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75282
1706875283
(5) 《洋务运动》(五),第11页;《洋务运动》(二),第130页;《洋务运动》(四),第481页。
1706875284
1706875285
(6) 《海防档·机器局》,第14页。转引自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第49页,台北中研院近史所版。
1706875286
1706875287
(7) 《校邠庐抗议》,第50页。
1706875288
1706875289
(8) 参见许涤新等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第346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据作者原注,因资料不全,两个数字皆偏小。)
1706875290
1706875291
(9) 盛宣怀:《愚斋存稿》卷七,页25。
1706875292
1706875293
(10)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53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
1706875294
1706875295
(11) 《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九,《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第324页。
1706875296
1706875297
(12) 《曾国藩全集·奏稿》(十),第6092页。
1706875298
1706875299
(13) 《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79—280页。
1706875300
1706875301
(14) 《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79页。
1706875302
1706875303
(15) 《曾国藩全集·奏稿》(九),第5607—5608页。当日“酌济淮军”,大半用于造枪造炮,是另一成实际上仍归江南制造局支配。
1706875304
1706875305
(16)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13页。
1706875306
1706875307
(17)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18页。
1706875308
1706875309
(18)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11页。这里所列数字,洋税之外还包括专款。而其中主要部分应是出自洋税。
1706875310
1706875311
(19) 《总署收南洋大臣何璟文,附江南制造局禀》,《海防档》丙《机器局》第1册,第101页;《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七十七,《上海机器局请奖折》;《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93、292页;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798页,岳麓书社1985年。
1706875312
1706875313
(20) 《曾国藩全集·奏稿》(九),第5607页;《曾国藩全集·书信》(七),第5464页。
1706875314
1706875315
(21) 《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42页。此船初名“恬吉”后改“惠吉”。
1706875316
1706875317
(22)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86页。除上列八艘轮船外,当日沪局所造还有七艘“小型船只”。
1706875318
1706875319
(23) 《左宗棠全集》第十二册,第10563页,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
1706875320
1706875321
(24)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80、380页;《海防档》乙《福州船厂》第1册,第59页。
1706875322
1706875323
(25)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89、395—397页,第389、399、417页;转引自[美]庞百腾著、陈绛译:《沈葆祯评传》第2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706875324
1706875325
(26)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387页。
1706875326
1706875327
(27) 《沈葆祯评传》,第281页。
1706875328
1706875329
(28)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418页。
1706875330
1706875331
(29)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465页。
[
上一页 ]
[ :1.7068752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