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21302e+09
1707021302 秦国要向中原扩张,一定要越过黄河,一定要通过魏国,这就决定了秦国要把魏国当作第一敌人。而魏国攻打秦国,却不能捞到什么好处,这就是头疼的问题。商鞅十分聪明,他曾经在魏国当官,对魏国战略自然了解。你想想,花同样的精力、兵力去打战,打秦国是一无所得,打齐国、楚国那就不一样了,这两个国家物产丰富,财源滚滚,你说哪种选择更好呢?
1707021303
1707021304 于是魏罃就这样被商鞅忽悠了,他当真举起一块牌子,自命为“夏王”。哗,不得了,夏者,华夏也;夏王者,华夏之王也。自立为王之后,魏罃召宋、卫、邹、鲁等诸侯国会于逢泽,秦国也派出公子少官参加这次国际盛会,继续把魏惠王捧上天。魏惠王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瘾,太开心了,太激动了,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众神之神,站在云端,俯视苍生。
1707021305
1707021306 在战国七雄中,继楚国之后,魏国是第二个称王的诸侯国。魏惠王能号令天下吗?他的这个“王”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呢?
1707021307
1707021308
1707021309
1707021310
1707021311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1707018992]
1707021312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五 孙膑的复仇
1707021313
1707021314 我们必须说,魏罃称王是一个十分错误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为了称王,放弃了对秦国发动进攻的有利良机。
1707021315
1707021316 这是魏惠王最大的战略失误,他低估了秦国人的雄心壮志,还停留在春秋时代的战略思维上。因为在春秋三百年里,秦人势力最强时,也就是到黄河东岸。魏惠王以老眼光来看待秦国,以为这个虎狼之国已经扩张到其极限了,这绝对是掉以轻心。
1707021317
1707021318 商鞅通过诱使魏罃称王,十分巧妙地化解魏秦战争,同时引发了魏国与其他诸侯国的矛盾,可谓是一箭双雕。魏罃称“夏王”,总共只有一个大国前来祝贺,这个大国就是秦国,除此之外,齐、楚、韩、赵、燕这些大国都对魏罃称王嗤之以鼻。
1707021319
1707021320 魏惠王主持的“逢泽之会”,是战国时代一次诸侯盛会,表面上风光无限,有十几个国家前来参加,实则令魏国很失面子,因为大国都不来。其他大国不来也就算了,可是赵国与韩国呢?这两个国家都是魏国的小弟啊,大哥的盛会他们都不来,叫大哥情何以堪啊。
1707021321
1707021322 很显然,所谓的“三晋联盟”完全弱不禁风。
1707021323
1707021324 这些年韩国利用相对和平的环境,在韩昭侯与申不害的努力下,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摆脱魏国控制的意愿相当强烈。对此魏惠王也是有察觉的,于是魏国在外交上不断向韩国施加压力,而韩昭侯就打厚黑太极,一一拆解魏惠王的计划。
1707021325
1707021326 魏惠王想通过郑国复国的手段来削弱韩国的力量,他便派人对韩昭侯说:“郑国是被韩国灭掉的,希望您能分封郑君的后人,这就是所谓存亡继绝的大义。倘若您能让郑国复国,那么一定能得到诸侯的一致称赞。”可是韩国人一口回绝了魏惠王的要求:“大国命敝国封郑国之后,敝国没办法做到。”韩昭侯可不想博得什么虚名,实利才是最重要的。
1707021327
1707021328 又有一次,魏惠王对韩昭侯说:“韩国与魏国原本是一个国家,后来才分裂的,我希望韩国能与魏国合并。”韩昭侯听罢十分害怕,要怎么办呢?他找来臣下商量要怎么答复魏惠王。此时有一位公子站出来说:“这个容易搞定。您可以这样回答说,韩国与魏国既然原本是一家,那么我们也希望魏国能合并到韩国来。”韩昭侯一听,此言大妙,便以此答复魏惠王。魏惠王碰了一鼻子灰,对韩昭侯的阳奉阴违非常不满,打算要教训一下韩国。
1707021329
1707021330 由于韩昭侯的特立独行,韩魏矛盾已是不可调和。
1707021331
1707021332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出兵攻打韩国,魏韩战争爆发。
1707021333
1707021334 关于韩、魏的军事实力,可以用苏秦游说诸侯时的说辞来管窥一豹。这篇说辞的时间要略迟于魏韩战争,但可以对两国军事有个大致印象。
1707021335
1707021336 韩国“带甲数十万”,其武器之精良冠绝诸侯,“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强弓的射程“皆射六百步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剑戟“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韩国士兵“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统而言之,韩国最厉害的就是武器的精锐。
1707021337
1707021338 魏国呢?“天下之强国也”,何以见得呢?有“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总兵力大约有七十万。比起围困邯郸时的三十六万军队,几乎又翻了一番。
1707021339
1707021340 深得申不害权术精髓的韩昭侯早有叛心,可是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尽管韩国拥有强大的武器与战斗力,可还不是人多势众的魏国兵团的对手。魏军总司令仍然是庞涓,虽然他在桂陵之役中曾被孙膑俘虏,可是仍受魏惠王的重用,庞涓也感恩图报,在侵韩战争中表现卖力。
1707021341
1707021342 在魏军的步步进逼之下,韩昭侯被迫向齐国求援。
1707021343
1707021344 齐威王又一次召集众臣来商议救援事宜,他问众大臣:“我们要早点出兵好呢,还是晚点出兵?”邹忌的态度与十年前还是一样,断然说:“不如不出兵。”看来这个家伙就是属于闭关锁国的人物,曾担任“围魏救赵”主将的田忌则说:“不行。要是不救韩国,韩国必然要被魏国吞并,不如早点出兵。”齐威王没有吭声,转而看看他最信任的谋臣孙膑。
1707021345
1707021346 失了双脚的孙膑不急不徐地说:“现在韩国还没有与魏国拼了老命,倘若现在就出兵,那是替韩国人打仗,反倒成了我们听命于韩国。这次魏国来势汹汹,大有一举将韩国荡平之势,韩国人倘若到了危亡关头,必定要东面听命于齐国。我们到时再出兵,既可以让韩国感激泣零,又可以乘魏军疲惫不堪时打败他们。这么一来,名利双收,岂不快哉!”
1707021347
1707021348 不愧是大军事家啊,齐威王听罢不禁赞叹道:“说得好啊。”
1707021349
1707021350 于是齐威王便召见韩国使者,对他说,齐国已经决定要出兵相援,韩国一定要顶住。韩国使者感激地回去了,可是齐国人却故意拖拖拉拉,按兵不动。
1707021351
[ 上一页 ]  [ :1.7070213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