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45191e+09
1706745191
1706745192 后来他有一个回国的机会,离开昆明之前,他很担心这对猴子。它们大约有6岁小孩那么大,已经生了一个小猴子。在生育之前,这对强壮的猴子就十分凶顽,经常咬、打主人的客人。在生了小猴子以后,它们就更顽劣了,甚至企图把主人赶出他的花园和屋子,以致他不得不用皮带把它们拴在花园墙上,这反而如同火上浇油。他最后决定把它们放归山林。他说服了另一位从北平到昆明避难的美国人,后者在红十字会工作,有一辆军用吉普车可以把猴子送出去。
1706745193
1706745194 按照吉普车主人的说法,猴子的主人先给它们喂食,待它们安然入睡。然后,两人就解开拴着猴子的皮带,用绳子捆好,把老猴放在后座,把小猴带在前座上,驱车向着乡村进发了。
1706745195
1706745196 不幸的是,路面非常坑洼不平,两只老猴很快就被颠簸得大发脾气。在花园里的时候,它们就练会了一种花招,会冒着被项圈勒死的危险,猛地奔到皮带尽头,飞速地向上、向外踢后腿,这样他们就能弄伤那些自以为站在安全线外的人。这次在吉普车上,它们故技重施,开始自杀性的猛冲,试图抓挠前座上这两位美国人的耳朵。小猴在前座上怡然自得,更引得老猴狂怒不已。
1706745197
1706745198 开到山区之后,吉普车的主人立刻关掉引擎,爬到树上躲了起来。猴子的主人小心翼翼地把捆住猴子的绳子松了一些,把小猴放在老猴中间,然后也爬到树上躲了起来。
1706745199
1706745200 两只老猴要花10分钟到15分钟的时间才能解开绳索,结果,还没来得及解开,突然下起了一场昆明少有的暴雨,于是3只猴子决定留在吉普车里。大雨下了一个多小时,把两个美国人淋成了落汤鸡。直到天空放晴,3只猴子才吱吱地叫着走下吉普车,钻进丛林。在此以前,老猴一直带着小猴,一本正经地坐在后座上,好像是摆好姿势拍全家福似的。那两位拿不定主意的美国人一直坚守在树枝上,被大雨淋得不亦乐乎。吉普车的主人因此得了一场轻度肺炎。他说自己爬在吉普车后面的一棵树上,透过吉普车粘着污泥的后窗——虽然有点模糊,但要拍张照片还是不困难的——看到猴子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毛茸茸的手伸出吉普车外,掌心向上,试探外面的雨停了没有。
1706745201
1706745202
1706745203
1706745204
1706745205 战时中国: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1940-1946 [:1706741154]
1706745206 战时中国: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1940-1946 第七章丨真理是我们的武器
1706745207
1706745208 我第一次飞往桂林时,希望自己能继续担任美国战争情报局的现场调查员。但回到重庆后,我了解到,由于建议开设桂林分部的报告是我写的,所以分部主任也就归我干了。这给我添了不少烦恼,因为我除了在重庆做过一年编辑,从没做过案头工作,更别说管理一个办事处了。
1706745209
1706745210 我的打算是,等接替我主任职务的另一位美国人一到,我就马上再次启程。这个人1943年夏天就到重庆了,但是当时在打仗,战地通讯社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所以他直到次年初才被派往桂林。在这中间的几个月,我不得不处理许多文件——政策指令、内部备忘录,一式二、三、四份的证明材料——我现在真想把它们全忘干净。但是,这却使我有机会了解美国情报和宣传资料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是如何传播的,以及我们究竟蹚进了怎样的一滩浑水。桂林周围的生活状况表明,这滩浑水是非蹚不可的。
1706745211
1706745212 我是7月回到桂林的,当时美军人数已由原来的不到100人膨胀到了几千人,而且数量还在增加。第十四航空队的原指挥司令部已由昆明迁到桂林,并开始对长江流域和华南沿海的城市和船舶进行频繁空袭。在桂林城西原有的简易机场周围,美军供应处正在建设新机场、新营房、护墙、修理车间和军需仓库。这些设施散布在绿色的小山峰、多石的高原和乡村之中,占地面积近100平方英里。
1706745213
1706745214 经过夏天和秋天,桂林基地成了美国力量扩张的一个明显标志,就像年初的昆明机场一样。这里真是这场战争最不可思议的奇景之一:形状奇特的小山围绕着跑道,跑道上停放着现代化的飞机,而跑道本身是用古代奴隶建造金字塔的原始方法建成的,这是因为当时“驼峰航线”仍然太紧张,不能运送建筑机械。
1706745215
1706745216 轰炸机、战斗机、运输机已经开始使用新的简易机场了。新机场的范围内有几万名赤膊的苦力和农民埋头苦干,他们用原始的镐头和筐子铲平岩崖,填平沼泽地和稻田。在临时兵营旁边,来自缅恩、密歇根、明尼苏达州的技工满身油黑,正在调试精密的金属引擎。周围的广西妇女和儿童组成一片蓝色的海洋,弯腰低头,坚韧地工作着,他们正用石锤把岩石砸碎。在护墙以内,巨大的飞机在掩体里,像未来世界的飞行机器人一样保持着准备作战的姿态。沿着简易机场的砂石跑道,排成纵队的几百个农民躬身向前,用绳子拉着巨大的石头辊子,好像历史上的殉教者一样拖着沉重的仪仗在一排长着翅膀的神像面前走过。
1706745217
1706745218 桂林机场完工之前,在这条通往日本的走廊地带更东部的地区,如零陵、衡阳、赣州和其他几个小城市,机场建设也开始了。在基地周围,美国式的城镇也兴建了起来。最东部的两个机场可供B-29轰炸机起落,B-29轰炸机在当时还是一种尚未投入实战的秘密武器。利用上述简易机场为应急着陆点,这种巨型轰炸机能够飞行到东京进行轰炸。
1706745219
1706745220 在桂林以东、上海以南的沿海地区,美国海军建立了数个训练营地,为中国训练游击战人员和特工人员。虽然这个计划是与特务头子戴笠合作的,但均选址于美军的预期登陆地点附近,看来美国海军训练中国人主要还是为了对付日本人,而不是其他中国人。
1706745221
1706745222 这年秋天,美军在桂林城外为中国军队设立了一个小规模训练中心,类似于史迪威将军在昆明和滇西设立的训练营,以便协同美国在印度编练的中国军队作战。当时中美联合部队已经开始了通过缅甸打回中国的战役。
1706745223
1706745224 1944年初,至少有3万美国人到达西起缅甸边界、东至太平洋沿岸的中国境内狭长地带。这是一块落后的地区,以前在这儿生活的美国人一共不到3000人,其中大部分是传教士。我们在中国南方的军事投资账目从未公开,但如果把所有的机场、飞机等设备和“驼峰航线”加在一起的话,保守估计有50亿美元。
1706745225
1706745226 新来的美国人大多是空军或地勤,驻扎在较大的基地,但也有几千人散布在全国各地,像早期的传教士和探险家一样,淹没在茫茫的中国人民的海洋中。沿着由昆明到桂林及其以东的“之”字形公路和铁路,一批批工程师、机械师、建筑师被派去修复桥梁、建设仓库、架设电话线或完成其他任务,旨在为中世纪的地区建立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还有一些美国人,或独自一人或组团成行,带着翻译四处活动:有的是去山顶观察敌机,有的是去搜集情报,有的试图和集中营中的日本战俘接触,有的在寻找坠毁的飞机;也有一些人担任和国民党军队联络的任务;为了减轻驼峰航线的负担,一些供应品需要从当地采购,于是还有一些美国人在城里和农村到处搜罗轮胎、白糖、马匹、管道、鸡蛋、炉子、土豆、打字机,以及其他一切美军需要的东西。
1706745227
1706745228 不管陈纳德的“空中冒险计划”玩弄的是什么样的“花招”,但在具体实行时,“空中冒险计划”的规模、技巧和速度都使它带有一种史诗般的色彩。如果就事论事的话,这一史诗是由许多单调平凡的事情构成的:修引擎、修公路、建机场,但最光彩夺目的场面发生在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之后。史诗的高潮可能是某天清晨,庞大的机群凌空而起向东方飞去。轰炸手们注视着下方,机群投下的阴影掠过中国的大地直到碧波荡漾的东海。机群迅速而平稳地飞越大海,日本列岛悄然出现在前方的地平线上。
1706745229
1706745230 美国宣传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当地的中国人宣传这一壮举。在保守军事机密的前提下,宣传机构进行大量报道,也是一项急需的工作。
1706745231
1706745232 中国南方的大多数人口——农民——对于美国人和美国人到底要干什么,了解得很少或根本不了解。他们自己连饭都吃不饱,所以根本顾不上去为一场世界大战操心。记得有一位住在桂林基地旁边的老板娘,有人问她是否知道美国人和其他外国人有什么区别,她说:“美国人白一些。”第十四航空队的飞行员们在飞行服上都缝着一块布,上面印着他们是中国人的盟友。迫降在乡间的飞行员通常都受到了良好的接待。有的飞行员在前线附近坠机,当地农民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勇敢掩护他们躲过了日军的巡逻队。但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农民对盟国自发的认同,这是很难说的,也可能仅仅是出于农民对外来人的习惯性礼貌和对穿着整齐、带着枪的人的敬畏。据说,一些在“无路区”着陆的日军飞行员也是在中国农民的帮助下归队的。由于农民们对这场战争所知甚少,所以第五纵队很容易隐藏在他们中间并利用他们。对于机场附近的农民来说,由于他们被迫无偿地或只领取很少报酬地修建机场,所以更难产生亲美感情。
1706745233
1706745234 要使中国南方的农民形成一种更积极的精神状态,那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要花费几百万美元,还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更要对地方政府进行彻底的改造。当然,美国战争情报局决不可能在这方面投入很多资源。所以即使只占人口10%至20%的城市居民和经常读报的人,也未必青睐美国人。
1706745235
1706745236 这些有文化的中国人对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的态度是不同的。他们对美国在当地的举措有强烈的兴趣,但采取了超然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些外国人只是引人注目的国际大战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认识到,美国人与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息息相关,正热切需要中国人的帮助。在谈到盟国领袖时,市民的想法与昆明郊区的乡村“士绅”一样。这种离奇的思想是地主传统的反映;这种传统是在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除了土地所有权,一切都只是游戏。
1706745237
1706745238 在《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对战争的描写中,一场战役实际上是双方将领的智斗。这些将领不断派出间谍或信使来往于战线两侧,以至于战斗本身也是一种争论的方式。战争是贵族式的,领导方式是家长式的,而胜利者之所以取胜是由于将领的本事。虽然他们也钦佩士兵的勇气和坚韧,但这些品质的真正价值仅仅在于助成将领的大功。战争中的其他人——如兵器工匠和运输队——则完全被忽视。
1706745239
1706745240 在古代中国形成这样一些想法是有原因的:战斗规模通常不大,所以全盘的战略考虑更为重要,士兵的苦难和牺牲则似乎不那么重要。经济因素对战争的影响也不严重,因为战争很少会破坏农村的正常生活,农民们在战场周围照常种地。弓箭和其他轻武器是在未被破坏的城市中作为商品制造的,大部分军队不驻扎在农村,全部武器都随身携带,或者强征农民替他们搬运。
[ 上一页 ]  [ :1.7067451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