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797249e+09
1706797249 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临死之前,向朝廷举荐袁世凯接替其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很多德高望重的重臣如刘坤一等也都举荐袁世凯,西方列强也要求袁世凯出任此职。在众望所归下,朝廷在李鸿章逝世当天,任命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见当时袁世凯的能力、功绩以及德行得到了清廷上下的一致认可。
1706797250
1706797251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说袁世凯是举国上下最受欢迎的人毫不为过。一、他带过一支最好的军队,在军队中威望颇高;二、革命党主张驱除鞑虏,袁世凯逼清帝退位,使中国第一次兵不血刃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于革命有功;三、他是官僚队伍中的改革派,受到了各省咨议局议员的欢迎;四、和清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满清的遗老遗少们指望着他常权从而得到退位优厚待遇;五、能维护中国的稳定,保护各国的在华利益,西方列强的不二人选;六、厉行新政的实干家;七、曾因是汉人被清政府罢免,受到过不公正对待;八、人缘好,人脉广,军政班底雄厚;九、不极端,不保守,各方都能接受。
1706797252
1706797253 基于以上原因,甚至是黄兴等革命党人也属意于让袁世凯当民国总统。孙中山虽然看不惯这个旧官僚,但苦于手中无钱无兵,迫于无奈,只好迁就让位。
1706797254
1706797255 袁世凯年轻时曾参与入朝平叛,维护了清王朝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并自那时起与日本展开了全面对抗。回国后至辛亥革命前,袁世凯放弃了以日为师的旧主张,采取联英、美以制日、俄的对策。在他当上民国总统之后,还挫败过俄国策动外蒙独立的阴谋。
1706797256
1706797257 可以说,袁世凯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努力,并不逊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后世之所以说袁世凯卖国,主要是因为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706797258
1706797259 当时的中国从帝制迈入共和,在亚洲众多国家中第一个建立共和体制。但清王朝晚期的腐败、没落,已使国力尽衰。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但国力仍然贫弱。“二十一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不是条约,而是日本为窃取在华利益而向中国政府提出的无理要求。
1706797260
1706797261 纵观“二十一条”签订的整个过程,袁世凯作为一国元首在“弱国无外交”的环境下据理力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他曾对时任政治顾问的英国人莫理循说:“绝不同意那些条款,即使日军打到新华门,也不同意。”袁世凯指示下属在谈判中采用“拖”字诀与日本周旋,同时把消息透露给英、美等国,以引起国际干涉。当时中国积弱动荡,面对强横的日本,谈判是很困难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袁世凯签署了《中日关于山东问题条约》和《中日关于南满及东蒙古问题条约》,这两个条约共十一条,不包含出卖主权的条款,勉强达到了中国利益最大化。
1706797262
1706797263 在签约后,袁世凯先于国人将签约日(5月9日)定为“国耻日”,并誓言“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足见其卧薪尝胆的决心。
1706797264
1706797265 事实上,由于国人的强烈反对,袁世凯政府事后声明这些条约是被迫签订的,当时及以后历届中国政府始终没有予以承认。所以这些条约实际上从未生效过,也不具备国际法的法律效力。因此,在日方的档案中,这是一场失败的交涉,日本外务大臣因此辞职。
1706797266
1706797267 袁世凯一生痛恨日本,执政期间骂日本人最多,曾经多次当众痛斥日本使者,他的自挽联这样写道:“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由此看来,说袁世凯亲日卖国应该是被过分夸大了。
1706797268
1706797269 北洋大时代:以细节还原历史,让历史照亮未来 [:1706796044]
1706797270 民国没有他真不行了——帝国骄雄袁世凯的价值
1706797271
170679727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现在我们过春节与一个所谓的“卖国贼”有关,100年前正是他力排众议,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发布法令全国放假。
1706797273
1706797274 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奠基者,建立了中国第一支现代化陆军及一大批军事院校;
1706797275
1706797276 他是中国警察制度的缔造者,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
1706797277
1706797278 他兴办新式学堂,创办山东大学,最终于1906年水到渠成,与张之洞联名奏请清廷废除了科举制;
1706797279
1706797280 他兴建科技、路矿及各种现代化企业;
1706797281
1706797282 他成功说服西太后批准立宪计划,派遣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设各省咨议局,推动地方自治;创办或改革邮传、无线电报、招商轮船局、新式币制……
1706797283
1706797284 他就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人物—袁世凯。
1706797285
1706797286 没有一个晚清官吏能在同样短暂的时间内,比袁世凯取得更多的改革成就。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袁世凯几乎参与了大清帝国末年在制度上进行的所有改革举措。
1706797287
1706797288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历史上对曹操的这个评价,似乎也适合转予袁世凯。评价这样一位充满争议性的人物并不容易。早在“文革”时期,陈伯达就已将“窃国大盗”、“卖国贼”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袁世凯头上。然而,当我们以审慎的态度回望那段历史,站在历史的高处回顾百年前袁世凯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无法抹杀的,他是中国近现代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1706797289
1706797290 一、他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功臣之一。
1706797291
1706797292 辛亥革命前,袁世凯为支持立宪在各省设立咨议局,为革命后的政体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1706797293
1706797294 武昌起义后十几个省纷纷宣布独立,形势看似一片大好。但当时革命派内部成员构成很复杂,许多旧官僚和立宪党人也混迹其中,各持观望态度,争权夺利。同时,清政府仍旧控制着中心地区,革命派的军事实力还无法与北洋军队抗衡。
1706797295
1706797296 在这个关键时刻,袁世凯促成南北和谈,清廷退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改朝换代,避免了大量的伤亡损失,实现了国人梦寐以求的共和体制。时人对此举的评价很高,孙中山曾公开称隆裕太后为“女中尧舜”,对袁世凯也是极加赞誉。
1706797297
1706797298 所以说,辛亥革命中终结满清王朝的主要功劳应当记在袁世凯头上。
[ 上一页 ]  [ :1.7067972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