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10765e+09
1706910765
1706910766 出发前,杨镐还嫌不够恶心,派亲信二人到刘 军中督阵,恶狠狠地宣称,“刘若逗留,则当总领东路马军”,准备随时剥夺刘 的兵权。
1706910767
1706910768
1706910769 刘 知道杨镐摆明了要整自己,却不争辩,他在四川任职多年,手下有数万骁勇生猛的川军悍旅,他向杨镐请求,“若得两三万川军,俺可以独挡奴酋!”想等自己的川军集结再行出兵,遭到了杨镐的断然拒绝。
1706910770
1706910771
1706910772 所以,发兵时,年近花甲、两鬓斑白的刘 不无遗憾地对朝鲜元帅姜弘立说: “杨爷与俺目前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恩,当以死相许!而二子时未食禄,故留置宽奠矣。”(《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语气中充满了伤感、悲壮和落寞,令人动容流涕。
1706910773
1706910774
1706910775 几乎就在刘 出军的同时,远在京师的万历突然对这场战役显示出了无比的忧愁和担心。他给兵部下了一道诏令,说:“朕见连日以来风霾异常,日光昼晦,不由得心悸惕然,现在正是辽东进兵之际,天现此不祥之象,边事堪忧,兵部速差人传与东征将士,务必同心协力,奋勇杀贼,他日回朝奏功,朝廷一定不会吝惜。目前风雪并作,严寒未消,诸将士暴露行间,深可悯念,请经略与抚按官在军饷之外另加奖金,以激励军心,早日灭虏。”(《明神宗实录》)
1706910776
1706910777
1706910778
1706910779 话说回来,刘 军的任务是配合杜松军佯攻,而努尔哈赤也判断出了主力是杜松军,因此只派了五百精骑来阻挠刘 军。
1706910780
1706910781
1706910782 这样,刘 军自宽甸出塞,过晾马佃,连克牛寨毛、马家寨,深入到榛子头,并没遇上后金一兵一卒,一直到了董鄂路,才与努尔哈赤发来的五百骑兵狭路相逢。
1706910783
1706910784
1706910785 刘 一军装备虽然简陋,但要对付这样的五百人,还是易如反掌的。
1706910786
1706910787 一番厮杀下来,很快就料理了这支八旗骑兵。
1706910788
1706910789
1706910790 三月二日午后,大雪初霁,天气放晴,但仍然十分寒冷,刘 率领的明军多为步兵,主要来自川、湖、浙、福等省,不能适应辽东严酷的气候条件,加上孤军深入,粮草也渐渐不能及时供给,行军异常缓慢,好不容易渡过了浑河,前面就是努尔哈赤在深河沿线由牛禄额真托宝、厄里纳、厄黑乙布防的托宝大营。
1706910791
1706910792
1706910793 刘 误以为这是努尔哈赤的主力,挥军猛扑。川兵和浙兵极其凶悍,很快就将托宝防线冲垮,击溃后金兵将两千余人,厄里纳、厄黑乙二人战死,大贝勒代善的马腿被刘铤砍断,坠马逃脱。
1706910794
1706910795 首战,战果还算辉煌。
1706910796
1706910797
1706910798
1706910799 然而,刘 大感失望,因为,仅仅两千多人,就证明这不是后金的主力!事实上,这个时候,后金的主力正与左翼北路马林明军进行酣战。当然,刘 一无所知。他继续孤军深入。
1706910800
1706910801 因为行动缓慢,所带的粮草已经用完,“三军不食,今已屡日”(《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
1706910802
1706910803
1706910804 三月三日,刘 军进至距赫图阿拉约七十里的阿布达里冈(今辽宁省新宾县榆树乡嘎巴赛村南十里,与桓仁县交界处)。
1706910805
1706910806 这时,努尔哈赤已经从尚间崖撤回,在阿布达里冈布下伏击圈。
1706910807
1706910808
1706910809
1706910810
1706910811 三月四日,努尔哈赤为了让刘 走入自己的伏击圈,又耍了一个阴招。他用降顺汉人装扮成杜松军卒,拿着杜松的令箭去诓刘 。该令箭是杨镐授给杜松专门用“以驱策偏裨者”的,努尔哈赤并不知。那人气喘吁吁跑来跟刘 说:“杜大帅托将军的福,幸抵敌城,深入敌疆,担心进攻缺少后援,特地让我来请将军前往会师夹攻。”
1706910812
1706910813
1706910814
[ 上一页 ]  [ :1.7069107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