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37308e+09
1706737308
1706737309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部分日军和汉奸投降,但扛着轻机枪的日军却逃跑了,郭宗凯不顾身上的伤痛,又拼命地向日军逃跑的方向追去。郭宗凯顺着青纱帐追了一里多地,还是让日军逃脱了。没能缴获轻机枪,郭宗凯和战友们心里非常难过。但最终的战利品还是很丰富的,战士们缴获了一个掷弹筒、10把三八式大盖,还得了很多子弹。缴获的汽车因为派不上用场,当场就被销毁了。
1706737310
1706737311 分配战利品时,郭宗凯得到了一把三八大盖,但他感觉不到丝毫的兴奋,内心里只有因为排长牺牲而留下的伤痛。“我们这个排长真是好排长,所以说现在写回忆录,一想起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友,心里就非常不安。”说到这里,郭宗凯老人的神情变得异常黯然。
1706737312
1706737313 八路军山东纵队连级指导员王亮得到梦想中的武器已经是1945年8月14日了。这一天,他们的部队准备攻打无棣城和商河城。当天下午,部队包围了无棣城。当时的无棣城里有6000多敌人,是一个旅,旅长叫张子良;在商河也有一个旅,将近5000人,旅长叫田三土司。
1706737314
1706737315 夜幕降临后,城墙上的敌人开始有了动静。
1706737316
1706737317 王亮先是看到城墙的西北角有人往下扔一捆一捆的柴禾,紧接着有敌人跳了下来,想到这可能是敌人要突围,王亮赶紧派人向连长汇报。连长其实早就得知这一情况,带着三排冲了上去。
1706737318
1706737319 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一名伪军军官也跑出了城门,王亮随即一枪将其击毙。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敌人便投降了。在清理战场时,王亮才发现,那名被击毙的伪军军官所配带的枪,竟然是自己做梦都想要的武器——匣子枪。
1706737320
1706737321 “两支匣子枪,一支二号匣子枪,还有三号匣子枪,那三号匣子枪我真是梦寐以求啊!那个颜色瓦亮瓦亮的,和乌鸦颜色一样,非常漂亮。”王亮老人回忆起那把心爱的枪,至今仍然难掩激动之情。
1706737322
1706737323 匣子枪
1706737324
1706737325 因其枪套是一个木盒而得名,也称驳壳枪、毛瑟军用手枪。由于发射子弹时,其枪口会上跳,难以控制,因此欧洲国家的军队都不喜欢使用。不过中国军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就是手持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挡,手心向上也可向下举枪,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子弹可以瞬间平行扫射。中国许多军官都喜欢把这种枪作为自己的随身配枪。后来的电影中,李向阳拿的就是这种枪。
1706737326
1706737327
1706737328
1706737329
1706737330 匣子枪(驳壳枪)
1706737331
1706737332 然而,在军区里喜欢匣子枪的可不止王亮一人,缴获枪的第二天,旅部参谋长的警卫员找到王亮。原来参谋长的警卫员配枪都不太好,得知王亮缴获了两支匣子枪后,参谋长想请王亮支援一下,于是王亮交出了一支匣子枪。
1706737333
1706737334 上缴了心爱的战利品,王亮有些失落,但失落的情绪没有延续多久。几个小时后,王亮听说日本投降了,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结束了。
1706737335
1706737336 超级大炮结束使命
1706737337
1706737338 我们最后再看看,那些超级大炮的命运:1944年6月,“三十二倍十五榴”已经服役八年,先后在台儿庄、潼关、武汉、昆仑关、宜昌等重大战役中立下战功,在中国军队里被誉为“战神”。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向怒江西岸的日军松山阵地发起进攻,“三十二倍十五榴”再次被寄予厚望,此时炮十团二营五连的副连长阎启志却有些担心,他担心这些心爱的武器会因过度使用而报废。
1706737339
1706737340 在战斗中,阎启志和他的战友们都是到了万不得已时才使用“三十二倍十五榴”,因为一门炮只能发射1000枚炮弹,超过这个极限,要么是炮膛磨损,没有准度了,要么大炮就会自己炸膛。
1706737341
1706737342 7月初,松山阵地久攻不下,部队伤亡惨重,第8军军长何绍周急令炮10团进驻位于怒江东岸,距离滇缅公路733公里的大山头阵地,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对松山攻击的炮火支援。
1706737343
1706737344 何绍周(1902~1980)
1706737345
1706737346 贵州兴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因指挥松山战役获胜,获青天白日勋章。他是何应钦二哥何应禄之子,因此也被称为“侄帅”。
1706737347
1706737348 奉命对日军射击的士兵们先是每两分钟发射一枚炮弹,继而一分钟发射一枚。由于炮击太过猛烈,看着炮击数量记录本的阎启志有些心疼,但他更担心大炮因为超过1000发的发射极限而出现炸膛,所以他建议连长暂时停止射击。连长却告诉阎启志,不用管炮,打坏了就换炮。就这样,射击又持续了一段时间,阵地上突然传出一声巨响,阎启志知道除了炮炸没有别的声音,赶紧跑过去看,果然,一门大炮已经被炸得四分五裂了。炸了一门炮,其余的还得继续攻击。
1706737349
1706737350 阎启志至今还记得当时战友们战斗的情形,他说:“敌人的炮弹来了,我们就蹲下,等到他的炮弹一炸,我们马上就起来装炮弹。100斤的炮弹,以前要三个人装,两个人弄弹夹,一个人在后面用推弹棍推,而现在,一个人抱着炮弹到那,手捂着引信,一放一推就进去了。”
1706737351
1706737352 炮击一段时间后,步兵开始向松山发起冲锋。“二○○师上去,等到第二天,又拉着无数伤兵撤了下来。”阎启志回忆说。
1706737353
1706737354 炮都打炸了也没能摧毁日军的堡垒,军长何绍周对“三十二倍十五榴”的威力似乎已经不再信任。但阎启志知道,“三十二倍十五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因为据日军《缅甸作战》记载:松山阵地建成时,日军曾进行过测试,数枚500磅的重型炸弹直接命中阵地,也不能使工事内部受到损害,建成后的松山阵地枢纽部足以承受中口径火炮直接命中。
1706737355
1706737356 松山
1706737357
[ 上一页 ]  [ :1.7067373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