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13093
1706913094
毛文龙实在称得上胆略出众,有名将风范。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十四日,他侦得镇江后金主力去双山抄杀不肯投降的百姓,城中空虚,遂于七月二十五日,率二百二十余人夜袭镇江,一击得手,擒镇江游击佟养真及其子佟松年等六十多人,这还不算,又遣军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
1706913095
1706913096
此战,全辽震动,宽甸、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归顺之民,绳绳而来”(《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卷五)。毛文龙因功授副总兵。
1706913097
1706913098
“朝士方以镇江为奇捷”,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于毛文龙能从海上牵制后金,以策应明军在正面的进攻,一举收复失地。
1706913099
1706913100
御史徐景濂称:“辽沈并堕以来,得此一鼓,中国庶有生气!”
1706913101
1706913102
御史董其昌则评价说:“毛文龙以二百人夺镇江,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永芳、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
1706913103
1706913104
王在晋则说:“毛文龙收复镇江,擒缚叛贼,四卫震动,人心响应。报闻之日,缙绅庆于朝,庶民庆于野。自清、抚失陷以来,费千百万金钱,萃十数万兵力,不能擒其一贼。此一捷也,真为空谷之音,闻之而喜可知也。”
1706913105
1706913106
然而,熊廷弼却认为毛文龙收复镇江是“目为奇捷,实乃奇祸”。(《明熹宗实录》卷十三)
1706913107
1706913108
内阁首辅叶向高当即驳斥他说:“国家费数千万金钱,招十余万士卒,未尝损奴酋之分毫,而文龙以二百人,擒斩数十,功虽难言,罪于何有?以为乱三方布 置之局,则此局何时而定?以为贻辽人杀戮之祸,则前此辽人杀戮已不胜其惨,岂尽由文龙故?”(叶向高《续纶扉奏草》卷二《论经抚事情疏》)
1706913109
1706913110
接着将毛文龙喻为以三十六人定西域的班超及领百人守疏勒城的耿恭,说:“毛文龙收复镇江,人情踊跃,而或恐其寡弱难支,轻举取败,此亦老长考虑。但用兵之道,贵在出奇,班超以三十六人定西域,耿恭以百人守疏勒,皆奇功也!”
1706913111
1706913112
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天启帝加毛文龙为平辽总兵,署都督签事。
1706913113
1706913114
也是从这时开始,毛文龙成了努尔哈赤心头上永远的痛。
1706913115
1706913116
熊廷弼复出任辽东经略,提出“三方布置”方案,时人参不透其内中玄机,都把广宁看作“三方”中的“一方”,乃至以讹传讹,毛文龙远在东江,大不以为然,上奏章向天启建议说:“三方布置,昔以广宁为正,登津为奇。今则山海宜守,登津宜战。若就登津量,则津兵当以应援山海,而登莱时联旅顺,密迩朝鲜。”(《明熹宗实录》)说广宁小城,难堪大任,宜把山海关当成“三方”之一,以登津为应援,联结旅顺,交好朝鲜,收复大业,指日可待。
1706913117
1706913118
毛文龙不会料到,自己这番见识,正是熊廷弼“三方布置”中的真谛!也从中可见,毛文龙的军事谋略水平堪与熊廷弼比肩。
1706913119
1706913120
镇江之役以后,由于王化贞策应不力,毛文龙势孤力弱,在遭到后金的大举反攻后,逃到朝鲜义州。为了切除后患,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努尔哈赤命阿敏统兵五千暗渡镇江,乘夜进入朝鲜,斩毛文龙手下刘姓游击及兵一千五百余人,毛文龙仅以身免(《满洲实录》卷七)。
1706913121
1706913122
十二月十五日,阿敏在朝鲜军的带领下率兵数千骑,又暗渡义州,袭击毛文龙所藏身的宣川林畔。
1706913123
1706913124
这是毛文龙与后金方面交手所遇险情最为凶险的一次,按照他的儿子毛承禄后来的回忆,“贼兵如飙至风过,奄至林畔”,毛文龙一日七战,最后“脱冠服混兵士仅免”。(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一)。
1706913125
1706913126
看见杀气腾腾的后金骑军在自己的国境内追亡逐北,朝鲜生怕惹火烧身,便力劝毛文龙卷入海岛。
1706913127
1706913128
不得已,天启二年十一月,毛文龙率众入据距铁山八十里之海中皮岛(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一)。
1706913129
1706913130
皮岛,朝鲜称为椵岛(朝鲜语“椵”与“皮”同音,因“椵”与“椴”形似,有些书也误记为“椴岛”),也称平岛,与朝鲜铁山半岛仅一海之隔,属 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面积十九平方公里,海岸线长三十五公里,最高处海拔三百四十五米,岛上“不生草木”(《明史·地理志》),因在鸭绿江之东,也称东江。
1706913131
1706913132
谁也想不到,皮岛,这个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从此成了毛文龙一生建功立业的基地。
1706913133
1706913134
在皮岛站定了脚跟,毛文龙招抚流民,积极扩充军队,不遗余力地与后金周旋,多次登陆找后金的麻烦。
1706913135
1706913136
据不完全统计,在天启二年至天启五年间,其对后金的军事行动有:
1706913137
1706913138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遣部将陈忠率兵攻克后金占领的樱桃涡、涡站。
1706913139
1706913140
同年九月,率部攻克满浦、昌城。
1706913141
1706913142
同年十月,其驻旅顺部北上奇袭后金军,“建州兵奔窜,永宁等堡俱下”。
[
上一页 ]
[ :1.7069130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