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65641e+09
1707065641
1707065642 2.3 程度副词大都通过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这两种重要的认知手段进行虚化。考察今文《尚书》的程度副词,可知“崇、大、诞、毒、笃、多、孔”等由隐喻引发虚化,“洪、荒、极、淫、永”等转喻在虚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199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国内学界翻译为《虚化论》)认为,促使词语虚化发生的原因,首先是认知学的种种因素,而并非纯语言结构本身。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一个虚词在虚化前后是两个概念,新旧两个概念分别被称为目标概念(target concept)和原始概念(source concept),原始概念是已经存在的具体概念,而目标概念则是抽象的。当人在遇到一个陌生事物时,习惯于运用与之相似或相关的已有概念来表达新概念。所谓隐喻,就是指一个认知域在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隐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们用熟悉、具体的源域的概念结构去构建和理解陌生、抽象的目标域的概念结构。
1707065643
1707065644
1707065645
1707065646
1707065647 2.4 出现用分音法构造的程度副词。合音、分音造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鲜见。如“甭”为“不”“用”的合音,反之“甭”分音为“不”“用”。《周书·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句的“夹介”为“”的分音词。《白话尚书》:“夹介,当为(gài)的合音。,大。”[326]
1707065648
1707065649 3.程度副词的语音联系
1707065650
1707065651 分析今文《尚书》程度副词的语音联系,可以分为四组。
1707065652
1707065653 大、诞。大,定纽月韵;诞,定纽元韵,二者双声,韵部阴入对转。
1707065654
1707065655 毒、笃、多。毒,定纽觉韵;笃,端纽觉韵,二者旁纽叠韵。多,端纽歌韵,多和笃二者双声。
1707065656
1707065657 弘、洪、皇、永、荒。弘,匣纽蒸韵;洪,匣纽东韵;皇,匣纽阳韵;永,匣纽阳韵;荒,晓纽阳韵。皇、永双声叠韵;弘、洪、皇、永双声;荒、永、洪叠韵。
1707065658
1707065659 孔、钦。孔,溪纽东韵;钦,溪纽侵韵。二者双声。
1707065660
1707065661
1707065662
1707065663
1707065664 《尚书》诠释研究 [:1707060951]
1707065665 《尚书》诠释研究 (六)范围副词
1707065666
1707065667 1.范围副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1707065668
1707065669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或动作行为所涉对象的范围的副词。今文《尚书》的范围副词有25个,即:毕、并、达、单、凡、方、敷、共、恒、极、交、皆、尽、具、旁、率、斯、同、惟、悉、咸、相、屑、胥、一。
1707065670
1707065671 1.1 毕,凡6见,可用作动词、名词和副词。范围副词2见,表示动作关涉范围的全体。
1707065672
1707065673 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      《周书·康诰》
1707065674
1707065675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      《周书·顾命》
1707065676
1707065677
1707065678
1707065679
1707065680 《白话尚书》:“毕,尽,完全。”[327]毕,本为捕鸟网。《说文·攴部》:“,尽也。从攴,毕声。”[328]《说文解字注》:“事毕之字当作此。‘毕’行而‘’废矣。”[329]《助字辨略》:“毕,尽也,皆也。”[330]“毕”之副词义当为“”之通假义。
1707065681
1707065682 1.2 并,凡8见,可用作副词和动词。“幷”主要用作范围副词,凡6见。表示谓语所涉及范围的全部。《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幷”或作“并”,或作“竝”。《金縢》《大诰》《大诰》语例作“幷”,《皋陶谟》和《费誓》语例作“并”,《立政》作“竝”。
1707065683
1707065684 书用识哉,欲并生哉?      《虞夏书·皋陶谟》
1707065685
1707065686 启籥见书,乃并是吉。      《周书·金縢》
1707065687
1707065688 朕卜并吉。      《周书·大诰》
1707065689
1707065690 矧今卜并吉?      《周书·大诰》
[ 上一页 ]  [ :1.7070656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