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73061e+09
1706973061
1706973062 南方的灶呈船型,不过船首位于灶的后部(图8.10)。灶的前部也有一个添加燃料的灶门,较平坦;灶身浑圆,顶部平坦。灶的后部向斜上方翘起,形成一个尖顶,这也是烟囱的所在。大多数这样的灶都设有两个灶眼放置炊器,即锅、釜、甑等。有些船型灶也在前部设有挡火墙,但个体相对要小一些。
1706973063
1706973064 最特殊的灶模型是出土于固原北魏墓中的一件青铜灶,墓葬的时代在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该灶有四条腿和一个方形的灶门,但没有挡火墙,有一个似某种长颈动物的烟囱。灶上有灶眼和炊具,炊具可能是甑,由几个半球形垒叠而成(图8.11)[42]。这是目前见诸报道的唯一一例此类灶的模型,可能是军队行军时的活动灶。
1706973065
1706973066
1706973067
1706973068
1706973069 图8.10 灶之四
1706973070
1706973071
1706973072
1706973073
1706973074 图8.11 固原出土青铜灶模型
1706973075
1706973076 由于有关家具的资料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对它的了解无疑还有很多不足。但总体来说,六朝居室内部的家具很可能像传统日本风格的居室一样比较简陋,这一点与广泛使用桌椅的唐代及以后时代相差较大(图8.12)[43]。
1706973077
1706973078
1706973079
1706973080
1706973081 图8.12 波士顿美术馆藏公元6世纪石刻拓片中的家居场景
1706973082
1706973083 [1] 《世说新语·德行》。
1706973084
1706973085 [2] 《世说新语·雅量》。
1706973086
1706973087 [3] 《晋书》卷54。
1706973088
1706973089 [4] 《世说新语·雅量》。
1706973090
1706973091 [5] 《晋书》卷28。
1706973092
1706973093 [6] 《晋书》卷47。
1706973094
1706973095 [7] 《晋书》卷44;卷68。
1706973096
1706973097 [8] 《隋书》卷58;卷76。
1706973098
1706973099 [9] 以下关于“床”和帐的讨论,大多根据易水《帐和帐构——家具谈往之 二》,《文物》1980年第4期,第85~88页。另参见Handler极有价值的论述,Sarah Handler,“Life on a Platform,” Journal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Society 3:4(1993):4-20。
1706973100
1706973101 [10] 《宋书》卷18。
1706973102
1706973103 [11] 《太平寰宇记》引陆翙《邺中记》。
1706973104
1706973105 [12] 《晋书》卷99。
1706973106
1706973107 [13] 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和研究》,《考古》1959年第1期,第30页,图5、6。
1706973108
1706973109 [14]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第21、22页,图4。近年发现的粟特棺床似乎源自不同的传统。
1706973110
[ 上一页 ]  [ :1.7069730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