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879541
1706879542
高宗皇帝也开始了频频动作,借此平衡各派势力。首先是封李勣为司空,让他与长孙无忌同为三公之尊。得到这一头衔的人,大唐开国以来也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这是一个明白的信号,李勣将是他最后一张牌,一张决定胜负的牌。可惜长孙无忌被权势冲昏了头脑,并没有察觉到这微妙的变化。
1706879543
1706879544
高宗皇帝认为,自己这个皇帝活得如此憋屈,都是拜长孙无忌所赐。从他十五岁被立为太子开始,就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中。先是处于父皇严厉而挑剔的目光之下,好不容易熬出头当上皇帝,却又时时刻刻处于以舅父为首的顾命大臣的监督之下。虽身为帝王,却身受重缚,动辄为人所制,既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处理朝政,也不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成为皇后。人生至此,实属无味。
1706879545
1706879546
从此,高宗试图加强对朝政的控制,以打击长孙无忌一党。永徽五年七月二十五日,高宗对五品以上官员说:“以前我经常看见你们在先帝身边议论朝政,有的当面陈情,有的退朝后上书奏事,连日不断。那时候你们有那么多事要上奏,难道现在无事可奏了吗?你们为什么都不上书言事呢?”
1706879547
1706879548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听出其中暗含的玄机。那些长期在长孙无忌的权威下战战兢兢的大臣们,这么多年都没有看到皇帝有所作为。他们看见的朝堂是长孙无忌的朝堂,顺者高官显位,逆者位卑言轻,搞不好就会被诛杀。如此一来,谁还敢越过长孙无忌而与皇帝直接议论国政呢?
1706879549
1706879550
高宗见这样做没有任何效果,就换了另外一种方式。永徽六年(655年)五月,高宗皇帝不动声色地把宫廷禁军将领程知节(程咬金)改任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命他率兵讨伐西突厥。程知节此时已经六十九岁高龄,本不应该率军远征。但他是长孙无忌的铁杆亲信,高宗这样安排,目的就是解除他对禁军的控制权,以便自己能够安心地和长孙无忌过招。
1706879551
1706879552
程知节走后,李治依然无法插手朝政。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将皇后的废立作为突破口,以此打破已然形成的权力结构,瓦解长孙集团的势力。
1706879553
1706879554
如果废后之事得以实现,朝臣们就会明白这个朝堂还是高宗一个人的世界,人心才能归拢。武则天此时和皇帝的利益完全一致,也穷尽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帮助高宗对抗长孙无忌等人,调走程知节就是武则天提出的建议。
1706879555
1706879556
刚刚过去的一年,武则天身上发生了太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她利用小公主的意外打击了王皇后,伤人一千自损八百,这种超越人类极限的对战方式,对武则天的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
1706879557
1706879558
为了安慰表面失魂落魄的武则天,高宗又宣布武则天的直系亲属可以出入宫禁,使她能得到家庭之乐,这使武则天很感动。多年不见的母亲杨氏和姐姐坐着宫车进入后宫,母女、姐妹相见,悲喜交集。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虽然已年近四十,孀居经年,但姿容未衰,别有一番风情。她的女儿正值豆蔻年华,举止柔媚,含苞待放。不久之后,母女二人双双成了高宗皇帝枕畔的娇娃。
1706879559
1706879560
武则天以极其冷静的态度接受了高宗与姐姐之间的关系,她的冷静与沉默反而赢得了李治的尊重与同情,他甚至有些内疚。这个默默忍耐的女人,忍了天下最难忍之事:亲生女儿被杀这种世间最痛苦的不幸,也没有让她疯狂;而她的丈夫又在她最苦痛的时期,和她的姐姐纠缠在了一起。
1706879561
1706879562
高宗皇帝将这种负疚之情、丧女之痛全部发泄在了王皇后身上,他又坚定了他的废后之心。
1706879563
1706879564
与此同时,幽禁之中的王皇后正在后宫度日如年,在母亲柳氏的唆使下,想借用鬼神之力,来完成人力所不能及的逆转。巫术、巫蛊、鬼邪之道,统称为厌胜之法,具体的操作手法就是用桐木制成人形,然后由施法者在上面刻上对方的名字或星宿,然后在胸部、头部、脚部打进钉子,施法者口中念念有词。委托施法者相信,过不了多久,对方便会被鬼神摄魂夺魄而死。朝廷严禁厌胜之法,尤其宫中更是大忌,这等同于谋反罪。只要发现有人使用巫术,所有参与人员及其亲属不是死罪就是流放。
1706879565
1706879566
到了这一年的九月,一则颇为可疑的传闻“皇后和魏国夫人柳氏沉迷于巫术”在宫中悄悄播散,经由武则天上达高宗。
1706879567
1706879568
一场突击搜索,有人在王皇后的床铺底下发现了一只桐木人,这个桐木人的形状酷似高宗,它的身上钉满了铁刺。看起来,这个妖魅的妇人正用一种奇异的巫术加害圣上。高宗联想到自己近来四肢疼痛,时常恶心,国内灾祸不断,边疆诸战连连败北,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
1706879569
1706879570
桐木人是皇帝的可能性不大,皇后和柳氏母女没有必要将死亡的诅咒指向高宗,她们施行某种巫术的对象只能是武则天。自从稀里糊涂地被视为杀死小公主的凶手后,王皇后的忧闷可想而知,无法自证清白,只能任由武则天的枕边风吹得高宗皇帝深信不疑。
1706879571
1706879572
曾经骄傲、冲动而又固执的王皇后只能整天以泪洗面,哀叹命运不济,人心难测。而她的母亲柳氏既心疼女儿,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就这样消沉下去。母女二人陷入有冤无处申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只能将最后的希望系于超越自然的神秘力量,以期扭转败局。
1706879573
1706879574
高宗将长孙无忌再次召入太极宫,向他表达了自己废后的想法:王皇后嫉悍凶险,不堪母仪天下;而武则天贤淑明达,可取而代之!
1706879575
1706879576
长孙无忌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始终没有开口说话。在高宗情绪激动的时刻,沉默不语是他用来对抗圣意最有效的选择。而这一次,废除王皇后这一想法已经成为植根皇帝心底的信念。
1706879577
1706879578
李治以厌胜为罪,禁止柳氏进入皇宫;七月,他又将王皇后的舅舅柳奭降职为离京遥远的荣州刺史。在一手打压王皇后的同时,他又一手力挺武则天。在暂时无法将武则天册立为皇后的情况下,就在修改制度上做文章,他想在贵妃之上设一个宸妃的称号来册封武则天。
1706879579
1706879580
“宸”,为北极星之所在,后引申为帝王之所居,乃至帝王本身。以“宸”为特设封号,彰显其地位的尊贵与超然,隐隐有傲视群伦之意。这是一个折中方案,唐高宗认为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不料他刚说出自己的想法,就遭到了中书、门下两省宰相的强烈反对。刚被提拔的中书令来济、门下省侍中韩瑗,先后上表以不合制度为由谏止,“妃嫔有数,今立别号,不可”。
1706879581
1706879582
在这次行动中,长孙无忌并没有亲自出面,甚至褚遂良都没有露面,而是授意韩瑗和来济出面谏阻。他们已经从皇帝调走程知节的事件中看出了事态发展的走向。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时候不适合直接出面,那样只会激化矛盾。更何况这次所议的又不是皇后的废立,他们出面也显得目标太大。
1706879583
1706879584
尽管两位权力大佬躲在幕后,可他们还是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逼人态势。
1706879585
1706879586
韩瑗和来济都是王皇后舅父柳奭罢中书令后新提拔起来的,韩瑗与长孙无忌有姻亲之谊。来济是个性格略显耿直的人,此番进谏,应该是出于对大唐礼仪制度的维护。既然有重臣施压,封妃原本也不是武则天的终极目标,她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做过多纠缠,所以进号宸妃一事,也就不了了之。“宸妃事件”只是一颗试探性的石子,反馈回来的信息正如她所料。
1706879587
1706879588
武则天觉得,自己在后宫世界孤军奋战的状态要尽快结束,只有将朝臣间那些反长孙无忌势力集结起来,形成抱团势力才行。前方虽然阻力很大,但是也有未知的希望等候。
1706879589
1706879590
有人反对,就会有人站出来力挺。就连那些拥有芝麻大的权力的小小的基层官员,都会有人投其所好,更何况是堂堂的一国之君?那些受到长孙集团打压排挤、无法得到重用的官员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希望通过废后,在帝国的权力系统来一次大清洗,让他们能够在这场权力的轮盘赌中赢一把。
[
上一页 ]
[ :1.7068795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