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64396e+09
1707064396 知今我初服,宅新邑。      《周书·召诰》
1707064397
1707064398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周书·多士》
1707064399
1707064400 1.4 徂,凡4见,可作动词和副词。时间副词仅1见,表示现在时间。
1707064401
1707064402 徂兹淮夷、徐戎并兴。      《周书·费誓》
1707064403
1707064404 《尚书易解》:“徂,读为‘且’,今也,王引之说。”[165]“且”或“俎”之初文。且,甲金文用为祖先的祖。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古置肉于俎上以祭祀先祖,故称先祖为且,后起字为‘祖’。”[166]《说文·示部》:“祖,始庙也。”[167]“始”实为“祖”之引申义。“徂”之“始”义为“徂”之假借。《诗经·小雅·四月》“六月徂暑”,郑玄笺注:“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至六月乃始盛暑。”[168]
1707064405
1707064406 1.5 典,凡25见,可作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时间副词3见,表“经常”义。
1707064407
1707064408 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周书·康诰》
1707064409
1707064410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      《周书·酒诰》
1707064411
1707064412 封,汝典听朕毖,勿辩乃司民湎于酒。      《周书·酒诰》
1707064413
1707064414 清代孙星衍疏《康诰》曰:“《释诂》云:‘典,常也。’言往就国,勿替其敬,常听我诰,则汝用是殷民世享其国矣。‘典’字下属为句,《酒诰》‘典听朕教’,又云‘汝典听朕毖’,正与此同。”[169]许慎释“典”为“五帝之书也”“大册也。”[170]甲骨文和金文皆象双手捧册之形。“五帝之书”为常宝之书,故虚化引申为“经常”。
1707064415
1707064416 1.6 方,凡55见,可作名词、动词和副词。时间副词凡2见,表动作行为正在进行。
1707064417
1707064418 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虞夏书·皋陶谟》
1707064419
1707064420 《词诠》:“方,时间副词,正也,适也。”[171]《白话尚书》:“皋陶正敬重那些顺从的,对违抗的,正示以刑杀的图象警戒他们,三苗的事应当会办好。”[172]
1707064421
1707064422 1.7 姑,凡2见,皆作时间副词。《词诠》:“副词,且也。与今语‘暂且’同。”[173]
1707064423
1707064424 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      《周书·酒诰》
1707064425
1707064426 《尚书覈诂》:“《诗传》曰:且也。”[174]《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毛传》:“姑,且也。”[175]考察《酒诰》之上下语境,“姑”表暂时性措施,因殷之臣工,当时尚须利用,故从宽勿杀。《白话尚书》:“姑,暂且。”[176]
1707064427
1707064428 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      《周书·秦誓》
1707064429
1707064430 《尚书今古文注疏》:“姑者,《诗传》云:且也。言惟始之谋人,则以未肯就予而憎恶之。惟近之谋人,且将以为亲附。”[177]这个“姑”虽有“且”义,但也表示一种委婉语气。
1707064431
1707064432 1.8 古,凡23见,可作名词、形容词和副词。时间副词表示过去时,可译为“过去”“从前”。置于句首做状语,5见。
1707064433
1707064434 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      《商书·盘庚上》
1707064435
1707064436 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      《商书·盘庚上》
1707064437
1707064438 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      《商书·盘庚中》
1707064439
1707064440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      《商书·盘庚中》
1707064441
1707064442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      《商书·盘庚下》
1707064443
1707064444 1.9 即,时间副词2见。
1707064445
[ 上一页 ]  [ :1.7070643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