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4512e+09
1706745120
1706745121 或者:“现在我真为宋美龄害臊。她一直责怪罗斯福总统没能给中国更多的援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总统说道,在上帝的帮助下,他会尽快给中国更多的援助。这时,宋美龄回敬说,上帝只帮助自助的人。这表明她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国家,或者自以为愚弄了美国人。如果上帝确实只帮助自助的人,他早该让美国停止援助国民党了。”
1706745122
1706745123 或者:“我实在不能理解宋美龄,她平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民族自豪感,但现在她却在讲话中说,我们的前途完全取决于美援,这等于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只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乞丐。她的这种思想在国民党内是很普遍的。我们许多人害怕,这将让中国变得真正无可救药。”
1706745124
1706745125 临近5月底,萨空了失踪了。两年以后,我才在重庆又遇见了他,当时他已被释放,释放时和逮捕时一样,官方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我从他那儿了解到,绑架就发生在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后的几分钟。那次我在桂林的一条大街上碰见他,他正同女友和她的妹妹一同逛商店。我们驻足谈话,两位姑娘则进了一家商店。谈话结束后,我继续上路,而他就向那家商店走去。还没等他走到门口,一辆小汽车就从后面追了上来,停在路旁,车里下来两个身穿黑色制服带着枪的人,他们对萨空了说,上面想见他。他们逼他上了车,然后便驱车离去。商店里的两位姑娘没有看到这个过程。有好几天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出了什么事,警方宣称不知道他的情况,后来有人辗转打探才得到了实情。
1706745126
1706745127 官方不许桂林的报纸提及萨空了被绑架一案,于是城中流言四起。当然,有一种说法是,他被捕是因为通共。当时有两个苏联大使馆人员常驻桂林,而萨空了是和他们谈过话的中国人之一,于是谣言就说他是苏联人的代理人,从莫斯科拿了几百万金卢布。如果我听说萨空了现在是共产党员,我不会惊奇;但我不太相信他在桂林就是地下党,尽管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和左翼人士一贯流言缠身,而且流言针对的往往是最正派的人,这似乎成了一项传统。萨空了向来有“理中客”的好名声,他自己的谈话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1706745128
1706745129 萨空了被释后,当时逮捕他的含义就更清楚了,那其实是对民盟的一种警告。当时桂林正在变成一个活跃的空军基地,大批美国人将要到达桂林。国务院官员、情报官员和记者也会纷纷来访。桂林的民盟小组暗中希望,可以通过向这些美国人讲述中国的状况,从而影响美国政策,使美国放弃无条件支持国民党。当时重庆的民盟组织不得不完全转入地下,因此对于这件事来说,桂林的民盟小组显然比较有利。萨空了的英语非常好,而且有一种西方人的坦率作风,当然是最好的联络人。萨空了对所有访问桂林的美国人、英国人,包括苏联人都关照留意,表明他实际上一直在做这件工作。逮捕萨空了,等于政府方面明示了自己的态度。
1706745130
1706745131 萨空了失踪对我自然是一种震动,并使我联想起在云南和广西所了解的种种令人沮丧之事。此外,美国显然已决定向中国增派空军。种种事情加在一起,使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启程前往重庆。我在昆明和重庆发现,我外派桂林的这段日子里,这两座城市中的美国军职人员和文职人员都大大增多了。在此期间,我也更加熟悉了后方的种种争执、丑闻和怨恨。下面我要讲几件耳闻目睹的小事。
1706745132
1706745133 逗留昆明期间的一天早上,我由住处前往机场,在路边看见一个被遣散的中国士兵。他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后来我一想起中国土地上的这场战争,便会想起这个人。这种士兵被遣散是因为太瘦弱多病,无法武装行军。在国统区的各个城市都可以看见他们,但在昆明,这种人最多,处境也最惨。
1706745134
1706745135
1706745136
1706745137
1706745138 这个人看上去大约只有20岁,但背已经驼了,像个老头。他目光呆滞,沿着公路跌跌撞撞地向前走,仿佛是在梦游。他的两臂交叉在胸前,手里抓着要饭的破碗,但却没有做出乞讨的姿态,也没有说乞讨的吉祥话。他脸色发灰,粘着尘土,嘴角挂着唾沫,身上只有一顶军帽和一件破破烂烂、沾满油污的黄色军上衣。他身体肮脏,瘦骨嶙峋,甚至能看见腿骨和骨盆,生殖器萎缩得如同一段黑色绳子打的小结。
1706745139
1706745140 就在我要经过他身边时,他开始向公路另一边晃去,一辆坐满国民党军官的小汽车从他后面急速驶来。虽然司机稍稍打了一下方向盘,但前挡泥板还是碰上了他。他仰面倒向路边的沟渠,而小轿车早已扬长而去。要饭的碗摔在地上,古怪地一个劲儿地旋转着,好像不愿意离开它的主人似的,接着一下子跟着滚进了沟里。
1706745141
1706745142 有个农民正要去集市,停下来查看了一会儿,然后带着心烦意乱的苦笑继续赶路去了。我走下沟去,想问问他的情况。但他不愿意说话,也许是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的胸部随着费力的呼吸剧烈起伏,口水从嘴角淌了出来,目光茫然地向上凝视,显出死亡的预兆。既然已经无力回天,我按照美国的民间传统,在他手里放了一些钱,然后继续赶我的路。两个小时以后,我从机场回来时,他已经死透了。他手里的钱已经被人拿走,他那已经死亡的双眼无神地瞪着蓝天。天空中,美军的飞机正在发出轰鸣。
1706745143
1706745144 就在那片蓝天下,我听到了一些与战争有关的故事,最奇特的当属宋美龄归国了。细节可能不完全准确,但我认为大体上是真实的。历史学家们可能对这个故事会有兴趣,因为当时在中国的美国人大都信以为真,虽然当时国内的大多数美国人还把宋美龄当作圣女贞德、维多利亚女王、凯瑟琳·科内尔和奥维塔·卡尔普·霍比[28]一流的人物。
1706745145
1706745146 尽管宋美龄一贯爱慕虚荣,贪得无厌,但她年轻的时候,她的骄傲神气里面带有明显的民族自豪感。日本侵华之初,她的行动也表现出了勇气和民族精神。虽然在那一时期,她在中国国内的影响远不像国外宣传的那么大,只是做了伤兵、难民、战争孤儿方面的工作。但她的旅行和讲话说明,她也投入到了当时席卷全国的爱国热潮当中。然而,从那以后到1942年末去美国为止,她在国内完全消沉了下来。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她有很多时间不在国内,而是隐居在当时英国人控制下的香港的豪华别墅。在这段时间里,她的主要兴趣似乎是让外国人宣传她,并通过她来对蒋委员长施加影响。毫无疑问,她助长了那种极其有害的“宿命论”思想,认为中国的问题必须靠外国人来解决。
1706745147
1706745148
1706745149
1706745150
1706745151 但我认为,她真正堕落是在最近的这次美国之行以后。在美国,她受到了近似狂热的追捧,于是乎飘飘然起来,以为美国将无条件地支持国民党。天性朴实的妇女是不会被这种奉承冲昏头脑的,但宋美龄自命不凡,这只会加速她的堕落。她其实对中国的状态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她明白,美国之行的成功只有靠欺骗。这样,当她回到中国时,就似乎变成了一个病态的、自大的女人。欺诈伎俩的得手让她沉醉不已,但实际上,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个人方面,她都不可能再取得这样的“成就”了。这个矛盾使她的虚荣心不得安宁。
1706745152
1706745153 6月到达重庆之后,我应邀参加了孔祥熙夫妇为欢迎宋美龄回国在花园举行的外国人士招待会,这给了我一个观察战时上层人物生活的机会。当我正走在车道上时,宋美龄的高级轿车到了,正好经过我的身旁。蒋委员长和她并排坐于后座,蒋委员长表情僵硬,像画片一样。事先并未宣布蒋委员长也会参加,他必然是最后一分钟才决定要来的。
1706745154
1706745155 我走进花园时,发现蒋介石夫妇已被请进屋子里,草坪上站着的随从们好像碰到了麻烦事。原来在花园的一头有个小台子,台子后面已经挂上了作为装饰的幕布。台子上放着一把笨重的、宝座似的大椅子。很明显,宋美龄打算按她在美国之行中学会的方式那样,以奢华的东方风格来办一次招待会。她本人将端坐于宝座,大家则排成纵列,在下面隔着一段距离的地方向她鞠躬致意。但现在蒋委员长来了,除非给他也安排一个宝座,否则宋美龄就坐不成了。但台子又不够宽,放不下两个宝座。蒋委员长也可能不会上台听那些空洞的恭维话,因为他热衷的是权力本身,倒不太在乎排场。小道消息说,蒋委员长已经责怪过宋美龄在美国的愚蠢行为了。
1706745156
1706745157 随从们互相私语了一会儿,又去试了试小台子。最后他们认为,小台子还很结实,蒋介石夫妇从屋里出来之前是来不及把它拆掉了,于是就拖来两把普通藤椅,放在离台子有相当距离的草坪上。蒋介石夫妇一出现,来宾们立即起立致意。宋美龄站在草坪一头,看起来很优雅,但她戴着手套和排成长列的众多宾客握手时,却微露厌烦之色。蒋委员长身材不高,隐身在她身后的树丛中,微笑着频频点头,咕哝着说:“好!好!好!”客人们都隔着一段距离向她鞠躬致意。然后蒋介石夫妇坐在草坪的藤椅上,招待会继续进行,气氛有点拘束,同嘉陵宾馆通常举行的“中美文化交流协会”的联欢会差不多。招待会上展出了宋美龄会见好莱坞电影明星的照片。
1706745158
1706745159 我在重庆一直耽搁到7月中旬才离开,我很高兴不必再在重庆住下去了。因为我认为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在这座城市中,一个外国人要想保持清醒的观察力,住一年时间是比较合适的。我已经住满了。
1706745160
1706745161 在前文[29]中,我详述了前一年夏天在重庆发生的冷饮店和警察的丑闻。这一年夏天,在重庆流传的则是冰和警察的丑闻。几年以来,重庆只有一家退伍美国陆战队员开的冰厂,生产卫生的人造冰。这个美国人在日本侵华之前就在重庆定居了。自从中央政府内迁到重庆以后,警察就开始找他的麻烦,想敲诈他。但他威胁说要向美国大使馆提出控告,于是警察们就一直没敢下手。1943年春,他退职回国,就把冰厂出售给了中国合伙人。然后,一群流氓和警察合谋袭击了冰厂,“没收”了化学药品。他们扬言:除非工厂“以正常价格”把所有产品和销售权都卖给他们,他们才会归还那些化学药品。
1706745162
1706745163 冰厂的中国主人得不到美国大使馆的帮助,也不能求助于警察,因为警察和流氓是一伙的,就不得不照着流氓的条件办了。过去冰厂生产的冰通过几家餐厅和杂货铺在市内出售,现在买主们只好去冰厂和警察的代理人打交道,价格是原来的3倍。
1706745164
1706745165 以前由美国人担任厂长时,冰厂一直为美国大使馆存一些冰,大使馆想买多少就有多少。但现在大使馆不得不派人去冰厂排队买冰,而且很可能排了几个小时队等轮到时却已售罄。虽然大使馆对国民党的许多更严重的劣迹不闻不问,但买不到人造冰可触到了它的痛处。大使馆人员立刻情绪激动地小题大做起来,最后他们得到了一张买冰的供应卡,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却能保证供应,并且另附“外交”特惠,冰价仅为原来的2倍。
1706745166
1706745167 重庆的生活和闲谈单调极了,我现在很难回忆起当时都听到了些什么。按照我的记忆,1943年夏天,官方忽然禁止身体强壮的男人和妇女坐人力车和滑竿,警察们带着一种神秘的微笑执行着这条禁令。这完全是表面文章,大约两周之后,这条愚蠢的法令便无疾而终了。在这年夏天,许多新开的豪华餐厅以“对外交流协会”的名义开张了,借口是“增进中国人和外国朋友的交往”。实际上是为了规避对菜品酒水的“严格管制令”,非官方的饭店有时要施行这条法规。这年夏天,警察们接到密令阻止所有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获准者”例外。与此同时,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以致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离开了重庆。从内地封锁线上不断传来战斗的消息,重庆的警察在共产党报纸——《新华日报》编辑部周围设立了警戒线,旨在禁止共产党人在纪念抗战6周年时发表公报。
1706745168
1706745169 还是在这个夏天,蒋介石进一步强化了他本人对官职的垄断。他已经有了近百个职衔,上至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和国民党政府委员会主席,下到全国滑翔者协会会长、中国童子军协会名誉会长。现在他又任命自己为中央大学校长。一群来中国旅行的英国官员在访问这所大学时,在校园的小路上看见了一些花生壳。据说蒋委员长听闻此事后发了一次脾气,然后为了确保小路清洁,便任命自己为校长了。
[ 上一页 ]  [ :1.706745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