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12943e+09
1706912943
1706912944 当然,对于风雪连天、海河冰冻现象,袁崇焕也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可是,他认为,冬天海面上结个冰,很正常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把冰面凿破,后金的骑兵来了,就让海里的冰窟窿伺候!(原文为“讫近岛海岸,冰俱凿开,达贼不能过海”,《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七)所以,在他的眼里,没什么可怕的,他乐观地认为,只要把觉华岛周围的冰都凿开了,岛上就成为一个安全无比的安乐窝。
1706912945
1706912946 王在晋一个劲地强调在隆冬时节一定要把岛上的军民、物资都转移到宁远城中,袁崇焕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将宁远城外龙宫寺的大部分粮食转运到觉华岛,同时严禁岛上数万军民撤离。
1706912947
1706912948 袁崇焕并不知道,正是他这一决定将岛上数万军民直接送入了地狱,而岛上的粮食,则全部被付之一炬!
1706912949
1706912950 其实,能把觉华岛与陆地相连的二十里海面都封冻的天气,就不是一般的寒冷了,用滴水成冰来形容都不够,人为地在冰面上凿窟窿能起个狗屁作用啊?那 真是刚刚凿了,转眼又冻上,再凿,再冻,冻凿,凿冻之间,这可不是瞎折腾吗?而且,这样做,有用吗?全是无用功!
1706912951
1706912952 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
1706912953
1706912954 为了保命,为了贯彻袁大人的战略指示,觉华岛上男女老少顶风冒雪,全部出动,站在一望无垠的冰面上没完没了地凿!在寒风中,在冰雪里,很多人被冻得连手指掉了都不知道。
1706912955
1706912956 后金大军从宁远撤出,“见觉华岛有烟火,而冰坚可渡,遂率众攻觉华”(《明熹宗实录》卷七十)。
1706912957
1706912958 在觉华岛上日夜凿冰的数万军民已经消耗了大部分体能,“凿水寒苦”,且“兵皆坠指”(《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在连刀枪都握不住的情况下,等待他们的,是惨遭屠杀的命运。
1706912959
1706912960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对这场屠杀的描述是:“虏骑既至,逢人立碎。可怜七八千之将卒,七八千之商民,无一不颠越糜烂者。”除了军民惨遭屠杀外,岛上的粮食、房屋、船只等损失也极大。
1706912961
1706912962 《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中蓟辽总督王之臣的奏报是:“粮料八万二千余,及营房民舍俱被焚。”
1706912963
1706912964 《满文老档》中记,后金“焚其船二千余及粮草千余堆”。
1706912965
1706912966 后金在岛上肆无忌惮地展开惨绝人寰的烧掠屠杀时,宁远城中的袁崇焕到底有没有觉察呢?
1706912967
1706912968 有。
1706912969
1706912970 据《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五辽东经略高第的奏报:“奴酋于二十四五日连攻宁城,共扎七营以缀我军不知其渡海也。二十六日晌午见龙宫寺一阵黄雾弥天,始知觉华岛被焚矣。”看见龙宫寺黄雾弥天,袁崇焕就知道觉华岛出事了。可是他并不打算发兵援救。事实上,在后金攻打宁远之前,他还指望觉华岛上的水师来帮自己一把呢。当时他特意向朝廷打了一份报告,要求觉华水师从南面支援宁远,奏书称:“奴酋入犯本道,与总兵满桂、同知程维英札宁远卫死守计……水营游击姚禹贤、乔桓、季士登、都司王锡斧、守备王熬、查应才各简其船上劲兵援之于南。”
1706912971
1706912972 天啊,你袁崇焕躲在城里可以“凭坚城,用大炮”,却要人数不足一万的水师放弃自己所擅长的水战,迈开双腿,从已经结冰的海河冰面上一路小跑过来跟后金的铁骑兵玩命,这是什么道理啊?也真亏他想得出,也真亏他说 得出口!
1706912973
1706912974 对于他的无理要求,天启帝坚决否定了,给他的批示是:“三方虽当协济,但河冰正坚,海师难渡,缓急机宜,尤当酌量。”
1706912975
1706912976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袁崇焕有这样的要求也并不奇怪,因为这就是当年孙承宗曾定下的一个战略设想。
1706912977
1706912978 孙承宗是这样说的:“以良将统水兵,从觉华而北,贼抵城而我之水兵当绕其后,而宁远之兵当击其首。”
1706912979
1706912980 尽管孙承宗和袁崇焕相互之间瞧不起对方,但他们的智商和认识水平,其实是同一档次的。
1706912981
1706912982 水师能不能策应宁远是一回事,宁远的袁大人不肯救援觉华岛却是铁一般的事实。他遥望觉华岛上空的黄雾,惊讶、迷惑、无助、失落、恐惧……久久不发一言。
1706912983
1706912984 后金这次入侵,造成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其一,尽掳右屯储粮三十万石;其二,将宁远以东全部屯、堡的“房谷”烧成白地;其三,将河东堡、笔架山、龙宫寺、觉华岛的粮食付之一炬;其四,戮尽觉华岛上三万余军民;其五,烧毁停放在觉华岛周围的战船,损失两千余艘。
1706912985
1706912986 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他袁崇焕。
1706912987
1706912988 当然,宁远的两天恶战,也还是守住了城池——如果说,这个可以掩盖自己的罪过,未免又拿不出手。两天后,他通过顶头上司高第向朝廷汇报了战斗的全过程。
1706912989
1706912990 《明熹宗实录》卷七十记下了高第替他写下的捷报:“宁远捷功奴夷首级二百六十九颗,活夷一名,降夷十七名,献俘报可。”
1706912991
1706912992 在损失如此惨重的情况下,仅仅保住城池不失,仅仅歼敌二百六十九人,俘虏一人,迫降十七人,朝廷会怎么看?(注:据《清太祖实录》卷十记,“二日攻城,伤我游击二人、备御官二人,兵五百人”。后金方面,死亡、受伤、失踪的人员共五百,与明军方面歼灭的人数大致吻合。)
[ 上一页 ]  [ :1.7069129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