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91421
1706791422
五月一日,“约法会议”决议公布“约法”。
1706791423
1706791424
同日(五月一日),废止国务院官制,附设政事堂于公府,特任徐世昌为国务卿。
1706791425
1706791426
五月四日,政事堂成立,裁撤公府秘书长。
1706791427
1706791428
五月十日,章士钊《甲寅》杂志出版于东京。
1706791429
1706791430
同日(五月十日),胡汉民、居正《民国》杂志出版于东京。
1706791431
1706791432
五月十一日,孙文致书大隈首相,乞助民党倒袁,以开放全国市场酬之。
1706791433
1706791434
五月十七日,平政院条例颁布。
1706791435
1706791436
五月二十三日,颁布新官制。
1706791437
1706791438
甲寅官制为袁氏行政改革灵魂所系,其要有三:一曰“大部制”,废内阁,裁撤各部司局,简并国务员,直属公府。二曰“冻省置道”,改各省民政长(行政实官)为巡按使(中央特派员监察虚官),改观察使为道尹(实官)。略师汉制,刺史监察区虚置于上(十三州部),(四十八)郡国守相实任于下。行政、监察互制于下,免时君外重、尾大之忧。三曰“还军于国”,厚禄以养(各省及北洋)诸将以赎其兵,重参谋总部以划一军制,收权中央。保全蒋百里、重用蔡松坡、闲置段祺瑞皆其步骤。此制若成,民国将有一“迪亚斯式新权威主义”,国内和平及经济起飞(袁氏明确以迪亚斯为导师,如后之民党视凯末尔)。败局之成,诸将不受驭为内因,民党-日本联盟抵制为辅因,大战将兴,列强(以英为首)无力维系远东国际协调(即民国统一和平)为主因。
1706791439
1706791440
五月二十三日,公布《参政院组织法》。
1706791441
1706791442
虽以“甲寅约法”利于行政专制,袁氏意犹未足。尚欲以“参政院”偷换傀儡“立法院”,更下拿翁数筹。
1706791443
1706791444
五月二十五日,设“国史馆”,任王湘绮为馆长。
1706791445
1706791446
五月二十六日,“参政院”成立,“政治会议”解散。
1706791447
1706791448
任黎元洪为院长。黎氏托疾隐居,不问院事。
1706791449
1706791450
同日(五月二十六日),袁世凯特任周树模为平政院长。
1706791451
1706791452
五月三十日,孙文所委“讨袁军第一路司令”蒋中正沪上机关暴露,陈乔荫等被捕,蒋氏逃逸。
1706791453
1706791454
六月二日,确定诸道辖区。
1706791455
1706791456
六月四日,藏军逼昌都。
1706791457
1706791458
六月二十九日,袁世凯令“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职权。
1706791459
1706791460
六月三十日,袁世凯裁撤各省都督。
1706791461
1706791462
七月二日,英藏于西姆拉单独立约。
1706791463
1706791464
七月六日,西姆拉会议决裂。
1706791465
1706791466
七月二十八日,颁布文官官品。
1706791467
1706791468
八月三日,外交部以欧战兴,宣布中立。
1706791469
1706791470
八月六日,颁布《局外中立条例》。
[
上一页 ]
[ :1.7067914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