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792327
1706792328
同日(九月十日),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国务员提名:外交伍廷芳(不就,王正廷署理),内务孙洪伊(不就,居正署理),财政唐绍仪(不就,廖仲恺署理),交通胡汉民(未就,马君武署理),陆军张开儒,海军程璧光。
1706792329
1706792330
残余国会所生残余内阁,虚位过半,前景颇难乐观。
1706792331
1706792332
同日(九月十日),孙大元帅任命章炳麟为大元帅府秘书长,李烈钧为参谋总长,许崇智为参军长,方声涛为卫戍总司令,李福林为大元帅府亲军总司令。
1706792333
1706792334
九月十二日,孙大元帅任命陈炯明为军政府第一军总司令。
1706792335
1706792336
九月十五日,孙大元帅任命汪兆铭为大元帅府代理秘书长(章炳麟入滇说唐继尧赞助军政府)。
1706792337
1706792338
汪氏于革命创业维艰之际,独行烈德;于诸将击柱论功之日,飘然退隐;于领袖颠沛流离之时,轻身赴难。光武之同食麦饭,青吉斯之共饮浊水,亦不能有愈于此,其人品私德,实无可疑,无怪乎独受孙博士托孤寄命之重。
1706792339
1706792340
九月十七日,王永江出任奉天财政厅长。
1706792341
1706792342
王氏居关东循吏列传之首,其侍东藩,治绩常居通国之最,张全义之哺养梁唐,未足比美。东北堡垒之坚实,除地缘、外交优势外,人治之功,首当归美王氏。
1706792343
1706792344
九月十八日,孙大元帅咨询国会非常会议对德宣战事。
1706792345
1706792346
九月二十日,蒋中正以“对北军作战计划”上孙大元帅。
1706792347
1706792348
九月二十二日,广州国会非常会议承认对德宣战案。
1706792349
1706792350
以拒宣战引发宪法危机,受德款南下护法,而后变计承认北府对德宣战,而后以参战资格要求巴黎和会分割战利品,而后以反帝加诸协约国盟友,以卖国贼加诸北府谋臣。此中政治节操,实不足为华人争光。
1706792351
1706792352
九月二十六日,护法军政府布告对德宣战。
1706792353
1706792354
九月二十九日,北京政府颁布临时参议院召集令,重启立宪程序。
1706792355
1706792356
十月三日,孙大元帅通电反对北京临时参议院。
1706792357
1706792358
十月五日,协约国同意召开关税会议。
1706792359
1706792360
十月六日,北军败湘军于衡山。
1706792361
1706792362
十月十日,广州军事会议任命谭浩明为三省联军总司令,大举援湘。
1706792363
1706792364
同日(十月十日),孙大元帅要求广州商团筹集军费。
1706792365
1706792366
此类要求连绵不绝,为联省自治、陈炯明兵变、商团事件主因,中国布尔乔亚所以不致覆亡,端赖上海租界,可以抗拒梁士诒“中交两行止兑令”以来南北政府各项勒索。蒋中正以革命外交削弱西人权力,其利即在可以用革命军、地下党工、青帮合击,绑票勒索商民以养党军政。抗战胜利、条约体系终结、敌产没收,不待红日普照,中国布尔乔亚已入末路,其兴也列强,其亡也列强,哺育民族主义而以民族主义自戕,生而有历史悲剧角色之宿命。
1706792367
1706792368
十月十六日,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通电反对北京临时参议院。
1706792369
1706792370
十月十九日,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参议院选举林森为参议院议长(代王家襄)。
1706792371
1706792372
十月二十四日,北京政府外交部抗议日本于青岛任命民政官员。
1706792373
1706792374
十月三十日,京师高等审判厅驳回前财政总长陈锦涛上诉,维持原判(有期徒刑终生不得任官)。
1706792375
1706792376
十一月一日,孙大元帅任命蒋中正、张群为大元帅府参军。
[
上一页 ]
[ :1.7067923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