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10225e+09
1706810225 (三)《民报》以政府恶劣,故望国民之革命;《新民丛报》以国民恶劣,故望政府以专制。
1706810226
1706810227 (四)《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故鼓吹教育与革命,以求达其目的;《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不知如何方副其希望。
1706810228
1706810229 (五)《民报》主张政治革命,同时主张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主张政府开明专制,同时主张政治革命。
1706810230
1706810231 (六)《民报》以为国民革命自颠覆专制而观则为政治革命,自驱除异族而观则为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以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不能相容。
1706810232
1706810233 (七)《民报》以为政治革命必须实力;《新民丛报》以为政治革命只须要求。
1706810234
1706810235 (八)《民报》以为革命事业专主实力,不取要求;《新民丛报》以为要求不遂,继以惩警。
1706810236
1706810237 (九)《新民丛报》以为惩警之法在不纳租税与暗杀;《民报》以为不纳租税与暗杀不过革命实力之一端,革命须有全副事业。
1706810238
1706810239 (十)《新民丛报》诋毁革命,而鼓吹虚无党;《民报》以为凡虚无党皆以革命为宗旨,非仅以刺客为唯一欲办事。
1706810240
1706810241 (十一)《民报》以为革命所以求共和;《新民丛报》以为革命反以得专制。
1706810242
1706810243 (十二)《民报》鉴于世界前途,知社会问题必须解放,故提倡社会主义;《新民丛报》以为社会主义不过煽动乞丐流民之具。
1706810244
1706810245 以上十二条皆辩论之纲领。《民报》第四号刻日出版,其中数条皆已解决。五号以下,接连辟驳。请我国民平心公决之。
1706810246
1706810247 在这个纲领中,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1706810248
1706810249 1.《民报》从探讨中国如何才能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角度出发,认为《新民丛报》主张的种种,其结果足以“立亡中国”。
1706810250
1706810251 2.一开始就鲜明地划清阵线。《民报》认为自己站在“国民”一边;而《新民丛报》站在“政府”一边。《民报》把希望寄托在“国民”方面,所以主张共和,主张“民权立宪”;《新民丛报》把希望寄托在“政府”方面,所以主张“专制”,主张“开明专制”。《民报》认为“政府恶劣”,所以“望国民之革命”;《新民丛报》认为“国民恶劣”,所以“望政府以专制”。
1706810252
1706810253 3.论战的范围广泛,全面地涉及民族、民权、民生这三大问题。
1706810254
1706810255 4.《民报》认为革命事业一定要依靠“实力”,不取“要求”,这样才能达到“颠覆专制”和“驱除异族”的目的,也就是要进一步论证运用暴力进行武装革命的必要性,反对改良派提倡的请愿立宪的方式。
1706810256
1706810257 这个纲领,大体上定下了《民报》在这场大论战中的基调。
1706810258
1706810259 实际上,在这以前,《民报》对改良派“立宪”论的批判早就开始了。
1706810260
1706810261 《民报》第一号上《民族的国民》中就认为,许多人所以接受立宪论是由于政治上的幼稚,而“种此祸者谁乎?吾不能不痛恨康有为、梁启超之妖言惑众也”。同期所载胡汉民的一篇演说,也指名痛斥康有为、梁启超“没有宗旨,唯利是视”,“支离反复,自生矛盾”。并且说道:“康、梁的罪恶真是上通于天,说起来要令人发指眦裂的。”
1706810262
1706810263 《民报》第二号上,寄生在《论支那立宪必先革命》一文中指出:“方今不欲革命而主立宪论者”的论点有二:“曰怵杀人流血之惨也。曰俱列强之干预也。”
1706810264
1706810265 《民报》对改良派“立宪”论展开的批判,可以说是吹响了那场大论战的号角。
1706810266
1706810267 1906年初,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先后发表《开明专制论》和《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两篇长文,并把两文合刊为《中国存亡之大问题》的小册子,展开全面的反驳。这样,革命派和改良派双方都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一场大论战已经箭在弦上,无法避免。
1706810268
1706810269 梁启超这两篇长文中的中心论点,扼要地说,就是认为中国国民程度太低,还不具备共和国民的资格。因此,必须强调“秩序”的问题,一切只能有“秩序”地进行。如果发生革命,就会破坏秩序,导致内乱。其最后结局,要是在过去的中国或其他国家,仍会导致专制;而在今天的中国,必然会招致列强的瓜分,而中国将会因之灭亡。他特别痛恨《民报》提出的土地国有说,认为这必将造成下层群众蜂起,天下大乱,而使中国陷入“亿劫不可复”的境地。
1706810270
1706810271 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由于长期处在专制政体的卵翼下,既没有自治的习惯,又不懂得团体的公益,只知各营其私。这样的公民,连立刻实行立宪的资格还不具备,更谈不上做共和国民。他在稍后答复《民报》的驳论时仍明确地指出:
1706810272
1706810273 本报论文最主要之点曰:今日之中国万不能行共和立宪制。而所以下此断语者,曰:未有共和国民之资格。
1706810274
[ 上一页 ]  [ :1.7068102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