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23682
芮逸夫:《中国民族之构成》,《大陆杂志》1953年(第7卷)第1期,第25—33页。
1707123683
1707123684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第109—136页。
1707123685
1707123686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第1—77页。
1707123687
1707123688
石蕴宗:《内蒙古农业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1707123689
1707123690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1707123691
1707123692
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707123693
1707123694
苏赫:《从昭盟发现的大型青铜器试论北方的早期青铜文明》,《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第2期,第1—7页。
1707123695
1707123696
孙宏开:《川西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载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编《西南民族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1707123697
1707123698
孙宏开:《试论“邛笼”文化与羌语支语言》,《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第53—61页。
1707123699
1707123700
孙宏开:《论羌族双语制──兼谈汉语对羌语的影响》,《民族语文》 1988年第4期,第55—65页。
1707123701
1707123702
塔拉﹑梁京明:《呼鲁斯太青铜器墓葬》,载田广金﹑郭素新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707123703
1707123704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第79—83页。
1707123705
1707123706
陶宗冶:《河北宣化县小白阳墓地发掘报告》,《文物》1987年第5期,第41—49页。
1707123707
1707123708
田广金:《桃红巴拉墓群》,载田广金﹑郭素新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707123709
1707123710
田广金﹑郭素新:《阿鲁柴登发现的金银器》,载田广金﹑郭素新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707123711
1707123712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第257—275页。
1707123713
1707123714
田广金:《内蒙古朱开沟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第301—332页。
1707123715
1707123716
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6年第1期,第8—13页。
1707123717
1707123718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1707123719
1707123720
王道还:《史语所的体质人类学家:李济﹑史禄国﹑吴定良﹑杨希枚﹑余锦泉》,载王汎森、杜正盛等主编《新学术之路(上)》,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第164—170页。
1707123721
1707123722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载《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硏讨会论文集》,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第125—146页。
1707123723
1707123724
王明珂:《什么是民族:以羌族为例探讨一个民族志与民族史研究上的关键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4年第65本第4分册,第989—1027页。
1707123725
1707123726
王明珂:《台湾地区近五十年来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载徐正光﹑黄应贵主编《人类学在台湾的发展》,台北:民族学研究所,1999。
1707123727
1707123728
王明珂:《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学的中介点》,《新史学》1993年第4卷第2期,第95—120页。
1707123729
1707123730
王明珂:《西周夨国考》,《大陆杂志》1987年(第75卷)第2期,第1—16页。
1707123731
[
上一页 ]
[ :1.7071236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