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65965
1706765966
(10)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2,1933,pp.305—306;《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第7、33页;
1706765967
1706765968
(11)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9,1932,p.352.
1706765969
1706765970
(12)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598页;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9,1933,p.352。
1706765971
1706765972
(13) Upshur,pp.25—26;《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第7、33页;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9,1933,p.352。
1706765973
1706765974
(14) 邹鲁:《国民党党员目前应取之态度》,《三民主义月刊》第2卷第2期(1933年8月15日),第31—32页。也可参见《反蒋运动史》,第598、615—620页。
1706765975
1706765976
(15) 邹鲁:《注十月一日的特电来证蒋汪卖国》,《三民主义月刊》第2卷第4期(1933年10月15日),第21—23页。
1706765977
1706765978
(16)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第18页;《民国人物传》第2卷,第287页;熊月之:《章太炎》,第205—208页。
1706765979
1706765980
(17) 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38页;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596页;《民国人物传》第2卷,第113页。
1706765981
1706765982
(18) 《察局之观察》,《三民主义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7月24日),第1页;China Weekly Review ,August 5,1933,p.418;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9,1933,pp.353—354。冯在1930年辞职后,与中国共产党保持联系。见陈兴唐、韩文昌:《九一八前后的冯玉祥将军》,《历史档案》1982年第3期,第110页。
1706765983
1706765984
(19)China Weekly Review ,June 17,1933,p.105.
1706765985
1706765986
(20) 《时代公论》第62期(1933年6月2日),第2—3页。
1706765987
1706765988
(21) 赵谨三:《察哈尔抗日实录》,第21页。
1706765989
1706765990
(22) 转引自汪精卫:《中国的问题及其解决》,第165页。也见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41页;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598—599页。
1706765991
1706765992
(23) 赵谨三:《察哈尔抗日实录》,第33页;《反蒋运动史》,第599、604、607、613—614页;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598页。戴笠接触了孙殿英,强迫他效忠南京国民政府。见文强:《孙殿英投敌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64期,第114页。
1706765993
1706765994
(24) Sheridan,p.272;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第47页;《时代公论》第97期(1934年2月2日),第3页;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42页;《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第66页。
1706765995
1706765996
(25) T.A.Bisson,Japan in China ,p.64;China Weekly Review ,August 19,1933,p.488;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第2卷,第670页。关于日本人在内蒙古建立傀儡国家的计划,见《近代史资料》第8卷,第447—464页。
1706765997
1706765998
(26)The China Critic ,July 13,1933,p.683.
1706765999
1706766000
(27) Buck,pp.183—185.韩与蒋介石的关系依然紧张,因为他觉得后者在刘韩冲突中曾支持刘珍年。
1706766001
1706766002
(28)China Weekly Review ,May 27,1933,pp.491—495;《申报年鉴》,1934年,第A-7页。
1706766003
1706766004
(29)China Weekly Review ,July 22,1933,p.307;Diana Lary,Region and Nation: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1925—1937 ,pp.160—161.
1706766005
1706766006
(30) 《挺进》第1期(1933年5月15日),第2页;《陈铭枢先生在福州各界欢迎大会演讲集》,《挺进》第2期(1933年7月15日),第5页。
1706766007
1706766008
(31) 赵锦雯:《认清过去的错误追求将来的光明》,《挺进》第3期(1933年9月20日),第9—12页。
1706766009
1706766010
(32)China Year Book ,1934,p.371;Eastman,Abortive Revolution ,pp.104—105.
1706766011
1706766012
(33) 易劳逸对福建事变失败的看法见Abortive Revolution ,第85—139页;也见沈家五:《试论福建人民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历史档案》1983年第3期,第124—128页。
1706766013
1706766014
(34) 《胡展堂先生对时局宣言》,《三民主义月刊》第2卷第6期(1933年12月15日),第2—7页。
[
上一页 ]
[ :1.7067659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