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23274e+09
1707023274
1707023275 在芈八子与魏冉的密谋下,从燕国秘密迎合公子稷,拥立为秦王,是为秦国著名的一代雄君秦昭王。与此同时,不甘示弱的惠文后、武王后也拥立公子壮为王,史称“季君”。秦国内乱由是爆发。
1707023276
1707023277 果断而有魄力的宣太后(即芈八子)将自己的弟弟魏冉提拔为将军,守卫首都咸阳,这种先发制人的战略使她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同时,为了得到军方的支持,宣太后仍然留用名将樗里疾为宰相,樗里疾的立场是两大阵营胜败的一大关键。经过三年的血战,在魏冉的铁腕下,昭王的军队彻底打垮了季君的军队。中国的历史,成则王败则寇,秦国的这场内乱被称为“季君之乱”,由于失败,季君成为乱臣贼子。
1707023278
1707023279 宣太后在镇压敌人上毫不留情,她颇为类似汉代的吕后,甚至比吕后更冷酷无情。在“季君之乱”中,在宣太后的指示下,魏冉尽诛公子壮(即季君)、惠文后、昭王异母兄弟以及追随季君的大臣。这很明显是一个女人的报复,当年宣太后是惠文王妃,地位不及惠文王后,现在时来运转,她一定要把情敌致于死地。不仅如此,当年秦惠王其他妃子的儿子,她也一个不留,全部处死。从这点看,她确实比吕后做得还绝,吕后虽然残忍,却还没有把刘邦的其他儿子都处死。在她的政敌中,只有一个人免于一死,就是秦武王的王后,她被逐回自己的娘家魏国。
1707023280
1707023281 此时秦昭王年龄尚幼,宣太后与魏冉遂专国政,威震秦国。
1707023282
1707023283 三年的内乱令秦国无暇东顾,齐国趁此机会主导中原政局。在秦惠王、秦武王横扫中原的时代,天下诸侯惟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只有东方的齐国。东方诸侯看到了战胜秦国的希望,齐宣王看到了称霸天下的希望。
1707023284
1707023285
1707023286
1707023287
1707023288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1707019009]
1707023289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五 围猎楚国(上):垂沙之战
1707023290
1707023291 公元前307年,以好勇尚武著称的秦武王在取得宜阳战役的伟大胜利后,与力士孟说比赛扛鼎,一不小心腿骨折断而一命呜呼。这个意外事件的发生,导致了长达三年之久的争夺王位之斗。秦国的内乱对东方诸侯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一心谋求对外扩张的齐宣王绝不可能浪费这样的机会。
1707023292
1707023293 甘茂的叛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一向咄咄逼人的秦国真的遇到麻烦了。
1707023294
1707023295 秦国的内乱影响到很多人的命运,有人欢喜有人愁,而甘茂就是属于“愁”的人。当年甘茂在秦武王的支持下,力排众议,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取得了宜阳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六万名韩国精锐武装,攻克坚固的堡垒宜阳城,甘茂由是声名大振。盛名之下,不免遭到嫉妒或中伤,当时反对宜阳之战的人中,包括地位很高、权力很大的樗里疾、公孙奭等人。不过在秦武王强有力臂膀的保护下,甘茂毫发未伤。可是秦武王的突然去世,令甘茂的处境开始变得不妙。
1707023296
1707023297 秦昭王即位后,为了惩罚魏国的背叛,朝廷派遣樗里疾、甘茂两位名将出兵讨伐魏国,进攻皮氏(今山西河津)。甘茂在前线作战,背后却有人在暗地里整他。公孙奭与宣太后的亲戚向寿联手制造谣言,诽谤甘茂。甘茂得悉这个消息后,坐卧不安,秦武王死后,他就失去了靠山,作为一名客将(外籍将领),要想取悦新君主以及执掌大权的宣太后并不容易,特别是诽谤他的向寿,就是宣太后的亲戚。
1707023298
1707023299 看来想在波谲云诡的政坛上顶住敌人的疯狂进攻,比在战场还要难呢。想到这里,明智的甘茂只能有一条出路:离开秦国。一旦这个念头确定了,那么去向也明确了。在当今天下,惟一可以同秦国抗衡的大国,只有齐国,因此齐国成了他的第一选择。他不辞而别,把军队扔在一旁,独自一人离开前线,直奔齐国去了。
1707023300
1707023301 甘茂逃往齐国后,齐宣王收留了他,可是并没有重用他。
1707023302
1707023303 为什么呢?
1707023304
1707023305 以甘茂之才,就算担任齐国宰相也不为过,这点齐宣王心知肚明。可是在齐王看来,甘茂叛逃只是因为在秦国遭人陷害,被迫无奈之下才前来投奔的,这种人不一定靠得住。就这样,甘茂无所事事地闲居,还不时担心远在秦国的妻子儿女:他们的生活会不会困顿呢?秦政府会因为他的叛逃而迁怒于他的家人吗?为此,甘茂寝食难安。
1707023306
1707023307 过了不久,甘茂听说齐宣王将派苏代出使秦国,他便前去拜会苏代,对他说:“我在秦国得罪了权臣,因害怕而逃出来,无处容身,受困于此,可是我的妻子儿女却还在那里。听说先生您正要出使秦国,希望先生能在方便之余赈济他们。”
1707023308
1707023309 作为谋士,苏代十分欣赏甘茂的才华,便满口答应了。到了秦国后,苏代见到秦昭王,便提起甘茂的事:“甘茂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他在秦国的时候,连续受到几任君主的重用。从殽山要塞东到鬼谷(秦国地名,非齐国之鬼谷),其间的地形险要,他都了若指掌。倘若他游说齐王,联合魏国与韩国,反过来对付秦国,那么对秦国是很不利的事情。”
1707023310
1707023311 苏代所说的,句句是实话,秦昭王自然听得进去,他有点不安的问道:“那要怎么办好呢?”
1707023312
1707023313 “大王不如以重金厚禄迎回甘茂,只要甘茂回来了,就把他软禁在鬼谷,终身都不让他出来。”
1707023314
1707023315 秦昭王点点头,答了一个字:“好!”
1707023316
1707023317 为了表示诚意,秦昭王善待甘茂家人,并派人与苏代一同到齐国,授予甘茂上卿的官位,同时还持相印要迎回甘茂,声称只要他返回秦国,就可以继续当左丞相。甘茂当然不可能上当受骗,因为陷害他的向寿,就是秦昭王打小玩大的伙伴,史书上称昭王与向寿“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两人是几乎形影不离的朋友。你想想,秦昭王会相信向寿的话呢,还是甘茂的话呢?
1707023318
1707023319 我们不得不说,苏代这个人,够朋友,够义气,这点很像他的哥哥苏秦,帮人就帮到底。回到齐国后,苏代向齐宣王汇报出使的情况后,又说道:“甘茂是个贤能的人,现在秦王授他上卿的官职,又用相印前来迎他回国。可是甘茂没有答应,因为他打心里感激大王的恩德,想为大王效力,便推辞了秦王的盛情邀请。秦国以上卿待甘茂,大王您打算怎么待他呢?”
1707023320
1707023321 苏代这一番话,敲醒了齐宣王,如今不独是君择臣,也是臣择君的时代,你不挽留人才,可有很多国家想要呢。于是甘茂时来运转,齐宣王恭恭敬敬地献上“上卿”的头衔以挽留他。远在咸阳的秦昭王得知消息后,也免除了甘茂家人的赋税与徭役,摆出与齐国竞争人才的架式。
1707023322
1707023323 在翻读战国史时,我时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原本落后的秦国会后来居上,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呢?必须说,历代秦王的胸襟是值得称赞的。甘茂逃往齐国,秦昭王并没有对其家人进行威胁恫吓、打击报复,相反却能更加优待。固然秦王可以杀其家人以解恨,可是除了解恨,还能得到什么呢?相反,免除甘茂家人的赋税及徭役,对秦国来说并没损失什么,但却有礼待天下贤士的架式,就冲着这点,岂能阻止东方诸国的能人异士争先恐后入秦呢?东方诸国源源不断地为秦国输送人才,这是秦国最终能战胜六国的原因所在。
[ 上一页 ]  [ :1.7070232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