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37287e+09
1706737287
1706737288 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武器装备缺乏和落后的状态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但据统计,抗战八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子弹消耗4000万发,手榴弹800万枚,按杀伤52万日军和同样的伪军计算,平均每毙伤一敌,约消耗子弹30发,手榴弹7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平均毙伤一敌就需要消耗子弹2000发以上,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每毙伤一敌平均耗子弹5000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武器使用上的高效率,在世界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1706737289
1706737290 1940年6月的一天上午,趴在草丛中的郭宗凯有点紧张,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大约30个汉奸、十多个日军,将带着一挺机枪、一个掷弹筒,乘坐一辆汽车途经他们埋伏的地点——乌马营。
1706737291
1706737292 三八大盖
1706737293
1706737294 也称三八式步枪,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所以中国人喜欢叫它“三八大盖儿”。这种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而且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热现象,是许多八路军战士最为喜爱的步枪。
1706737295
1706737296
1706737297
1706737298
1706737299 三八大盖
1706737300
1706737301 十点半左右,敌人出现了,所有人都在等待他们慢慢靠近,但就在敌人还差三四百米就要接近埋伏地点时,突然传出一声枪响。开枪的是一纵队的一名新战士,第一次参加战斗,面对我们的镜头,郭宗凯老人分析说:“他沉不住气,可能是有些害怕,敌人汽车距离还有三四百米时,他就开枪了,他这一开枪,整个大队提前全部开枪了。”
1706737302
1706737303 为了节约子弹,打了几枪后,部队便开始发起了冲锋。见排长冲上去了,郭宗凯也跟着冲了上去。在冲锋的时候,郭宗凯用手里的土枪打伤了一个反抗的日军,不过拿着轻机枪的日军也同时朝他开了枪。
1706737304
1706737305 郭宗凯对这一段遭遇记忆犹新,老人说:“你看我脑袋这,一梭子机枪子弹贴着头皮打过去,当时打上不太疼啊,血流到脸上才知道。”在郭宗凯负伤时,排长已冲到汽车底下捉住那个受伤的日军,日军端起枪,一枪打到排长身上,排长就这样光荣牺牲了。
1706737306
1706737307 几乎在排长牺牲的同一时刻,另一个日军一枪打中了郭宗凯的脚,将他的筋骨打断了,此时的郭宗凯强忍着剧痛,掏出手榴弹扔了出去,两个日军当场被炸死,身负重伤的郭宗凯此时仍然没忘记去抢敌人的枪支。老人回忆说:“好家伙!抢了两把日本大盖,那可了不得!我心想,回去以后,我得要一把那个东西。”
1706737308
1706737309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部分日军和汉奸投降,但扛着轻机枪的日军却逃跑了,郭宗凯不顾身上的伤痛,又拼命地向日军逃跑的方向追去。郭宗凯顺着青纱帐追了一里多地,还是让日军逃脱了。没能缴获轻机枪,郭宗凯和战友们心里非常难过。但最终的战利品还是很丰富的,战士们缴获了一个掷弹筒、10把三八式大盖,还得了很多子弹。缴获的汽车因为派不上用场,当场就被销毁了。
1706737310
1706737311 分配战利品时,郭宗凯得到了一把三八大盖,但他感觉不到丝毫的兴奋,内心里只有因为排长牺牲而留下的伤痛。“我们这个排长真是好排长,所以说现在写回忆录,一想起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友,心里就非常不安。”说到这里,郭宗凯老人的神情变得异常黯然。
1706737312
1706737313 八路军山东纵队连级指导员王亮得到梦想中的武器已经是1945年8月14日了。这一天,他们的部队准备攻打无棣城和商河城。当天下午,部队包围了无棣城。当时的无棣城里有6000多敌人,是一个旅,旅长叫张子良;在商河也有一个旅,将近5000人,旅长叫田三土司。
1706737314
1706737315 夜幕降临后,城墙上的敌人开始有了动静。
1706737316
1706737317 王亮先是看到城墙的西北角有人往下扔一捆一捆的柴禾,紧接着有敌人跳了下来,想到这可能是敌人要突围,王亮赶紧派人向连长汇报。连长其实早就得知这一情况,带着三排冲了上去。
1706737318
1706737319 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一名伪军军官也跑出了城门,王亮随即一枪将其击毙。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敌人便投降了。在清理战场时,王亮才发现,那名被击毙的伪军军官所配带的枪,竟然是自己做梦都想要的武器——匣子枪。
1706737320
1706737321 “两支匣子枪,一支二号匣子枪,还有三号匣子枪,那三号匣子枪我真是梦寐以求啊!那个颜色瓦亮瓦亮的,和乌鸦颜色一样,非常漂亮。”王亮老人回忆起那把心爱的枪,至今仍然难掩激动之情。
1706737322
1706737323 匣子枪
1706737324
1706737325 因其枪套是一个木盒而得名,也称驳壳枪、毛瑟军用手枪。由于发射子弹时,其枪口会上跳,难以控制,因此欧洲国家的军队都不喜欢使用。不过中国军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就是手持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挡,手心向上也可向下举枪,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子弹可以瞬间平行扫射。中国许多军官都喜欢把这种枪作为自己的随身配枪。后来的电影中,李向阳拿的就是这种枪。
1706737326
1706737327
1706737328
1706737329
1706737330 匣子枪(驳壳枪)
1706737331
1706737332 然而,在军区里喜欢匣子枪的可不止王亮一人,缴获枪的第二天,旅部参谋长的警卫员找到王亮。原来参谋长的警卫员配枪都不太好,得知王亮缴获了两支匣子枪后,参谋长想请王亮支援一下,于是王亮交出了一支匣子枪。
1706737333
1706737334 上缴了心爱的战利品,王亮有些失落,但失落的情绪没有延续多久。几个小时后,王亮听说日本投降了,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结束了。
1706737335
1706737336 超级大炮结束使命
[ 上一页 ]  [ :1.7067372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