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43512
有个军官把一块肉掉在了自己的脚边,一个孩子抢肉时不慎溅湿了他的大皮鞋,这下可惹恼了他,他大吼大叫地把孩子一脚踢开,又喊来堂倌,把一家人都撵了出去。
1706743513
1706743514
桂先生赶忙追了上去,给了那做父亲的一些钱。回到座位上后他说:“他们看起来和我在中条山所遇到的许多农民一模一样。”
1706743515
1706743516
他说:“我本来不想对你说,我吓唬人脑袋害臊。”他声调平静,看了一眼旁边桌子边上的那些醉鬼军官,接着说道:“要是这些丘八没这么捉弄这些可怜孩子,我是不会跟你说的。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切豆饼’,正适合形容日本人在中条山所用的战术。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他们会切得那么快吗?因为我们帮了他们的忙,在他们来之前,我们早就把自己给切碎了。”
1706743517
1706743518
1706743519
1706743520
1706743521
“在开始战斗的第一二天,中国军队之间就为争抢有利阵地发生了摩擦。接着,小股官兵为了山中藏身处和渡船不惜刀兵相向。有些士兵杀了平素痛恨的长官,有的军官开枪打死了平时害怕的士兵。当大家都挨饿的时候,士兵就把抵抗他们抢粮的农民杀死。有时他们会因为无粮可抢而杀人泄愤。他们还常常为了逃跑而杀害农民,以便抢衣服,搞伪装。有些农民也结伙杀散兵。像我这样手无寸铁的难民就只得听天由命了。农民和士兵都抢我们。有些难民就是被自己的老乡杀死的。”
1706743522
1706743523
由于以前听过很多类似的传说,所以老桂的话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也没有使我吃惊。种种凄惨的景象我在洛阳亲自经历空袭时就领教过。中国封建社会崩溃的典型症状就是惊慌失措。在这种社会中政府无用,法律缺位,更没有对公众负责的机构。即便在平时其实也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由于国民党惯于玩弄扶弱抑强的平衡把戏,所以整个社会实际上只是用纸包着的一团乱麻。
1706743524
1706743525
本地区的几种因素使得灾祸越发严重。即便在太平年月,山里的条件也难得养活人,主要是食物太少。战前当地居民也都要靠下矿做工,或从事些简单活计,赚钱买粮。后来中条山进驻了大量军队,也都靠吃外来粮。于是,山区劳力大量被征去背运粮食,负担就更沉重了,有些土地就不得不弃耕。由于军队课税过重,下矿、做活也干不成了。
1706743526
1706743527
早在日军此次成功进犯之前,许多山区农民就已陷入了饥饿的边缘。日军一旦占领黄河渡口,切断补给线,流散的军队就会立即陷入饥饿状态,就会更加绝望,更加无法无天。国民党军队大都愿意投降当汉奸。农民痛恨这些部队,因为他们敲骨吸髓,尤甚于敌人。日本人的军粮大都是从后方带来,或是从飞机上空投下来的。
1706743528
1706743529
中条山之役的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国民党将领对友邻共产党军队持有怀疑和戒备的心态。在统一战线时期,有些国民党内的精锐部队驻扎此地,顶住了日军的进攻,有时会与共产党军队协同作战。现在,这些部队都被撤出来,调往西安一带封锁共产党辖区去了。如果他们还在中条山,结果也许会有所不同。
1706743530
1706743531
回过头来看看,中条山惨败的这些特点似乎都被遗忘了,但有一条教训是谁也忘不了的,贯穿着当代国民党一切失败的战役,包括抗战后期和国共内战中的诸次决战。这条教训就是,中条山会战是一个转折点,表明国民党已经放弃统一战线,谋求独裁统治,由此让国家陷入混乱和衰弱的境地,同时也无力抵抗任何进攻,特别是游击队的渗透。
1706743532
1706743533
国民党很难组织纵深防御的运动战。国民党不能以游击战反游击战。国民党不能信任那些抓来的可怜的壮丁,放手让他们深入乡村。由于农民痛恨国民党军队,他们也就无法在农村立足生存下去,更谈不上能成为打胜仗的游击队了。纵深防御需要大量基层军官,亲临前线,主动出击;国民党军队的封建传统恰恰只能培养出相反的品性。
1706743534
1706743535
这样一个政府只能依靠若干固定阵地作战,只要把士兵驱进碉堡或城垒,防止他们逃跑就谢天谢地了。各级指挥官都只按上级命令办事,而不需要农民的支援,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少数精锐部队掌握的坦克或飞机了——这些兵器的作用只是活动的防御工事罢了。精锐嫡系之所以可靠,是因为待遇优厚。大多数国民党军官,包括蒋委员长本人,都有一种上层阶级的心态,他们对种种弊病不觉痛心疾首,大概就在于此吧!对他们来说,工事和城市才是军事实力的象征,才能给他们带来威信,才能使他们的脸上增光。只有肮脏的农民和外国人才愿意在乡下跑来跑去打游击哩!
1706743536
1706743537
日本人在中条山取得辉煌胜利后,便全面修改了对华战略,更多地依赖于使用游击战术。国民党却越发在深沟高垒上下功夫。于是日本人的胜利日益扩大,而国民党的全面腐朽几乎使得全国陷于无法遮掩的大崩溃。日本人最煊赫的胜利是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美国第14航空队之前在该地区建立了基地网络,给国民党提供空中支援,掌握了战役制空权。可是,日军进攻却是由小股骑兵和便衣人员组成的。他们像尖刀似的直插农村各地,从空中很难打击到。结果乡村地区惊惶失措,日军迅速渗入,包围并攻破了国民党的防御阵地,夺取了美国的前线空军基地,使美国在亚洲吃了一场最大的败仗。
1706743538
1706743539
国共内战爆发后,共产党理所当然地运用游击战来打击国民党。这种打法是他们在抗日战争时锻炼出来的。诚然,日本人用游击战对付国民党很可能也是从共产党那里学到的。现实让他们认识到,在一个农民众多的国家里,深沟高垒和重武器是对付不了游击队的。
1706743540
1706743541
不管日本人的游击战是不是从共产党那里学来的,共产党军队在内战中迅速占据上风的事实都表明,他们的游击战术远比日本侵略者纯熟。1948年和1949年这两年,共产党军队自东北挥师华南主要是运用了渗透包围的运动战。国民党龟缩于城市和满布深沟高垒的交通线上,共产党则占领了广大农村——那里才是真正的中国。
1706743542
1706743543
桂先生和我在洛阳谈话的饭店院落就好像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遗留的一切奢侈享受的缩影。在角落里有高高的一堆仿西式家具,还没来得及撤走。但在树荫下的其他一切,包括砖墙、方格纸窗、砂地上的几盆夹竹桃、喷泉和传出悦耳歌声的鸟笼,却呈现出了中国几千年来安定生活的气氛。饭店的桌椅、瓷器、角落草棚、灶台中的大铁锅,还有一切其他器皿,全都设计巧妙、质地优良,只有经验丰富而又满怀自信的文化才能生产出来。菜肴就在顾客的眼前烹调,这使我联想起战前欧洲最上等的小餐馆。但是,欧洲的烹饪艺术只有几百年历史。在洛阳,像这样的饭店,供应这样的菜肴至少有2000年了,或许已长达3000年了。
1706743544
1706743545
桂先生和我准备走了。他又看了看军官那一桌,然后悄悄扯了我一下,让我留在原位。我顺着他暗示的方向看去,但见那一席“必要”的宴会已经终了。人们一面咳嗽一面喝茶,然后又把茶水喷在痰盂里,把制服扣子解开,懒洋洋地躺在椅子上。没有人注意到,6只小鸡雏在家具顶上爬来爬去,在他们桌子的后面若隐若现。
1706743546
1706743547
一个初来乍到的西方人若是来到中国内地酒楼,第一种会让他们感到不文明的情况没准儿就是小鸡雏们。它们可以到处乱走。主人不会喂饱它们,这样它们就会自己在桌子底下找剩菜吃,直到有一天被送上餐桌。在宰杀之前,它们会被关进笼子里养膘,但在之前的日子里,它们都瘦得可怕,就是长着脏兮兮鸡毛的一堆骨头。它们争抢食物的场景令我不快地想起了饥民的嘴,它们成群地聚集在餐厅里,当然雅间是与它们绝缘的。
1706743548
1706743549
这些小鸡奔跑着、凝视着,凭借小鸡的头脑算计着,不免有些荒唐。若非如此,饥肠辘辘的它们大概还要更令人同情些。不止如此,主人还有意叫它们出丑,给它们涂上斑斑点点的鲜艳颜色,好方便在它们跑到街上时抓回来。这里的鸡的尾巴都被涂成了血红色。
1706743550
1706743551
它们来到家具的顶端,努力平衡着,在扶手椅顶上站成一排。它们发出轻微的咯咯的叫声,扇动着几乎没有毛的翅膀——它们兴奋极了,下面散落着丰盛的食物。然后,一只鸡笨拙地扑棱着,落在一个坐着的军官头上,顺着肩膀和胳膊滑到桌子上开始狂吃。人们还没有回过神来,其他的鸡也都像喝醉的伞兵一样,在桌子、盘子、食客身上四处飞来跑去。
1706743552
1706743553
桂先生看着这一切,脸上带着满意的微笑。这些官员在鸡面前不堪一击,他们愤怒地擦着自己的衣服,吵嚷着让老板打个折,但没被答应。然后,他们离开了,怒气冲冲地。
1706743554
1706743555
“或许它们是共产主义的鸡,”桂先生故作天真地说,“它们身上有红色纽扣,你注意到了吗?”
1706743556
1706743557
洛阳再也没有恢复我初来时的兴隆景象。但黄河边上的炮击减少了,整个6月也只有两三次空袭,从7月起大街上就逐渐稳定下来了。大多数难民都从西边回来了。炸弹造成的瓦砾都堆在了一起,或把弹痕用墙围了起来。大商店换了橱窗货品,乡间带来的东西也摆了出来。有个新澡堂在吹吹打打中开张了。电话线上悬起了纸烟广告。给特务告密的小箱子新刷成了蓝色,看起来有点儿像信箱。
1706743558
1706743559
大多数店铺午间还不开门,但那是因为怕热,不是怕空袭。在极稀有的几个下雨天——对农民来说却是太少了——就整天也不开张。在空旷、泥泞、蒸腾的大街上,可以听到关闭着的商店内在喝酒猜拳。晚上,天气凉快下来,空气也清新了。这时才有大批人群出现,中国的城市生活才热闹起来。在重新亮起的电灯光晕下,蝙蝠在人们的头上飞来飞去。中央广场的一角有报童叫卖从西安、重庆、上海等地来的报纸。只有在日军入侵造成的恐慌达到顶峰时,沦陷区走私来的报纸才中断了几天。
1706743560
1706743561
在5月的一次空袭中,洛阳“工合”办事处被炸了。该处人员移往城边峡谷中的一排窑洞里,我也随同前往。一天早晨,我被一群在峡谷里蹦蹦跳跳的姑娘们吵醒了。她们兴奋地数着几个国家的名字:“美国、英国、德国、苏联。”上午,报社还出了号外,报道了德军侵略苏联的消息。当天,染布的价格就暴涨,因为大家都知道,染料是德国产的,通过苏联,再到日军占领区,然后走私来到国统区。接下来的一周,洛阳报纸用很大的版面报道了那场千里之外的大战,有些国民党的社论还预料纳粹必胜。
[
上一页 ]
[ :1.7067435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