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40733e+09
1707040733 《询簋》“先虎臣后庸”的“庸”,当是奴仆,即是指西门夷以下许多夷族部落[121]。这时这些夷族部落已都降而为“庸”,亦归“师氏”所掌管。为什么“师氏”在掌管“邑人”、“奠人”之外,还要掌管这些集体奴隶性质的夷族部落呢?因为,除了可以奴役之外,还可以用来充当警卫队。警卫队原来也是属“师氏”指挥的。《周礼·师氏》载:
1707040734
1707040735 使其属率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跸。朝在野外,则守内列(注:“跸,止行人不得迫王宫也”)。
1707040736
1707040737 《周礼·司隶》也说:“掌帅四翟之隶,使之皆服其邦之服,执其邦之兵,守王宫和野舍之厉禁。”这种“四夷之隶”或“四翟之隶”,就是《询簋》所说包括各种夷族部落降服人的“庸”,他们“守王宫和野舍之厉禁”,监督行人,就是警卫队的性质。
1707040738
1707040739 在古代雅典,统治用的军队也是由自由公民编制而成的。自由公民的地域组织也是和军事组织密切结合的。当时雅典公民居住的自治区叫“得莫”,十个“得莫”构成一个部落,这种“地域部落”不只是一种自治的政治组织,而且也是一种军事组织。我国西周春秋时代王城和诸侯国都中“乡”的组织,性质上是和雅典的“地域部落”相同的。雅典除了由“地域部落”公民编制成的军队以外,也有由奴隶编制的警察部队。恩格斯分析雅典国家的主要特征说:
1707040740
1707040741 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底主要特征,便是脱离人民大众的公共权力。雅典在当时仅握有由人民直接补充的人民军与舰队,此种军队和舰队用以外抗敌人,内制奴隶,奴隶在当时已占人口底大多数了。对于公民,这种公共权力起初不过当作警察而已,警察,像国家一样,也是很古的了,……,所以,雅典人跟他们的国家同时,并创办了警察,由步行与骑马的携带弓矢之人……组成的真正宪兵队。不过,这种宪兵队是由奴隶奴隶编成的。这种警察的服务,在自由的雅典人看来是卑贱的。所以,他们宁愿叫武装的奴隶逮捕自己,而自己不愿干此种贱事。这仍是旧的氏族生活底思想方式。国家如无警察就不能存在,不过它还很年轻,还未享有充分的道德的权威,足以使人对于旧氏族社会成员必然要视为卑贱的职务,加以尊敬(《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13—114页)。
1707040742
1707040743 西周时代国家的主要特征也是如此。
1707040744
1707040745
1707040746
1707040747 西周时代的“六  ”和“八  ”,既是国家的军事组织,又是自由公民的地域组织。统率这些军队的长官“师氏”,既是高级的军事长官,又具有地方行政长官的性质,其直属的主要官员就有乡邑的长官“邑人”。《周礼》上的“六乡”和“六军”制度,也是地域组织和军事组织密切结合的,但是,乡邑的长官已和“师氏”不发生关系,“师氏”已不是“六军”的长官,“师氏”的职务仅是警卫队长,仅能指挥警卫部队,随时担任天子的侍从和贵族子弟的教师了。
1707040748
1707040749
1707040750
1707040751
1707040752
1707040753
1707040754
1707040755
1707040756
1707040757
1707040758
1707040759 西周时代“六  ”和“八  ”,是一种军队编制和乡邑编制相结合的组织,我们从他们设有“冢司土”等官职也可看出。前引《  壶》记述:国王命令  继承祖父和父亲的职司,“作冢  土于成周八  ”。“司土”原来主要是掌管土地的官,因兼管征发徒役的事,后来也称“司徒”[122]。“成周八  ”既然设有“冢司土”之官,必然“八  ”驻屯地有关涉土地和徒役的事需要管理。《周礼》有大司徒和小司徒之职,大司徒主要掌管整个邦的土地和居民,小司徒则主要掌管“六乡”的土地和居民,主要工作在于分配耕地和调发民力,所谓“乃均土地以稽其人而周知其数”,“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郑玄注说:“司徒掌六乡”,如同“遂人掌六遂”一样,基本上是对的。我们认为,“成周八  ”的设有“冢司土”,其职掌也当如此,因为“成周八  ”同样是军队编制和乡邑编制相结合的组织。
1707040760
1707040761
1707040762
1707040763
1707040764
1707040765
1707040766
1707040767
1707040768
1707040769
1707040770 《盠尊》说:“    六    八    ”。于省吾同志认为:“  ”是“蓺”的初文,像双手植草木于土中,本义为种植草木而加以扶持,典籍中“艺”训种植者习见,这是说王令盠掌管六  及八  的谷类种艺之事,“司蓺”当为“冢司土”的属官。
1707040771
1707040772
1707040773
1707040774
1707040775
1707040776 《南宫柳鼎》称:“王乎册尹册命柳,  六  牧阳、大△,  羲、夷、阳佃史。”于省吾同志认为:史与事古字通用,佃史即佃事。这是说,命柳掌管“六  ”放牧于阳、大△等地,和羲、夷、阳等地农佃之事。
1707040777
1707040778
1707040779
1707040780
1707040781
1707040782
[ 上一页 ]  [ :1.70704073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