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69537e+09
1706869537 [19] 李鸿章:《复郭筠仙星使》,光绪四年正月二十六日,《李鸿章全集》,第32册,第232—233页。
1706869538
1706869539 [20] 李鸿章:《复丁雨生中丞》,光绪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全集》,第32册,第9页。
1706869540
1706869541 [21] 李鸿章:《复丁雨生中丞》,光绪三年六月初六日,《李鸿章全集》,第32册,第78页。
1706869542
1706869543 [22] 中国使团乘火车时间,见《郭嵩焘日记》,第3册,第97页。刘锡鸿:《英轺私记》,第48页。张德彝:《随使英俄记》,第308—309页。
1706869544
1706869545 [23] 《曾纪泽日记》,光绪五年四月初十日,中册,第880页。
1706869546
1706869547 [24] 《涧于日记》,庚辰下,第4页。
1706869548
1706869549 [25] 李鸿章:《刘铭传力疾赴京片》,光绪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李鸿章全集》,第9册,第225—226页。
1706869550
1706869551 [26] 刘铭传:《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光绪六年十一月初二日,《刘铭传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第43—46页。
1706869552
1706869553 [27] 《桐城吴先生日记》(上),第322页。又,该奏亦以代稿的名义,收入《沧趣楼诗文集》下册,第785—787页。
1706869554
1706869555 [28] 张佩纶:《致李肃毅师相》,光绪六年十一月初九日,《涧于集·书牍》,卷1,第50页。
1706869556
1706869557 [29] 张佩纶:《致李肃毅师相》,光绪六年十一月十七日,《涧于集·书牍》,卷1,第52—53页。
1706869558
1706869559 [30] 李鸿章:《复佩纶》,光绪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李鸿章全集》,第32册,第638页。
1706869560
1706869561 [31] 张家骧:《未可轻议开造铁路折》,光绪六年十一月廿一日,《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1册,第88—89页。
1706869562
1706869563 [32] 张佩纶:《复李肃毅师相》,光绪六年十一月廿五日,《涧于集·书牍》,卷1,第54页。
1706869564
1706869565 [33] 张佩纶:《致李鸿章》,光绪六年十一月廿六日,《李鸿章张佩纶函札》,上海图书馆藏。
1706869566
1706869567 [34] 李鸿章:《妥议铁路事宜折》,光绪六年十二年初一日,《李鸿章全集》,第9册,第254—257页。
1706869568
1706869569 [35] 李鸿章:《议复张家骧争止铁路片》,光绪六年十二年初一日,《李鸿章全集》,第9册,第258页。
1706869570
1706869571 [36] 薛福辰代拟,见《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薛福成选集》,第135—143页。薛福辰阅读马建忠《铁路论》,见《薛福成日记》,光绪六年十一月十七、廿五、廿八日记载,上册,第340—342页。
1706869572
1706869573 [37] 李鸿章:《致张佩纶》,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五日,《李鸿章全集》,第32册,第641页。
1706869574
1706869575 [38] 《光绪六年十二月十八日降调顺天府府丞王家璧奏》,《洋务运动》,第6册,第140页。
1706869576
1706869577 [39] 《翁同龢日记》,光绪六年十二月廿二、廿三日,第3册,第1535页。
1706869578
1706869579 [40] 李鸿章:《复四川王山长壬秋闿运》,光绪六年十二月廿二日,《李鸿章全集》,第32册,第646页。
1706869580
1706869581 [41] 李鸿章:《复醇亲王论铁路》,光绪七年正月初十日,《李鸿章全集》,第33册,第4页。
1706869582
1706869583 [42] 《光绪七年正月初十日翰林院侍读周德润奏》,《洋务运动》,第6册,第152—153页。
1706869584
1706869585 [43] 翁万戈编:《翁同龢日记》,光绪七年正月初六日,第4卷,第1577页。
1706869586
[ 上一页 ]  [ :1.7068695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