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12007e+09
1706912007 熊廷弼在奏章中绝望地说:“诸臣能为封疆容则容之,不能为门户容则去之,何必内借阁部,外借抚道以相困?”
1706912008
1706912009 又说:“宜如抚臣约,亟罢臣以鼓士气。”(《明史·熊廷弼传》)
1706912010
1706912011
1706912012
1706912013
1706912014 奏折上的晚明 [:1706909842]
1706912015 奏折上的晚明 十八、王化贞兵叛弃城,广宁失陷
1706912016
1706912017 ——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魏大中进奏:“臣等窃惟自有辽祸以来,民间之髓血、内帑之金钱、文武将吏士女军民之肝脑、祖宗之金瓯敲剥涂膏、伤残缺陷,无不疾首痛心者。夫疾首痛心于辽祸,即无不疾 首痛心于祸辽之人……辽沈之陷,袁应泰、张铨以身殉之;河西之败,公在垣疏参王熊,词义凛凛,而后汪中书一案,反以营救;封疆失事,为词不亦寃哉。奴骑未薄广宁,而王化贞弃广宁而西,熊廷弼自闾阳与并马而俱西,驱居民、燔烈士、委弃兵革辎重及民间之藏不可胜计,而数百里封疆委之瓯脱,无可赦之辟也。廷弼化贞之辟。不亚于镐也。”(《皇明经世文编》卷之四百九十七)
1706912018
1706912019 广宁失陷,举朝震惊,大家纷纷指责熊廷弼和王化贞,措词激烈,义愤填膺,上面所引,乃是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魏大中进奏给天启帝的疏章,说他们导致几百里国土丢失,罪不可赦。
1706912020
1706912021 就在明廷在熊廷弼和王化贞二者间的取舍纷争不已之际,努尔哈赤悍然出兵了。
1706912022
1706912023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率军西渡辽河,准备一举拿下辽西地区。当晚,后金八旗军夜宿东昌堡,准备第二天强渡三岔河。然而,令努尔哈赤没有想到的是,三岔河一带驻防的明军听说金兵来了,竟然不战而溃,士兵一哄而散。王化贞一直挂在嘴上的“三岔河防线”就这样不攻自破。
1706912024
1706912025 于是,摆在努尔哈赤面前的是第二道防线:镇武堡、西平堡、闾阳驿。
1706912026
1706912027 事实上,明军安置在关外的兵力已达二十万,两倍半于金军,而且火器众多,如果集中起来与努尔哈赤抗衡还是占有非常高的优势的,而且正月河水冰封,辽河平原无险可守,最好的选择就是将大部兵力拉回广宁,凭借广宁的地理优势死守,而分散部分机动军队在宽阔的辽河平原上骚扰后金,以延缓后金骑兵的推进速度,分散后金注意力,为正面抗战赢得时间和战机。
1706912028
1706912029 可是王化贞却以三千人守三岔河,以三千人守西平堡,以两万人守镇武堡,再以一万人守闾阳驿,熊廷弼所带的五千人守右屯,自己率大军守广宁城,这种安排,明显是分散自己兵力来等待努尔哈赤消灭。蠢,太蠢了。
1706912030
1706912031 或者,在王化贞看来,前面两道防线的三万人只要能舍出命和努尔哈赤死拼,拼完,努尔哈赤也就剩一口气了,自己在这个时候再杀出去岂不大功告成?!
1706912032
1706912033 如果他真的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
1706912034
1706912035 三岔河的明军之所以溃散,就是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由努尔哈赤亲率的 十万八旗劲旅,不是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吗?你这区区三千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
1706912036
1706912037 三岔河的三千明军已经闻风溃散了,按照这个形势发展,那么接下来西平堡的三千明军也应该溃散了。
1706912038
1706912039 可是,努尔哈赤却在西平堡遇上了强烈的抵抗。
1706912040
1706912041 西平堡的明军负责人罗一贵是个出了名的狠人,虽面临强敌,却毫不慌乱,“凭城固拒,用炮击伤者无算”(《明季北略》)。
1706912042
1706912043 努尔哈赤十万大军轮番攻击,整整一日,毫无进展,反而在城下留下无数具尸体。努尔哈赤在半夜时分布下十面云梯登城,全部被推翻。
1706912044
1706912045 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硬的不来,就来软的。
1706912046
1706912047 努尔哈赤派人向城里喊话,树旗招降,并派使者入城,许以高官厚禄。偏偏罗一贵软硬不吃,他踞坐城头,大骂道:“岂不知罗一贵是好汉,肯降尔乎?”(《明季北略》)将来使斩首,并“于城中竖招降旗奴”(《明熹宗实录》卷十八)。
1706912048
1706912049 努尔哈赤大怒,挥军四面环攻,三进三却,一昼夜下来,伤亡惨重,却连城墙也没摸到。
1706912050
1706912051 王化贞得知西平未失,大感欣慰,在游击孙得功的建议下,尽发广宁兵,由孙得功和中军游击率领,前往闾阳驿与祁秉忠部会合前往救援。熊廷弼也急传命令给镇武刘渠,令他拔营赴援。几支军队在平阳桥遇上了努尔哈赤的八旗伏兵。
1706912052
1706912053 总兵刘渠异常剽悍,大喝一声,一马当先,操刀杀入后金军中。
1706912054
1706912055 将领如此神勇,做小兵的也不好意思当缩头乌龟,都跟着呐喊冲锋。一时间,明军气势大盛,士气如虹,连续三次杀退后金军的围攻。但后金军也的确不负天下第一骑军的称号,每次退下,都能很快组织起新的进攻。
1706912056
[ 上一页 ]  [ :1.7069120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