686
在康军、青军节节胜利之际,国民政府再次向达赖发起和平攻势,1932年8月3日,蒙藏委员会致电达赖称:“欢迎藏使与前无异。唐委员调节无效,由琼让宣布中止。政府甚望大师提出和平办法……康藏纠纷极愿调停。”[137]
1706674687
1706674688
7日,蒋介石致电西藏驻京办事处处长贡觉仲尼,西藏为五族共和之一,无异一家骨肉,中央决不愿用兵力解决各项问题。但期藏兵不进犯,和平妥商,绝无助川开衅之意。唯迭接各方报告,谓西藏正倾师犯康,添购新械,达赖且将亲出指挥。所报如确,固未谅解中央对藏之好意,兵连祸结,亦徒苦川藏人民。请转电达赖,有何固见,尽可倾诚见告,但属合理要求,中央无不乐于容纳,万勿轻信他人挑拨谣言,趋走极端,徒授帝国主义者侵略之机会也。[138]
1706674689
1706674690
西藏方面,康藏、青藏两条战线上的相继失败,使西藏官民大为震惊,“谣言日盛,皆谓川康青联军将直捣拉萨”,一些僧俗官员和军政人员感到与内地大规模交战是失策的。西藏地方政府中也出现分歧,“大有不能一致奉令之势”。
1706674691
1706674692
在此形势下,十三世达赖喇嘛为稳定人心,召集西藏全体军政官员、各大寺喇嘛、各宗村绅长齐集拉萨,发表演说。同时,通过贡觉仲尼回电蒋介石,响应和谈称,“中藏友好垂告成功,不幸各方破坏无已,枝节横生,甚至四川借端开衅,纠纷莫解”,“蒋委员长俯念川藏人民痛苦,不忍兵连祸结,具仰慈愍为怀,藏人尤深感戴,尚冀始终主持,免纠纷之扩大,予川藏以幸福”。[139]但是,达赖还没有完全死心,1932年8月,“达赖喇嘛在绝望中转而求助于英国人,请求英国人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以结束这场冲突。他主动提出同英国订立一个秘密条约,为英国人插手汉藏边界争端提供方便,他还邀请英国驻锡金的政治专员威尔访问拉萨”[140]。9月初,威尔一行抵达拉萨,与达赖喇嘛、噶伦多次会谈,表明英国政府从财政和外交上考虑,不能对西藏做直接的军事许诺,英国能做的就是在边界问题和谈中充当调解的中间人。英国的态度,让西藏地方政府很是失望,这也是最终促使藏军驻守金沙江以西,不再发动攻势的原因之一。
1706674693
[
上一页 ]
[ :1.7066746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