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43167e+09
1706743167
1706743168 在潼关,人们担心对岸的日军会进攻中条山[17]。这一带从晋南、豫北延伸出去200多英里,尽属日军东侧的国民党军事辖区。从许多方面来看,它都是保卫北方国统区的战略要地。只要它留在中国人手上,日军无论从黄河的哪个方向渡河都很危险。国民党在中条山有20万名驻军,并筑有坚固的碉堡,号称“华北马其诺”。日军已进攻过13次,都失败了。
1706743169
1706743170 潼关城内议论纷纷,说新一轮的进攻要开始了,因为北平来的走私贩子带来消息说,日军在中条山北新部署了3个师团。往北去的走私贩子于是失望地折回了未沦陷区,他们抱怨说,日本人不卖去北平的车票了。据此,人们认为日军在进行大的调动。许多潼关人都相信日军正在修建新路,旨在全面进犯中条山。他们出的工钱颇高,许多苦力和农民都过河去那边干活了。
1706743171
1706743172 傍晚,火车从洛阳开来,我们搭上了车。虽然此处在黄河的庇护下尚有铁路运行,但我还是能感到,自己已回到了无人重视、支离破碎的国统区外围地带。这儿的车厢里没有毛毯,没有搪瓷脸盆,许多车厢都像是用牛圈改造的。真正的客车都老掉牙了,破烂不堪,破窗户钉着木头板,走道里的菜油灯只能发出一丁点儿暗淡的光。
1706743173
1706743174 在那天夜里,我们同另一类人同处一个车厢。对“工合”的秘书来说,有个人要比手压车老头还要令人难受。他是一个20岁上下的青年,由一名宪兵押着,腕上戴着手铐,看起来挨过打。车子在临近日军炮火阵地时,灯就熄了,宪兵开始打呼噜了。被押解的青年悄声和我的同伴谈起话来,因为他注意到了“工合”的徽章。他打听了几个自己知道的“工合”会员的情况。接着说他是医院的文书,因为没钱学医,就想参加“工合”,做些公共卫生工作。他悄声俯身在那宪兵身上,听他确实睡着了,接着低声说,他正在被押回洛阳国民党集中营去,原因是在假释期间试图逃跑。
1706743175
1706743176 他说,医院有个人想抢他的差事,就诬告他是共产党,害他被抓进一所思想改造集中营。他在那儿被鞭子打,被绳子捆,还被上过一次老虎凳。他招认自己是共产党,并声明不想再当共产党了,然后那里的人就给了他一些好东西吃,还给了他宿舍床位,允许他和其他人一起上课听讲。他说上课是强迫性的,除最年幼体弱的男孩和好哭鼻子的小女孩之外,大家谁也没有改造好,谁都无动于衷,对不花钱、不干活、白过舒服日子这种事都觉得可笑。他们学习的不过是在小学时就硬塞给他们的那些国民党教条和仪式罢了。
1706743177
1706743178 这日子太难受了,所以他才要逃跑。尽管没人告诉他得在那儿待多久,可他已经待了一年;这次逃跑被抓回去,估计还要再加一年。
1706743179
1706743180 “那你出来以后干什么呢?”“工合”秘书悄声发问。
1706743181
1706743182 那青年微微一笑答道:“投机倒把!赚大钱!”声音也是悄悄的。
1706743183
1706743184 在黑暗中,我看不到他们脸上的表情。
1706743185
1706743186 翌日清晨,我到了洛阳。车站后边是一片小山丘,上面长满了麦苗。车站是灰色的,看上去很稳固的样子,站前有成荫的绿树。城市人穿着夏季的浅色衣服。凡此一切都与双石铺那黑色笼罩下的农民和红色的山顶迥然不同。早在3年前,日本人进犯洛阳周边时,当地本来不多的工业企业就撤走了。在这样暴露敌前的地带,大多数生产性企业迄今都难以筹资开工。但所有这些萧条之状,对新来的人并不显眼。洛阳是日益兴隆的走私生意的大转运站和仓库,商业的繁荣足以掩盖工业的萧条。洛阳也是河南的省会[18]。河南是国民党手中小麦产量最多的省份,国民党供应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市民的粮食都是从这里征购来的。洛阳城内面积有一两平方英里,有砖房马路,街上还有半西式的商店,城里居民有10多万,看起来百业兴旺,日子过得很不错。中古的城墙已经拆掉,以免被日军占领后用作防御工事,但旧城壕还在,再外面是这座省会城市的附属机构:近郊铁路、机关区、天主教会、基督教会、机场、发电厂,一切都运转如常。
1706743187
1706743188 我本来以为洛阳会像南方前线的梧州市那样是一座死城,所以眼前的景象令我不禁又惊又喜。二者的区别在于,梧州濒临通航便利的西江,易遭日军进攻。洛阳则有水浅宽阔、急湍迂回、几乎无法横渡的黄河天险,将日军隔离了开来。黄河是在城北60多英里处东向流过的。郑县[19]城外曾掘堤放水,使河水南流,淹没了一大片农田,形成了豫东黄泛区,阻挡了日军的脚步。
1706743189
1706743190 洛阳城保持正常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中条山里的险要工事。在黄河流经此城的北岸边缘,日军离黄河与中条山的最近处约有50英里远。
1706743191
1706743192 尽管如此,当我于4月底到达时,洛阳却开始因谣言而陷入恐慌。据说日军将对河南发动一次全面进攻。虽然洛阳城有黄河的一部分作为屏障,但河南省多平原,地势低,容易受到大规模攻击。何况,洛阳只有3条获取给养的通道。除了已被日军炮火摧毁的狭窄的潼关,其他两条都是很难走的大山。未沦陷的河南省其土地面积大约有丹麦那么大,人口大约相当于丹麦的7倍,即2500万人。在这样惨淡的前景面前,洛阳城内自然会流传一些奇谈怪论。据说,日本人不仅在修筑新公路,以便从北面通至中条山,而且在河南黄泛区以东的地区和南边的湖北修路。最糟糕的是,还有谣传说日本人要在郑县附近修复堤防。这样一来,就可使黄河恢复北边的战前河道,而把国民党的东部侧翼完全暴露给日军。
1706743193
1706743194 偶然甚至会有这样的传说,负责修堤的日军军官曾派遣停火谈判代表团去和中国河防司令商谈炮击暂停事宜。日方宣称,他们修堤完全是为了解救黄泛区的农民。遭到中国方面拒绝后,日军飞机在黄泛区散发了传单,说日本人要为农民修堤,却被国民党阻挡。1941年,人们会觉得这是别有用心的宣传战。可是,到了1944年,人们就会开始联想了,毕竟“无风不起浪”。日军当时占领了河南全省,有些中国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攻击国民党军队,将他们缴械,有时甚至把他们活活烧死。
1706743195
1706743196 我在宝鸡时曾打算在洛阳附近渡过黄河,然后进入中条山区静待时机。可是当我真的来到了洛阳,却又觉得这就是很好的观察点。我也许得买双新鞋,以便紧急情况时立即溜回宝鸡。后来,5月3日以后,留在洛阳的每个人都逐渐想明白了,各奔前程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
1706743197
1706743198 洛阳每天都在遭受空袭。一批批军队步履艰难地穿城而过,开往黄河前线。虽然当地国民党报纸什么都不公布,可是从黄河北岸过来的谣言和难民却透露说,中条山发生了不同寻常的灾祸。5月7日,日军开始了对“马其诺防线”的第十四次进攻。和前十三次不一样,他们没有被打退,而是迅速攻破防线,随即向山脉纵深推进,速度比刚开战的几周还要快。要知道,刚开战时人们可是毫无准备,于是很快便惊慌失措起来了。日军全线渗入,占领了黄河北岸的所有重要渡口,前哨部队离洛阳已不足10英里。
1706743199
1706743200 官方消息还是一片大好,可是洛阳街上已可听到日军的炮声了。成千难民从黄河涌向公路,使道路为之阻塞。对陇海线和洛阳城的空袭增加了,足以说明日军是在为进一步入侵扫清道路。传言称日军已调来伞兵和陆战队准备渡河了。洛阳城一直是靠那座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中条山为屏障的。结果不足两周,徒有其表的盖子就被揭开了,城市像现出原形的蚁巢,人们像蚂蚁一样四散奔逃。
1706743201
1706743202 起初,洛阳城的变化有两种情况搅在一起,让人看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们在逃难,可同时也在遭空袭,跑警报。天色一直晴得透亮。飞机一天来五六次,一般是早上来侦察,辅以小规模轰炸,下午大规模轰炸。洛阳人口密集,却只有少量高射炮,而且没有伪装,敌机来时无法正常射击。空袭警报信号对飞机种类不加鉴别,于是,只要有一架侦察机前来,全城就得像轰炸机都来了一样躲起来。中条山的瞭望所失守了,警报系统也完蛋了,人们的恐惧与日俱增。敌机往往是越过黄河时才被发现,所以警报拉响时敌机早已凌空了。
1706743203
1706743204 在空袭警报大声吼叫时,这城市的狂乱就像老式喜剧片一样。先是慢镜头拍摄满是车流的街道,演员们在十字路口奔走,每个人都像一个小黑点似的,营造出狂乱的氛围。接着恢复正常速度,下班后尘土飞扬的闹市发出阵阵嗡嗡声。只要有个耳朵尖的人大喊:“警报!”店铺的门窗挂板就会咔啦咔啦地挂上。车把式的鞭子啪啪甩着,大地也会因千万双脚的跑动而隆隆作响。人人都想尽快地回到防空洞去,于是手忙脚乱地逃散。有的和别人撞了个满怀,有的手里拿着东西还扯着别人的衣服。人们都抓起平常干活的什物;在尘土飞扬中,这些物件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警报声中碰撞掉落,融入了这出残酷的喜剧。农民们把蔬菜装在扁担的两个筐里,上上下下地颤动着,活像个机械玩具。卖布的整理着散开的彩色布匹,卖木梳的神经质地在大街上跳来跳去,挥动着他那用许多小绳悬着木梳的棍子。一个车把式的徒弟手捧一盘煮熟了的鱼,一步一颤地走过,生怕洒掉,但那鱼儿却斜着身子,像要用死鱼眼来观察活人的惊慌失措。
1706743205
1706743206 洛阳的地下土壤虽然较为结实,但也并非一点儿都不松散。战争初期,几乎每家每户、每个商店都轻而易举地挖了深壕。空袭警报的叫声一旦听不见了,大街上的人群也就看不见了,他们拖着身子走下陡坡,进入地道去了。在沉重的飞机轰鸣声中,在日光烧灼的马路上,空荡荡的只有警察在角落岗楼里值勤。他们不安地暸望着,对走得慢的人喊着,有时甚至会开枪射击。
1706743207
1706743208 可黄土的防空壕并不怎么可靠,即便炸弹没有直接命中,而只是在附近落一枚,它们也吃不住。在每次持续轰炸后,打扫现场的队伍总要从大街上抬走若干用草席裹着的尸体。又黑又臭的防空洞更防不住谣言和瘟疫。连咳带喘地从洞里出来的人并不着急回去营业,而是宁愿忧心忡忡地就在防空洞里聊天。开张营业的铺子和敢于上街的人天天都在减少。
1706743209
1706743210 5月11日,日军已封锁中条山,腾出了更多飞机前来洛阳,这座城市已濒临灭亡。人民是明白的。停电了,发电厂被炸了,学校关闭了,小麦跌价了,因为囤粮户正在出清粮食以便逃之夭夭。新鲜蔬菜价格上涨了,因为卖菜的农民怕进了城后被拉夫帮助政府撤退。机器、家具等不好搬运的东西价格都下降了,金玉等一切易于携带的奢侈品价格都提高了。轰炸范围每天都在扩大,城市外观变得破破烂烂,就和去年秋季我在重庆所见的一样。大街上到处有乱成团的电线和铅缆,橡胶丢得满地都是。宣传画和纸窗都成了飘荡的碎纸条。商店里的镜子和橱窗都不见了。橱窗被防盗的铁丝网取代了。商人们开始把东西往地下室或农村搬,只在货架上摆上空盒子或一些最不值钱的商品。最大的一条街上从早到晚都不见行人。只有那么一天例外,尽管正值空袭的高潮,可按老皇历,对婚丧嫁娶来说却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在空袭的间隙,抬着棺材和花轿的队伍小心翼翼地匆忙穿城而过。乐队拿着锣鼓,但从不停下来演奏。
1706743211
1706743212 5月中旬,即便在夜里街上也很安静,只有红、白蜡烛闪出的弱光。月亮似乎是满圆了,在店铺的门窗挂板内传出了装货钉板箱的声音。在机关、银行里,会计的算盘结清了最后一笔账。破晓之前,月亮要落了,残烛也正在熄灭。漆黑的大街上,农民的大车拉着逃难者的重载行装,慢慢走着,车轮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牛身上带着的铃铛叮当作响。
1706743213
1706743214 5月的前两周,我只是偶尔匆匆出城一次,可是一眼就能看出这儿的城乡差别之大不亚于双石铺。城外一枚炸弹也没落,农民对日军入侵的威胁并不害怕,甚至有些人还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不少人对此毫不关心,大多数人的打算是,就算日军真的打进来也留下不动。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这是一场国际战争,有空袭,有疏散,有报纸,有剧院,还有大皮鞋。这一切都是城里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1706743215
1706743216 洛阳农民有自己要操心的事。不管这儿的农民看起来比双石铺山区富裕多少,但河南平原今年早旱已成定局。去年降水量就少于往年,如果今年夏收再不好,那就肯定是灾年了。河南农民种的是上好的麦田,可捐税太重,存粮早就被搜刮一空了。
[ 上一页 ]  [ :1.7067431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