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82531e+09
1706782531
1706782532 6月30日晚,张勋在江西会馆看梅兰芳的戏。梅兰芳刚唱完,不等大轴上演,他便悄然离场,换上蓝纱袍黄马褂,直奔皇宫,向前清逊帝宣统三拜九叩,山呼万岁,请其临朝听政,收回大权。北京所有大街小巷,都挂起了龙旗,宣告复辟帝制,改元为“宣统九年”。
1706782533
1706782534 时为1917年7月1日凌晨。天亮以后,全城欢腾,家家户户,龙旗飘飘。《复辟纪实》一书中,有生动的记述:“一时老少填充街巷,眉飞色舞,颇形热闹,而如北城一带,甚且击磬焚香,谓为天公保佑,望空跪拜,尤属不少。”共和几年,没有带来美好的生活,人们开始怀念皇帝了。
1706782535
1706782536 张勋没有忘记,在中华民国的总统府中,还有一位由国会选举出来的大总统。他派前清老臣梁鼎芬到总统府,劝黎元洪“听旨”交出政权。黎元洪厉声回答:“先生若以清室遗民来与元洪话旧,自当竭诚欢迎;若为复辟而来,今天我是民国大总统,我统御无方,使逆贼叛变民国,我当为民国尽忠,你是清室大臣,你也该为清室尽节,我们同归于尽吧。”梁鼎芬一言不发,低头退出。
1706782537
1706782538 在解散国会一事上,黎元洪屈服于张勋,已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大败笔。在民国存亡关头之际,他毅然做了一个保全名节的决定:决不交权。全北京城最后一面五色国旗,仍然在总统府上空飘扬。黎元洪逃进了日本使馆,一面恢复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令各省迅速出师讨贼;一面派人把总统印信秘密送往天津,转交给副总统冯国璋,请他根据约法与《大总统选举法》,暂代总统。
1706782539
1706782540 段祺瑞在天津调兵遣将,誓师讨逆。汤化龙时寓天津英租界广东路,听到复辟消息后,一跃而起愤然说:“彼独立者为护法耳,复辟则民国且不保,何有于法!”与梁启超连夜赶赴马厂,直入段祺祺的帐中,起草通电,声讨复辟。
1706782541
1706782542 7月12日,讨逆军奉辞伐罪,风车云马,卷地而来,直杀入北京古城。张勋毫无招架之力,仓皇躲进荷兰使馆去了。复辟闹剧,旬日收场。这位大清忠臣,折腾半天,只成就了段祺瑞一段“再造共和”的功德。
1706782543
1706782544 敉平复辟之后,段祺瑞派人到日本使馆,迎接黎元洪复职。黎元洪自称“堕溷之花”,绝不“再登茵席”。8月1日,冯国璋亲至北京,劝黎复职,黎元洪依然拒绝。冯国璋便以“代总统”身份正式视事。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人,也是袁世凯手下一员大将,雄踞长江流域,成为北洋派中的直系领袖。
1706782545
1706782546 是否恢复国会,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民国成立才六年,国会已两度解散。但现在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恢复,而是能不能恢复。梁启超认为,这次解散国会,乃督军团的主张,现在恢复,等于要他们自打嘴巴,难度很大。况且旧国会已威信扫地,民党议员又大部分南下,不肯合作,就事实而言,也难以恢复。如果国会要改选或改组,则必须有一个临时过渡机构。既然宪法还没通过,唯有回到约法,重新成立临时参议院,修改国会组织法,另敲锣鼓另开张,召集新国会。
1706782547
1706782548 这个主意,正中段祺瑞下怀,他早被那些整天捣乱的民党议员闹怕了,如果能把民党议员清理出去,亦不失为一个匡补之法。但无法回避的法律问题是:冯国璋的副总统是国会选出来的,如果要退回到临时参议院时代,冯国璋的总统地位,就没有法律依据了。总统不合法了,内阁当然也不合法了。那么,要退回到临时参议院时代,是不是国会、总统和内阁全退?如果全退,北洋政府就整个垮了;如果只退国会,总统、内阁不退,法律依据何在?这也是孙文抨击北方毁法的原因之一。
1706782549
1706782550 7月17日,段祺瑞组阁,诚邀研究系领袖梁启超、汤化龙、林长民等人入阁,梁任财政总长,汤任内务总长,林任司法总长。这个安排,令督军团十分不快,我辈冲锋陷阵,却成就这几个文人的功名?尤其是汤化龙,宣战案在国会搁浅,这个前议长难辞其咎。段祺瑞的亲信、陆军部次长兼西北筹边使徐树铮跑去找梁启超,直截了当地说:“先生文章道德,海内同钦,若肯长内务,我辈极表赞成,至济武(汤化龙)则远非公比,只可主持教育,藉资熟手,内务重任恐非所宜。”
1706782551
1706782552 梁启超回答:“我辈翊赞合肥(段祺瑞),削平叛乱,本意只在保全国体,岂敢丝毫有所希冀?虽承合肥盛意相邀,仍决辞谢。”他与汤化龙一同去见段祺瑞,表示不愿入阁。段祺瑞说:“这必是又铮(徐树铮)从中作祟。”当着梁、汤的面打电话给徐树铮:“如任公、济武不肯入阁,你从此不必来见我。”
1706782553
1706782554 其实梁启超不愿入阁,并不全因武人反对,而是他已厌倦从政,想改行从事文化教育,但经不住段祺瑞诚意拳拳再三邀请。梁、汤只好向京津两地党人征求意见,讵料众人莫不弹冠相庆,认为这是实现政党政治的机会,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梁启超无奈,只好再作冯妇。他宣称入阁是为了树立政党政治的模范,“宜引他党于轨道,不可摧残演成一党专制恶果”。
1706782555
1706782556 汤化龙对入阁同样毫无兴趣,尽管朝野频频催驾,他还是一推两搡。他的内心,依然抱着国会重开的一线希望。但深夜静思,盱衡大局,也不得不承认,目前要恢复旧国会,难于上青天,勉强行之,只能激起新的内乱。如果能重组新国会,亦不失为一个“斩截苦痛”的办法,经过“旁皇审虑,复博咨苦谈,皆以为舍是无他途,乃决赞成阁议”。
1706782557
1706782558 由此可见,革命党与研究系解决时局的办法,都是反对复辟和恢复约法,本来完全可以合作,但他们的路径,却迥然相异,甚至成了死对头,政治的现实令人慨叹。本届内阁没有经过国会通过,由总统直接任命总理,就法理而言,亦属非法。孙文宣称:“总理一职,既无同意,亦无副署,实为非法任命。”
1706782559
1706782560 梁启超、汤化龙等人的主张,受到南方舆论鸣鼓而攻之。一位民党众议员以康有为的名义,致书梁启超,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中华民国仅六年,生(梁)与汤化龙已两次行逆矣。民国二年之违法解散国会也,汤主谋,生主笔,怂恿项城(袁世凯)以宪法为名,驱逐议士,逮捕党人。”如今召集临时参议院、组织新国会,“中国自此破碎,宪法永无成期,内乱纠纷,流血千里”。面对汹汹物议,汤化龙内心万分纠结,对朋友喟然说:“冀假道以促新国会早成,为国家计久远,苟可消弭祸源,虽冒忌丛谤不惜。”
1706782561
1706782562 国会现场:1911-1928 [:1706781247]
1706782563 护法与违法
1706782564
1706782565 1917年6月10日,美国《纽约时报》上一篇文章写道:“旧制度的闸门已经关闭,军阀横行已成潮流。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军阀混战不断,社会陷入了以军事力量对抗宪政运动的落后与蒙昧之中。”这种可悲的情形,不仅出现于一时一地,而是大江南北概莫能外。
1706782566
1706782567 早在张勋入京复辟之前,孙文已打定主意,利用北方乱局,在南方另立政府,和中央分庭抗礼。这是自从他把总统位子让给了袁世凯之后,朝夕不忘的夙愿。尽管他认为革命可以打破任何条条框框,但他希望组织正式政府,自任总统,这就需要国会支持。因此,他向外界表示:“照目下情形,最美最易之法,厥为召集旧国会也。”
1706782568
1706782569 6、7月间,随着政治舞台的灯暗转场,孙文的布局谋篇,也在新一幕的舞台上,渐次铺开,脉络浮现:6月,孙文在上海与前护国军都司令岑春煊、前东三省筹边使章太炎、前国务总理唐绍仪、前海军总长程璧光等老“前”辈绾合起来,决意维护民国,声讨叛逆。6月10日,孙文与章太炎联名致电广东陈炯明,明确指示:“宜宣言拥护国会,不应宣言拥护总统。”同时,孙文派邹鲁在北京策动国会南迁,得到吴景濂、王正廷的支持,民党议员陆续离京南下,准备在广东、湖南或贵州等南方省份择地集中。
1706782570
1706782571 6月25日,广东督军陈炳焜、广西督军谭浩明联名通电:于国会未恢复以前,法律既失效用,即无责任可言,所有两广地方军民政务,暂由两省自主。孙文致电北京民党议员通讯处,呼吁两院议员南下,他义正词严地说:“暴力之下,已无国会行使职权之余地,亟应全体南下,自由集会,以存正气,以振国纪。”刘成禺到北京欢迎各位议员,汪精卫在上海设立议员招待所,迎来送往,安排车船。
1706782572
1706782573 在讨论南下护法的会上,海军提出护法的宗旨,乃拥护约法、拥护国会、拥护合法总统三项,既不能增,亦不能减。但孙文忽然提出要恢复“临时大总统”之称,其理由是当初他辞去总统,是以宣统皇帝退位为条件,如今宣统复辟,他当然恢复总统资格。此议一出,几乎遭到众口一词的反对,张耀曾挖苦说,这是“双复辟”。他们认为,目前只宜提“迎黎复职”,不宜再节外生枝。孙文退而求其次,主张在南方组织临时政府。
1706782574
1706782575 孙文、唐绍仪、程璧光都是广东香山人,乡音虽同,但各说各话。唐绍仪说,北方政府非合法政府,南方不能也成立非合法政府,最适当的办法是把合法的中央政府迁到上海,继续执行合法之职务。程璧光也说:“所谓维持国事者,为起兵讨贼,其他非所敢知也。”孙文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转而向支持护法的西南六省直接呼吁:“火速协商,建设临时政府,公推临时总统。”但没有一个省响应。7月6日,孙文、章太炎、伍廷芳、唐绍仪、廖仲恺、朱执信、陈炯明等人,联袂赴粤。
1706782576
1706782577 吴景濂在孙文走后到了上海,7月8日与海军代表、孙文代表碰头。海军因与孙文意见相左,对国会态度极为在意,一再追问:“海军所主张三事,为此次护法之根本条件,不能修改。是否吴议长之主张与中山先生相同?”
1706782578
1706782579 吴景濂说:“我的意思,以护法为主点,凡在法律范围内者,国会愿与诸公共同进行。不合法律者,则不敢为之。”海军还不放心,刨根问底:“但有强迫公以违法行动者,公能始终拒绝否?望公有以声明之。”海军担心国会被人一施压,就会临风摆柳,但吴景濂摆出松柏之姿,断然回答:“我为议会代表,只知守法,法以外不敢闻命,虽有强迫,决不服从。”海军这才在南下护法协约上签字。
1706782580
[ 上一页 ]  [ :1.7067825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