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65080
兹攸俟,能念予一人。 《周书·金縢》
1707065081
1707065082
兹予其明农哉! 《周书·洛诰》
1707065083
1707065084
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周书·立政》
1707065085
1707065086
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 《周书·顾命》
1707065087
1707065088
“兹”作副词,几乎所有的语法专书都认为通“滋”,表示程度,此外或作代词,或作语气助词,未论及时间副词。然今文《尚书》“兹”作副词,可用作时间副词,仅仅表示现在时间。
1707065089
1707065090
1.41 作,凡98见,可作动词和副词。时间副词仅1见,表示“开始”。
1707065091
1707065092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虞夏书·皋陶谟》
1707065093
1707065094
1707065095
《广雅疏证》:“‘作’与‘乃’相对成文,言烝民乃粒,万物始乂也。”《诗经·鲁颂·》“思马斯作”毛享传曰:“作,始也。”[252]
1707065096
1707065097
2.时间副词表达两个时间的范畴:抽象的时间长度和具体的时间状态
1707065098
1707065099
在今文《尚书》的副词系统中,时间副词是仅次于情态副词,数量较多的一个小类,表示各种各样的时间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表示抽象的时间长度: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类表示具体的时间状态:始末、缓急和持续。
1707065100
1707065101
2.1 表示抽象的时间长度。
1707065102
1707065103
2.1.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时间:昔、往、肆、古。
1707065104
1707065105
2.1.2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现在时间:肆、今、兹、即、比、徂。
1707065106
1707065107
2.1.3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将来时间:其、弥、末、姑、将、即、乃。
1707065108
1707065109
2.2 表示具体的时间状态。
1707065110
1707065111
2.2.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先后:先。
1707065112
1707065113
2.2.2 表示动作行为开始发生:作、肇、哉、乃、新、端、初、始。
1707065114
1707065115
2.2.3 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方。
1707065116
1707065117
2.2.4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既、已、其。
1707065118
1707065119
2.2.5 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不断:庸、用、终、常、彝、典、尚、日、时。
1707065120
1707065121
2.2.6 表示动作行为持续时间长久:永、遐、俊、旧、允、攸。
1707065122
1707065123
2.2.7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急遽:疾、极。
1707065124
1707065125
3.时间副词的语法功能单一
1707065126
1707065127
这是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主要区别。
1707065128
1707065129
今文《尚书》的时间副词数量较多,时间名词亦有较多数量,有一些时间副词是由时间名词充当状语逐渐专职化和定型化而形成的。所以有些词既是时间名词又是时间副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
上一页 ]
[ :1.707065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