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45177e+09
1707145177
1707145178 冬至短极,县【县:同“悬”。】土炭,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晷景:亦作“晷影”,晷表的投影。】。岁星所在,五谷逢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
1707145179
1707145180 在岁首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则可以用听都邑人民发出的声音占卜。发出宫声调,则该年年成好,吉利;发出商声调,则有兵祸;发出徵声调,则有旱灾;发出羽声调,则有水灾;发出角声调,则这一年年成很坏。另外一种占卜丰歉的方法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计数连续下雨的日数。按一日雨相应有一升粮食收成的比例计算收成,以七升为极限;超过七升就不占。还有一种占卜的方法是:将正月初一到十二日与当年的一月到十二月相对应,用这十二天每天的雨量占一年十二个月的水旱。但对疆域千里的范围占卜,实际上也就是对天下占卜,就必须用前面所说的在整个正月计数的方法。若要对各个分野国进行占卜,就要看正月里月亮所在的星宿,使用前述的太阳、风、云占卜这个分野国本年的收成。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观察太岁所在的方位。太岁在金,即西方申酉戌,主丰收;太岁在水位,即北方亥子丑,主歉收;太岁在木位,即东方寅卯辰,主饥荒;太岁在火位,即南方巳午未,主旱灾。这就是占卜一年好坏的大概情形。
1707145181
1707145182 正月里的第一个甲日为上甲日,如果风从东方来,则是适宜养蚕;如果风从西方来,而且日出时有黄云,则是歉收年。
1707145183
1707145184 在冬至日这一天白昼最短,这一天之前如果在天平一端悬土另一端悬炭使其平衡,冬至时阳气生,因炭中的水分挥发变轻而上升,鹿角解蜕,兰花的根开始发芽,泉水跃出,这些现象可以大致地告诉人们冬至已临近,但是确定准确的冬至日期,则主要依靠晷表的投影来决定。一般来说,与岁星所在星宿相应的国家将五谷丰登,国家昌盛。与岁星所在星宿相对冲的国家,则有灾殃。
1707145185
1707145186 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曷尝:何曾。】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内冠带,外夷狄,分中国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1707145187
1707145188 幽厉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禨祥不法。是以孔子论六经,纪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告非其人,虽言不着。
1707145189
1707145190 太史公说: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历代帝王何曾不重视观测日月星辰的运动来制定历法呢?待到三皇五帝时,他们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知识,并对其规律更加明了,对内使华夏各族和谐,对外则抵御夷狄等族,分中原为十二州,抬头可以观察天给予的示象,低头则取法于地上万物的变化规律。天上有日月之分,地上有阴阳之别。天上有五星的运行,地上有五行的交替变化。天上划分出列宿,地上分封出州域。日、月、星这三光,是地上阴阳精气上升之后形成的,而精气的根源在地上,所以圣明的帝王能够认识和掌握它们。
1707145191
1707145192 周厉王、周幽王以前的事,已经很久远了。那时候所见到的天象变化,都是各国的特殊现象,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应验标准,各家以不同的奇异事件、物怪变化来占卜,以牵合各自的应验,因此,古代流传下来的图文典籍中所记占候吉凶的方法全不统一,无法效仿。所以孔子在编评六经的时候,只叙录他们记载的奇异天象,并不论及应验的状况。以至于天道、天命的理论不能轻易传授,即使传授给某个学生,也不详细解说;如果传授的人并不是合适的人,即使给他详细解释说明了,他也不明白。
1707145193
1707145194 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于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于宋,子韦;郑则裨灶;在齐,甘公;楚,唐眛;赵,尹皋;魏,石申。
1707145195
1707145196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
1707145197
1707145198 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盖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蚀三十六,彗星三见,宋襄公时星陨如雨。天子微,诸侯力政,五伯代兴,更为主命。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强伯。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衡【从衡:合纵和连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
1707145199
1707145200 过去传授天数的人:在高辛氏以前,有重、黎;在唐尧、虞舜时代,有羲氏、和氏;在夏代,有昆吾;在殷商时代,有巫咸;到了周代,有史佚和苌弘;在宋国,有子韦;在郑国有裨灶;在齐国,有甘公(甘德);在楚国,有唐眛;在赵国,有尹皋;在魏国,有石申。
1707145201
1707145202 天道循环,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的时间叫一纪,三纪齐全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这是它的大周期。所以当政的人一定要知道并重视这些规律。仔细考察前后各一千年的变化,然后才能对天人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完备的了解。
1707145203
1707145204 太史公研究古代用天象占候人间的变化,没有什么占候的原则是当今时代能够应用的。大概在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时间里,日食的记录有三十六次,彗星的记录有三次,宋襄公时有流星陨落如雨。那时天子势微,诸侯以武力决定政事,五霸相继形成,替代了天子的地位,各自为政。从此以后,势重的欺凌孤弱的,大国吞并小国。秦、楚、吴、越等国原本是夷狄之邦,也因武力强大而成为霸主。田氏篡夺了齐国,韩、赵、魏三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从此揭开了诸雄并争的战国时代。各国争相攻城夺地,战争一个接着一个,许多城邑多次遭受屠掠,人民忍受着饥饿、疾病的困苦,痛苦万分,各国的国君和臣子者也都十分焦虑,视察吉凶的预兆,占卜星象云气成为当务之急。近代十二诸侯征战,七国相继称王,游说合纵连横计策的说客前赴后继,而尹皋、唐眛、甘德、石申等天文星占家依据当时的时势,各自根据他们国君的需要而写出不同的占候著述,因此他们的占验互相矛盾、杂乱无章,如同米和盐一般的琐碎。
1707145205
1707145206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燕、齐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虚、危。宋、郑之疆,候在岁星,占于房、心。晋之疆,亦候在辰星,占于参、罚。
1707145207
1707145208 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阳则日、岁星、荧惑、填星;占于街南,毕主之。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阴;阴则月、太白、辰星;占于街北,昴主之。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是以秦、晋好用兵,复占太白,太白主中国;而胡、貉数侵掠,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经也。此更为客主人。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诸侯更强,时灾异记,无可录者。
1707145209
1707145210 太史公认为用二十八宿中的天象变化占候十二州城的吉凶,同时以北斗斗柄指向的方位配合进行占卜,这种占卜的方法由来已久。秦国的疆域在西方,所以候在金星,占验见于狼星、弧矢。吴、楚的疆域在南方,所以候在火星,占验见于南宫和太微。燕、齐的疆域在北方,所以候在水星,占验见于虚宿和危宿。宋、郑的疆域在东方,所以候在木星,占验见于房宿和心宿。晋国的疆域在北方,所以也候在水星,占验见于参宿和罚所在的天区。
1707145211
1707145212 秦国吞并了三晋、燕、代以后,自黄河、华山以南的区域为中原。中原地处四海之内的东南方向,所以为阳;阳则主于太阳、木星、火星、土星;占候在天街之南,以毕宿为主。中原的西北方向居住的是胡、貉、月氏等穿兽皮、拉弓打猎的民族,为阴;阴则主于月亮、金星、水星;占候在天街之北,以昂宿为主。由于中原的山川为东北走向,其维系之处,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可见秦、晋地处主脉的西北,与胡人同为阴,所以他们喜好征战,占候同样在属阴的金星,所以金星也主中原地区;但对于胡、貉民族的屡次入侵,只能单独用水星作占,水星出没运行总是匆忙、急躁,常用来占候夷狄:以上是占卜的大概原则。这是金星和水星交替地位于主或客的位置的原因。火星主孛乱,用它对外占卜用兵,对内占卜政事。所以有句话说“虽有圣明的天子,也必须考察火星运行的位置所在”。至于诸侯之间势力强弱的变更,不同时期对异灾应验的记录不同,所以难以记录在书中。
1707145213
1707145214 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骀藉:践踏。】,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未尝若斯也。
1707145215
1707145216 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山东遂合从诸侯,西坑秦人,诛屠咸阳。
1707145217
1707145218 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月晕参、毕七重。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元光、元狩,蚩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越之亡,荧惑守斗;朝鲜之拔,星茀【星茀:孛星。】于河戍;兵征大宛,星茀招摇:此其荦荦【荦荦:显著。】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
1707145219
1707145220 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故甘、石历五星法,唯独荧惑有反逆行;逆行所守,及他星逆行,日月薄蚀,皆以为占。
1707145221
1707145222 秦始皇的时候,在十五年内彗星出现了四次,停留时间长的达八十天,长度有的横贯整个天空。此后秦国终于以武力征灭了其余六国,统一了中原,并对外攮除四夷,以至于在这段时间死的人不计其数,有如乱麻,后来张楚王和群雄都起兵造反,使得三十年内战争的次数多得无法计数。自蚩尤以来,还从未发生过死人如此之多的大战乱。
1707145223
1707145224 项羽救钜鹿的时候,有大流星从东向西划过天空,他与太行山以东的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向西攻陷秦国,坑杀降兵,屠毁了咸阳城。
1707145225
1707145226 钱大昕:“《天官书》文字古奥,非太史公所能自造,必得于甘石之传。今世所称《甘石星经》乃后人伪托多袭用晋、隋二《志》,而稍为异同,要其剽窃之迹,自不能掩。较之《太史公书》犹周鼎之与康瓠也。”
[ 上一页 ]  [ :1.7071451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