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68921e+09
1706868921
1706868922 [5] 曾国藩:《题李伯相家庙》,《曾国藩全集》,第14卷,第104页。
1706868923
1706868924 [6] 李鸿章:《入都》,《李鸿章全集》,第37册,第69—70页。
1706868925
1706868926 [7] 李鸿章:《禀母》,翁飞、董丛林编著:《李鸿章家书》,1996年,第2页。
1706868927
1706868928 [8] 俞樾:《春在堂楹联录存》,卷1,第4页。
1706868929
1706868930 [9] 《翁同龢日记》,光绪八年三月十六日,第3册,第1653页。
1706868931
1706868932 [10] 《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八年三月十八日,《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8册,第79页。
1706868933
1706868934
1706868935
1706868936
1706868937 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续编 [:1706867874]
1706868938 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续编 老来失计亲豺虎李鸿章访俄的若干细节再现
1706868939
1706868940 他像我一样,年轻时交上好运,就此扶摇直上,位极人臣。其实我再说一遍,他像我一样,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且是因为身居高位使他声名显赫而已。当他接待外国人时仿佛应付裕如,但揭去他的这张皮,他还是中国佬,同其他官僚同样是无能之辈。
1706868941
1706868942 ——赫德
1706868943
1706868944
1706868945
1706868946 出门去俄罗斯旅行那天,我往包里塞进薄薄的《李鸿章历聘欧美记》。这本书,是二十多年前颇为流行的“走向世界丛书”中的一册,书价为人民币一个大元。原书由美国传教士、《万国公报》主编林乐知(Young John Aiien)和中国人蔡尔康运用当时西文报纸资料编译,出版于1899年。
1706868947
1706868948 飞机在欧亚大陆的上空向西呼啸飞行,我在机舱的阅读灯下,翻阅着泛黄的陈年故事: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派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为特使,前往祝贺,然后顺访德、荷、比、法、英、美诸国。
1706868949
1706868950
1706868951
1706868952
1706868953 1896年5月,莫斯科举行盛大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礼
1706868954
1706868955 我意外地发现,李鸿章是4月27日到达俄国的,我恰好也是在同一天踏上俄罗斯的土地。这个巧合,使我能够感受110年前后大致相同的和煦晚风。4月下旬,中国大部分地区早已春色烂漫,涅瓦河则刚刚开冻,河水载着浮冰,缓缓地流向芬兰湾。树枝没有发芽,草地也没有绿意,空气有几许清冷。圣彼得堡是一座凝聚住昔日时空的城市,古建筑保存得很好,市中心完全没有新盖的楼房,更不消说闪闪发亮的玻璃幕墙。除了满街的汽车,间或的麦当劳和赌场店招,我想我和李中堂所见之最大区别,是他曾经进出的皇宫行宫,现在都成为博物馆了;而教堂——那些穹隆顶的、洋葱头顶的和哥特式尖顶的漂亮建筑,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激烈变革的风风雨雨之后,如今依然是东正教的教堂。
1706868956
1706868957
1706868958
1706868959 书上说,5月4日,“俄皇俄后在柴丝壳粞卵行宫延见李傅相,待以殊礼”。我自然也慕名去了“柴丝壳粞卵行宫”。Tsarskoe Selo,现在通译“皇村”,也叫普希金城,因为诗人当年曾在这里的中学读书。其主体建筑,为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宫。俄国宫殿与欧洲宫殿相比,其实大多数不是巍峨的石结构,而是用砖块砌起来的,连墙上装饰的石柱,亦是假柱。通过繁复的石膏窗花和雕塑,以及浅蓝、粉绿、鹅黄等等靓丽涂料与白色相间粉刷的外墙,使得造价不太高昂的立面,能够在俄罗斯寒夜绵长的冬季里,凸显着巴洛克式的绚烂和欲望。而宫内,则不惜一切财力和资源,显摆出优雅的大理石廊柱、金碧辉煌的天庭、水晶璀璨的枝形吊灯,气氛华丽庄重。尤其是著名的琥珀厅,完全用珍稀的琥珀装饰。雕刻精细的琥珀图案,颜色从奶黄到深红,整堵墙壁美不胜收,让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珠宝箱内。我揣想,这种场面,李鸿章此前肯定没有见识过。
1706868960
1706868961 除了去日本马关议和,此为李鸿章生平第二次出国访问,也是首次参加欧洲王室的外交活动。他乘坐沙皇御厩的五马驾金朝车进入行宫,“主客大臣导就旁室,小憩片刻,傅相改穿公服,徐诣小殿,参见俄皇。皇降座亲迎,情文优异。傅相恭呈御书,并呈各种礼物,致词晋颂。俄皇谢而后受,即制词以答颂。既而互谈各事,欢洽逾恒。良久,傅相始兴辞而退。”[1]李鸿章本人也记录了彼此谈话的片段:“俄主谓远来辛苦,慰劳周至。询及马关伤痕是否作痛,仍忆李经方前奉旨赴神户慰问,射钩之耻可知。”[2]最后一句话,是指1891年5月11日,时为皇太子的尼古拉访问日本,遭到刺客津田三藏袭击,被刀砍伤头部,同月18日,清政府驻日公使李经方赶往停泊在神户的俄国军舰,慰问尼古拉的旧事。访日遇袭,是尼古拉与李鸿章共同的经历和话题。
1706868962
1706868963 李鸿章代表光绪帝向尼古拉二世赠送的礼物是:
1706868964
1706868965 头等第一双龙金宝星(清廷颁发给外国王室的最高级别勋章)一座,
1706868966
1706868967 巧制大烛奴一对,
1706868968
1706868969 白璧一双,
1706868970
[ 上一页 ]  [ :1.7068689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