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40683e+09
1707040683
1707040684
1707040685 成周既是西周在东土的统治中心,屯驻有“成周八  ”作为统治的工具,同时又是“征司四方责”的中心。他们在军事上的出征,目的就在于达到“四方责”的“征司”。凡是夷戎部落一经征服,即成为西周国家的“  畮人”或“  畮臣”(即是贡纳之“臣”)。既要贡纳币帛、积贮,更要“进人”(即进贡供奴役的劳动者)。“进人”一定要送到指定的军队驻防地(即“次”),贡纳积贮一定要送到指定的积贮官署(即“寺”)。如果不服从这样的规定,就要受到讨伐。《师寰簋》就是记载淮夷因不服从这种规定而命令师寰讨伐的事。
1707040686
1707040687
1707040688
1707040689
1707040690
1707040691
1707040692
1707040693
1707040694
1707040695 甲骨文和西周金文都称王室的师旅为“  ”。其经常的驻防地称为“某  ”,“  ”上一字即是原有地名,“  ”则因经常驻“  ”而得名。古书上称国都为“京师”,西周金文作“京  ”(见《克钟》、《晋姜鼎》、《晋公  》),亦当由于“  ”的拱卫而得名。
1707040696
1707040697
1707040698 西周金文对统率“  ”的军官称为“师氏”,简称为“师”;又常连同人名,称为“师某”。其职务除统率师旅出征或防守以外,还参与重要的射礼,担任贵族子弟的军事教练[119]。更重要的,他们还亲自掌管乡邑和降服的夷戎部落。《师酉簋》载:
1707040699
1707040700
1707040701
1707040702
1707040703 王乎(呼)史  册命师酉:  (司)乃且(祖)啇(嫡)官邑人、虎臣、西门尸(夷)、  尸(夷)、舂尸(夷)、京尸(夷)、畀△尸(夷)、新。
1707040704
1707040705 《询簋》又载:
1707040706
1707040707
1707040708
1707040709
1707040710 今余令女(汝)啇(嫡)官  (司)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尸(夷)、舂尸(夷)、京尸(夷)、  尸(夷)、师笭侧新、△华尸(夷)、由△尸(夷)、  人、成周走亚、戍秦人、降人服夷。
1707040711
1707040712
1707040713
1707040714
1707040715
1707040716
1707040717 询是师酉之子,世袭师氏的官职,所以两人所司大体相同。这里“邑人”与“虎臣”同为师氏所职掌,“虎臣”是武官名,“邑人”亦当为官名,乃乡邑的长官。乡邑的长官称“邑人”,犹如齐称乡的长官为“乡良人”,《礼记·乡饮酒义》称乡大夫为“乡人”。《师  簋》载:“王乎(呼)内史吴册命师  曰:……今余唯  先王命,女(汝)官  (司)邑人、师氏”(《文物》1964年第7期第24页)。这里“邑人”与“师氏”同为师  所职掌。“师氏”是师旅的长官,同时又是乡邑的长官,因为当时师旅即抽调京师近郊乡邑公民编制而成。同样的,“邑人”这个乡邑的长官,同时又是师旅的长官。所以“邑人”可以成为“师氏”所属的主要官员,地位在“虎臣”之上。同时,“邑人”与“师氏”可以同为某些高级军事长官所属的主要官员。
1707040718
1707040719
1707040720 特别值得重视的,《师  鼎》载:
1707040721
1707040722
1707040723
1707040724
1707040725 王乎(呼)乍(作)册尹令(命)师  匹师俗  (司)邑人隹(与)小臣、善夫、守△、官犬,  奠人、善夫、官守友。
1707040726
1707040727
1707040728 这里周王命令师  帮助师俗掌管“邑人”和“奠人”之官,可知“师氏”所属,除了“邑人”之外,还有“奠人”。“邑人”之官下有小臣、善夫等,而“奠人”之官下亦有善夫等,可知“奠人”是和“邑人”相类的官。“奠人”当读为“甸人”,即相当于《周礼》的“遂人”。《尔雅·释地》说:“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经典释文》引李巡本,“牧”作“田”,《素问·六节藏义论》王冰注引作“甸”,“田”“甸”古通用。《周礼·春官·序官》郑注和《通典·凶礼》引《礼记》卢植注,都说:“郊外曰甸。”以此与《周礼》郊外称“遂”相比较,可知“甸”即是“遂”。“甸”就是因“治田”而得名[120],这和《周礼》把“遂”作为治田之区,把“遂”的居民称“甿”,也正相合。
1707040729
1707040730
1707040731 《师  鼎》的“邑人”和“奠人”,职掌有“邑”与“甸”之别,亦即“国”与“野”之别。“邑人”当即相当于《周礼》的乡大夫,“奠人”当即相当于《周礼》的遂人。由此可见,西周确实存在着乡遂制度。但是西周的“邑人”和“奠人”都属“师氏”掌管,这是和《周礼》不同的。为什么“师氏”在掌管“邑人”之外,又要掌管“奠人”呢?因为郊外的“甸”是征发力役和物产的对象,可以从中征发军队所需的力役和物资。据《尚书·费誓》所载,伯禽率师征伐淮夷徐戎,对“鲁人三郊三遂”,也是都征发到的。
1707040732
[ 上一页 ]  [ :1.7070406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