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10865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的全过程:五天之间,明军三路覆没,一路败退,共阵亡军官三百一十余人,阵亡士卒四万五千八百余人,损失骡马二万八千六百余匹,遗弃的军用物资堆积如山。
1706910866
1706910867
在这场决定命运的生死之战中,努尔哈赤凭借着对当地地形的了如指掌和对寒冷恶劣气候的适应,充分发挥了大骑兵兵团转移快速,攻击迅捷特点,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分头击破了各部明军,取得了大战的胜利。
1706910868
1706910869
而对明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失败,更是一场完败,所谓“覆军杀将,千古无此败衄”(《三朝辽事实录》卷一),明的军事实力已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1706910870
1706910871
要知道,明辽东全镇原所有官兵不过六万人,除去城堡驿站布防的各种杂务兵,实际的战斗兵力只有两万余人,为了打这场会战,朝廷不得不从关内、关外 多方募集兵员,征集了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官兵,并邀朝鲜、叶赫的军队,一共调动了七名总兵,近十二万人,这已经是明当时所能调集到的最大限度的军事力量。
1706910872
1706910873
现在明军四路,仅余一路逃回,正如明内阁大学士方从哲所说:“三路丧败之后,人心不固,兵气不扬。”(《明神宗实录》卷五百八十三)上下官兵的心跌落到了冰点。
1706910874
1706910875
军事实力遭受空前的摧毁外,经济方面的损失也极为惨重。为了这场战斗,朝廷多方筹饷,直隶巡按龙遇奇曾经一个劲地叫苦说:“三百万军饷,实在难于凑齐,即使玩命搜刮,也难以凑齐!”(《明神宗实录》卷五百七十四)。
1706910876
1706910877
大家都骂杨镐,说他竭尽四海脂膏和九边精锐,不到一年,耗费军储三百多万。
1706910878
1706910879
大明二百多年统治下的民心也受到了震骇,他们对朝廷产生了信任危机,京城内外,一片慌乱,流言四起,各思奔窜。官吏、兵民、商贾都携带家口外逃避难,而四方饥民,却逃来京师就食,多至千万,混乱不堪。辽东局势也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明和后金的对峙中,明不得不从进攻转为防御,而后金则由防御转为进攻。
1706910880
1706910881
萨尔浒战后不久,后金兵锋直指开原、铁岭。
1706910882
1706910883
1706910884
1706910885
1706910887
奏折上的晚明 九、铁岭血屠,开原城毁
1706910888
1706910889
——浙江道御史杨鹤言:辽之错,不料彼己情形,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进止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臣观今日功罪不别,赏罚不明。风闻杜松鏖战身死,杀贼亦多。经略反言杜松之轻进,不问李如柏之逗遛,何以服死事之心?……养虎遗患,致有今日,李成梁父子也。李氏所遗之患,自当责李氏收拾之。然如柏兄弟,与奴酋有香火之情,三路之兵,俱败何以如柏独全? (《明神宗实录》卷五百八十)
1706910890
1706910891
大战结束,明、金双方都各自总结失败和胜利的原因。后金方面的总结很可笑,他们认为自己在这次决战中获胜,全是“天命”,老天爷注定了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大明万历帝罪恶太多,明兵施放的千千万万枪炮,都是弹弹虚发。明兵射箭、砍刀、刺枪,都是个个落空。然而英明汗的兵,射箭、刺枪都得天神之助,刺则中,砍则断,岂非天助?”(《清太祖朝老满文原档》译注,第二册)相对而言,明朝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就认真和深刻得多了。
1706910892
1706910893
萨尔浒败讯传回朝廷,“京师震动”(《三朝辽事实录》卷一)。
1706910894
1706910895
对于这场大战的失败,朝内很多人都把原因归咎于杨镐指挥的失败,指责他不该“分兵四路,分进合击”。
1706910896
1706910897
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场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的战争。
1706910898
1706910899
虽然明军总体人数占优,在武器装备上有压倒性的优势,炮兵部队的大将军炮、虎蹲炮、佛郎机炮射程远,威力大,骑兵部队又配有火铳,步营则拥有大量鸟铳和多管火枪,并且在冷兵器,如长刀、矛、槊、弓箭等打造上,锋利和抗击打强度、耐度和韧度上均远胜后金,防护器具中的铁甲、皮甲在数量上也远超后金,但我们也说过,决定战争胜利的走向绝对不是仅仅只有这些,还有一样东西。
1706910900
1706910901
这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的名字叫做“气”——战斗的勇气、战斗的士气、战斗的杀气!
1706910902
1706910903
不错,明军军队里是有很多兵油子,这些兵油子并不是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来参军的,对他们来说,当兵只是一份职业,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到军队中来,就是为了领那每月五钱银子的生活费,犯不着一上阵就玩命。
1706910904
1706910905
但毋庸置疑的是,明军军队中也不乏那种素经训练,上阵有进无退的悍兵,如这次全部阵亡的九边边兵、川兵、浙兵等。但就整体实力而言,其战斗力比后金军队就差得多了。
1706910906
1706910907
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说后金的八旗兵为同期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骑兵部队。对于这个说法,很多人不服气。可只要你通过客观分析和全面对比,你将不得不承认,这个说法是比较靠谱的。
1706910908
1706910909
因为篇幅有限,本书不准备对此作太多的论述,只提如下几点,相信你会对萨尔浒明军之败有更清楚的认识。
1706910910
1706910911
首先,女真是渔猎民族,世代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以畜牧渔猎为生,没有农业,没有纺织业,他们穿着兽皮,拎着武器,在深山老林里转悠,与狼虫虎豹打交道。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如果体魄不够健壮,身体素质不够剽悍,缺乏过人的求生能力,没有与狮子老虎搏技的本领,他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1706910912
1706910913
在生存的原始动力下,在渔猎活动中,他们个个力大无穷,精于骑射,堪称丛林的杀手、天生的斗士。打仗对他们来说,跟平时的一场场大型围猎没有区别,您见过哪个猎户在出猎之前是战战兢兢、忧心忡忡的?而一旦把这些恐怖的猎手训练成军队,其所迸发出的爆发力,展示出来的战斗力将是惊心动魄的!
1706910914
[
上一页 ]
[ :1.7069108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