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13043
1706913044
一向凶狠好斗的努尔哈赤现在到底怎么啦?
1706913045
1706913046
按照孙承宗幕僚茅元仪的说法是:“奴三年不来,非天幸也,实以我兵势既张,畏而不敢尔。”(《督师纪略》)
1706913047
1706913048
茅元仪认为,努尔哈赤没来搞破坏,是怕了孙承宗。
1706913049
1706913050
在茅元仪眼中,孙承宗简直是一个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人,他说:“孙阁老在我军溃败之余,驱女真、逐蒙古,整顿山河四百余里,驻军于右屯,兵锋直入三岔河。奴军一夕九惊,夜不能寐,不得不从辽阳迁回沈阳,甚至已在老巢赫图阿拉建好了营寨,不久就要从沈阳遁匿矣。”(“高阳公尝溃败之余,驱东西孽虏,整顿瓯脱四百余里。驻师右屯,游骑出入三岔。奴一夕九惊,自辽阳徙沈阳,复营窟寨外,几几遁匿矣。”)
1706913051
1706913052
进而大言不惭地说:“奴军听说孙阁老出任辽东经略,大为恐惧,连夜烧毁宫室,只留下五百人守沈阳,源源不断地把珍宝搬运回老寨赫图阿拉,而在抚顺修建外围防线,退意渐浓,每日数惊,兵众每聚而泣。”(“及公渐东,奴惧,遂毁其宫室,而北徙于沈阳,止以五百人守代子城。奴自筑宫于沈阳甕城,屡不就,又惧袭之,渐运珍异入老寨,而又营城于抚宁关塞外,渐思遁矣。又数惊,众每聚而泣。”)
1706913053
1706913054
说得跟真的一样。可惜,牛皮吹得太大,很快爆炸。
1706913055
1706913056
柳河一战,孙承宗麾下的数万大军竟是“然济河者没矣,未济之旅一奔数百里”,盖世大谎言被无情蹂碎,法力无边的孙阁老彻底被打回原形。
1706913057
1706913058
人家真是怕了你吗?真是怕你怕得“一夕九惊”、“聚而泣”了吗?可笑!
1706913059
1706913060
柳河之败除了证明孙承宗在军事上是一个大草包外,还充分说明了那种一厢情愿地说后金之所以不来侵犯是慑于孙承宗虎威之类的大话、空话无非是梦中呓语,自说自话。
1706913061
1706913062
对于孙承宗的才能,倒是时人夏允彝的评论比较恰如其分:“承宗练而才凡”(《幸存录》)。而从后金这次烧掠宁远以东的屯、堡,围攻宁远,屠戮觉华岛的情况来看,后金的破坏力还很强悍,完全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也根本不把孙承 宗呕心沥血构建成的防守体系放在眼里。
1706913063
1706913064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后金在天启二年至天启五年这段时间里在辽东正面战场表现得这样沉寂呢?
1706913065
1706913066
这一切,得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的名字在《满文老档》中被频频提起。如果说,以人的名字在《满文老档》里出现率的多少作为衡量后金对这个人的重视程度的话,可以说,这个人在后金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超重量级的大人物。
1706913067
1706913068
并且,在《满文老档》里面,但凡这个人的名字出现在努尔哈赤口中,无不是咬牙切齿,怒气冲天。
1706913069
1706913070
可以说,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的天敌。
1706913071
1706913072
事实上,自从这个人出现,努尔哈赤动辄就有受制之感,觉得其如蛆附骨,如芒刺在背,偏偏又对其无可奈何。
1706913073
1706913074
这个人就是明末年间活跃于辽东战场上的猛人毛文龙。
1706913075
1706913076
毛文龙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字振南,浙江杭州人,毛文龙早年葬父,寄居舅舅沈光祚家中,“为人落拓不治生产,好谈兵”(《毛太保传》),又兼生得“有英气,虬髯”(《明季北略》),相面的人见了,都说他将来必定登坛拜帅,建不世功业。在吴山,还有一个相面的明白无虞地指着他说:“公铁面银牙,髯虬而熊虎威,他日当立功万里外,霍嫖姚、班定远之流也。”(《表忠录·毛将军文龙传》)将他喻为霍去病、班超一类的人物。
1706913077
1706913078
毛文龙的伯父毛得春世袭海州卫百户之职,因为伯父无子,二十五岁那年出辽继承该职。
1706913079
1706913080
毛文龙除了“好孙吴兵法”(《表忠录·毛将军文龙传》),还“善骑射”,初到辽东,就参加了该年度(万历三十三年,即公元1605年)的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明季北略》),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
1706913081
1706913082
在辽东,毛文龙对“山川之形胜,奴情之出没,无不洞悉”(《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卷四),陆陆续续立过一些战功,但“每为妒忌者所掩,遭逢不偶,落魄二十余年”,遂动南归养母之念,自叹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此志竟负却矣!盍者归以承寡母菽水欢。”然而还没有动身,辽阳、沈阳相继沦陷,王化贞出任辽东巡抚,而其舅舅沈光祚时为兵部职方郎中,就郑重其事地将他推荐给了王化贞。
1706913083
1706913084
后金既破辽沈,悉据辽河之东,图谋进取广宁,分兵侵占辽东半岛,金、复、海、盖四卫望风款附。
1706913085
1706913086
王化贞授其练兵游击之职,让他带领手下的一百九十七人,“从东渡江,侦探奴之消息,招集豪杰,计挠贼酋之尾”。(《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卷四)
1706913087
1706913088
四十五岁的毛文龙临危受命,率领毛承禄、尤景和、王辅、陈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横跨海峡,深入敌后,先收复了猪岛、海洋岛、长山岛、广鹿岛等二千余里沿海岛屿,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进而准备袭取镇江堡。
1706913089
1706913090
镇江即今辽宁省丹东市,地处鸭绿江入海口,与朝鲜隔江而立,为朝鲜入贡必经之路,又为登莱之咽喉,金、复四卫之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极其坚固,易守难攻,且有后金重兵把守。
1706913091
1706913092
《孙子兵法》云:“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
[
上一页 ]
[ :1.7069130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