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80392
〔2〕耆(qí其)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耆老泛指老人。不(fǒu否):同“否”。
1706980393
1706980394
〔3〕见:被。“见”字原无,范校据《太平广记》、《魏志·东沃沮传》补。
1706980395
1706980396
〔4〕“其俗”句:范校云,《太平广记》及《魏志·东沃沮传》中“常”作“尝”,“七夕”作“七月”。
1706980397
1706980398
1706980399
译文
1706980400
1706980401
三国魏时,毌丘俭派太守王颀追逐高句丽国的国王宫,一直追到沃沮县东部边界。问那里的老人“海的东面还有没有人”,老人回答说:这里的百姓曾有一次乘船到海上捕鱼,遇上狂风船被刮走,漂了几十天,被吹到东面一座海岛上,岛上有人,与他们交谈,言语互不通晓。当地的习俗常常在七月初七取未婚少女沉入海中。
1706980402
1706980403
1706980404
原文
1706980405
1706980406
2·30 交州夷名曰俚子〔1〕,俚子弓长数尺,箭长尺余,以燋铜为镝〔2〕,涂毒药于镝锋,中人即死〔3〕。不时敛藏〔4〕,即膨胀沸烂,须臾肌肉都尽〔5〕,唯骨在耳〔6〕。其俗誓不以此药法语人〔7〕。治之,饮妇人月水及粪汁,时有差者〔8〕。唯射猪犬者,无他〔9〕,以其食粪故也。燋铜者,故烧器〔10〕。其长老唯别燋铜声,以物杵之〔11〕,徐听其声,得燋毒者〔12〕,便凿取以为箭镝〔13〕。
1706980407
1706980408
1706980409
注释
1706980410
1706980411
〔1〕交州:东汉置,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地区,治所在今广州市。俚(lǐ里)子:古代对黎族的别称,一说为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1706980412
1706980413
〔2〕燋(jiāo交)铜:一种含有毒质的铜。镝(dí敌):箭头。
1706980414
1706980415
〔3〕中(zhòng众):这里指射中。
1706980416
1706980417
〔4〕敛藏:把尸体放入棺材埋入墓中。敛:同“殓”。
1706980418
1706980419
〔5〕肌肉:原作“燋煎”,范校据《稗海》本改。
1706980420
1706980421
〔6〕“唯骨”句:“在”字原无,范校据《太平御览》补。
1706980422
1706980423
〔7〕“其俗”句:“法”原作“治”,范校据《稗海》本等改。
1706980424
1706980425
〔8〕差(chài拆去):通“瘥”,病愈。
1706980426
1706980427
〔9〕无他:犹言无害,无恙。
1706980428
1706980429
〔10〕烧器:指锅釜之类烧煮东西的器具。
1706980430
1706980431
〔11〕杵(chǔ楚):捣,戳,这里指叩击。
1706980432
1706980433
〔12〕燋毒:铜烧器中的一种毒质。
1706980434
1706980435
〔13〕便:原作“偏”,范校据士礼居本改。
1706980436
1706980437
1706980438
译文
1706980439
1706980440
交州的少数民族叫俚子,俚子的弓长有好几尺,箭长一尺多,他们用一种燋铜来做箭头,又把毒药涂在箭锋上,射到人立即就死。如不及时殡葬,尸体就会膨胀溃烂,不多久肌肉会全烂光,只剩下骨头在。当地风俗要发誓不把这种制作药箭的方法告诉别人。治疗中毒箭的方法是喝妇女的月经和粪汁,有时也有治愈的。这种箭,只有射到猪狗身上不会造成伤害,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吃粪的缘故。燋铜,本是用来制作烧煮食物的器具的。那个地方唯独年长者能辨别铜烧器的声音,他们用棒子叩击,慢慢地辨听它们的声音,找到带有毒质的,便凿取下来做箭头。
1706980441
[
上一页 ]
[ :1.7069803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