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47932
1707147933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以厚礼相待,并将宗室之女嫁给重耳为妻,又赐给他八十匹马,重耳很满足于现有的生活。重耳到齐国两年后齐桓公就去世了,当时正巧赶上竖刀等人发起叛乱,齐孝公继承了君位,各诸侯国的军队趁机屡次进犯齐国。重耳在齐国一共住了五年。重耳很喜欢在齐国娶的妻子,心里根本不想离开齐国。赵衰、咎犯就在一棵桑树底下商讨如何劝重耳离开齐国。重耳妻子的侍女恰好在桑树上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就将此事告诉了她的主人。重耳的妻子却杀了那个侍女,并劝重耳赶紧离开齐国。重耳说:“人生但求安乐,何必管其他的事呢!我一定要老死在齐国,不能离开。”他的妻子说:“您可是一国的公子,穷困时被迫来到这里,跟随你的那些贤士个个愿为您效死。您不赶快返回晋国,报答您辛劳的臣子,却在此贪恋女色,我私下替您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不回晋国,什么时候才会有成功的一天?”于是她就与赵衰等人合谋,把重耳灌醉抬到车上,离开了齐国。走了很远,重耳才醒了过来,他十分生气,拿起戈就要杀咎犯。咎犯说:“杀死我就能够成就您的事业,这是我狐偃的夙愿啊。”重耳说:“如果事情没有成功,我就吃了你的肉。”咎犯说:“就算事情没有成功,可我的肉又腥又臊不好吃,怎么能值得您吃呢!”于是重耳这才罢休,继续向前赶路。
1707147934
1707147935
重耳经过曹国,曹共公没有以礼相待,想偷看重耳身上紧密相连的畸形肋骨。曹国的大夫厘负羁说:“晋公子贤能,又和我国是同姓,他在困窘时途经我国,为什么不能以礼相待呢!”曹共公没有听从厘负羁的劝告。厘负羁就私下送食物送给重耳,并在食物下面放了一块玉璧。重耳接受了食物,却把玉璧还给了厘负羁。
1707147936
1707147937
重耳离开曹国,路过宋国。宋襄公刚刚被楚国打败,在泓之战中受了伤,他听说重耳贤明有才能,于是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接待了重耳。宋国的司马公孙固与咎犯的关系很好,于是他说:“宋国是个小国,最近又打了败仗,没有能力帮助你们回国,还是另投大国吧。”于是重耳离开了宋国。
1707147938
1707147939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叔瞻:郑国大夫,郑文公弟。】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郑之出自厉王:郑国始封君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而晋之出自武王【晋之出自武王:晋国始封君唐叔虞是周武王之子。】。”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
1707147940
1707147941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1707147942
1707147943
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瞻劝谏他的国君说:“晋公子贤明有才能,他的随从全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况且又与我们郑国是同姓。郑国的先祖是周厉王的儿子,晋国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儿子。”郑文公说:“诸侯国公子流亡到我国的太多了,怎么可能全都以礼相待呢!”叔瞻说:“如果国君您不能对他以礼相待,还不如把他杀死,以免将来成为我国的祸患。”郑文公没有听从叔瞻的劝告。
1707147944
1707147945
重耳离开郑国后前往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款待他,重耳谢绝了,称不敢当。赵衰说:“您在外流亡了十多年,小国都轻视您,更何况是大国呢?如今楚国这个大国竟然以厚礼招待您,您就不要辞让了,这可是上天在护佑您啊。”于是重耳按作客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楚成王用厚礼款待了重耳,重耳非常谦卑。楚成王说:“假如有一天您返回了晋国,将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珍禽异兽、宝玉绢帛等东西,国君您都有很多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礼物来报答您。”楚成王说:“即便如此,你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将来万不得已,晋国与楚国在平原或是湖沼地带交战,请允许我为您退避三舍之地。”楚国将军子玉大怒道:“国君对晋国公子十分厚待,可是今天重耳却出言不逊,请让我杀了他。”楚成王说:“晋公子很贤明,可是流亡在外太久了,跟从他的都是栋梁之材,这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我怎么能杀死他呢?况且又能让他改说什么呢!”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以后,晋国太子圉从秦国逃回了晋国,秦缪公十分怨恨太子圉;他听说重耳在楚国,于是邀请他来秦国。楚成王说:“楚国距离晋国很远,要途经好多个国家才可到达晋国。而秦国与晋国交界,秦缪公又很贤明,你去秦国吧!”楚成王准备了厚礼为重耳送行。
1707147946
1707147947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司空季子:名胥臣,晋国大臣。】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黍苗》:《诗经·小雅》篇名。】诗。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郄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贵臣吕、郄之属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1707147948
1707147949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河伯:黄河水神。】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柳。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群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人杀怀公。
1707147950
1707147951
重耳来到秦国后,秦缪公把五个同宗女子都嫁给了重耳为妻,公子圉原先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想接受公子圉原先的妻子,司空季子说:“公子圉的国家您尚且要去攻打,更何况是占有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了这个女子就可以与秦国结成姻亲关系,就可以求秦国帮您返回晋国了,您现在却拘泥于小节,忘了大的耻辱!”重耳于是接受了公子圉原先的妻子。秦缪公十分欢喜,与重耳一起宴饮。席间赵衰吟诵了《黍苗》诗。秦穆公说:“我知道你们想快点回到晋国。”赵衰与重耳从座位上离开,再次拜谢秦缪公说:“我们这些孤臣仰仗您,就如同百谷期盼及时雨一般。”当时是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秋季。晋惠公在九月去世,太子圉继位。十一月,安葬了晋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郄縠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偷偷来劝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愿意为重耳作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缪公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晋国听说秦兵来了,也发兵抵抗秦兵。然而人们都已暗中知道公子重耳要回国。唯有晋惠公的旧臣吕甥、郄芮等人不愿拥立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共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晋国,此时已六十二岁了,晋国人大多数都愿归顺他。
1707147952
1707147953
文公元年(前636年)春季,秦国护送重耳来到黄河边。咎犯说:“我跟从您流亡天下,期间犯了很多过错。我自己都知道,更何况您呢?我请求在这里离开您吧。”重耳说:“如果我回到国都,没有与您同心共事的话,就请河神来作证。”重耳说完就把玉璧扔进了黄河,以此与子犯盟誓。此时介子推也在追随重耳,他在船中,就笑道:“上天的确是在保佑公子,可是子犯却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邀功,真是足以令人感到耻辱啊。我不想与这样的人共事。”于是介子推就独自偷偷渡过黄河。秦兵包围了令狐,晋军驻扎在庐柳。二月辛丑日,咎犯与秦晋两国的大夫在郇城订下盟约。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军大营。丙午日,重耳到达了曲沃。丁未日,重耳朝拜武公的宗庙,并即位成为晋国国君,便是晋文公。群臣全都前来朝拜。怀公圉逃奔高梁。戊申日,晋文公派人杀了怀公。
1707147954
1707147955
怀公故大臣吕省、郄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祛。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臣刀锯之余,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余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遂以吕、郄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郄,吕、郄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为微行,会秦缪公于王城,国人莫知。三月己丑,吕、郄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文公之卫徒与战,吕、郄等引兵欲奔,秦缪公诱吕、郄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卫,以备晋乱。
1707147956
1707147957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带:又称“叔带”、“王子带”、“太叔”,惠王之子,襄王之弟。】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duì【怼:怨恨。】?”推曰:“尤【尤:罪。】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1707147958
1707147959
晋怀公的旧臣吕省、郄芮原本就不愿归顺晋文公,晋文公继位后,他们惧怕被杀,就打算与党羽密谋烧毁文公的宫室,企图杀了晋文公。晋文公并不知道这件事。当初想要杀死晋文公的宦官履鞮得知了这个阴谋,想告诉晋文公,从而解除以前的罪过,于是请求觐见晋文公。晋文公没有接见他,并派人责备他说:“我还记得在蒲邑所发生的事情,你斩断了我的衣袖。后来,我跟从狄君去打猎,你又替惠公来追杀我。惠公给了你三天期限到达,可是你只用了一天就到了,为什么那么急呢?你好好想一想这些事吧。”宦官履鞮回答说:“我是受过宫刑的人,事奉国君不敢有二心,不敢违背国君的命令,因此得罪了国君您。现在您已回国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邑、狄国那样的事吗?况且管仲曾经用箭射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却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现在我这个有罪之人有要事要向国君禀告,可是国君却不愿接见我,恐怕灾难将要降临到您头上了。”于是晋文公接见了他,履鞮便把吕省、郄芮等人的阴谋报告给了晋文公。晋文公想要召见吕省和郄芮,可是吕省、郄芮等人手下的党徒太多,文公担心自己刚刚回国,国人会出卖自己,于是就微服出行,在王城会见了秦穆公,对此国人全然不知。三月己丑日,吕省、郄芮等人果然谋反了,他们焚毁了文公的宫室,却并未抓到文公。文公的卫士与他们战斗,吕省、郄芮等人想率兵逃走,秦缪公引诱吕省、郄芮等人,在黄河岸边杀了他们,晋国恢复稳定后,文公才回来。夏季,文公从秦国接回夫人,秦缪公嫁给文公的妻子终于都被封为夫人。秦缪公还送给晋文公三千卫兵,以防备晋国发生动乱。
1707147960
1707147961
晋文公修明政务,向百姓广施恩惠。奖赏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以及有功的大臣,功劳大的赏赐城邑,功劳小的授予爵位。文公还没有封赏完毕,周襄王就因为弟弟带发难而出逃居住在郑国,并派人到晋国告急。晋国局势刚刚安定,文公想要派兵去解救周襄王,又担心有其他的祸乱,所以暂停了封赏,没有来得及封赏已经隐居的介子推。介子推自己没有去向晋文公要俸禄,所以他当时没有得到封赏。介子推对母亲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仅有文公还在世。惠公与怀公没有任何亲信,所以其他国家和本国的百姓臣子都抛弃了他们;然而上天并没有让晋国灭亡,一定会出现真正的国君,主持晋国的祭祀,这个人不是文公还会有谁呢?上天确实是在保佑文公,可是有些人却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不是很荒谬吗?偷窃他人的财物,都会被人称作盗贼,更何况是贪图上天的功绩据为己有呢?臣子掩饰自己的罪过,国君赏赐奸邪之人,国君与臣子上下相互欺瞒,我很难与这些人一起相处。”他的母亲问他:“你何不也去求国君赏赐呢?如果你就这样死了,又能去怨恨谁呢?”介子推说:“明明知道他们的做法是错的却还要去效法,我的罪过将比他们的还大。况且我口出怨言,更不能享受国君给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那也要使国君知道一下你的情况,怎么样?”介子推回答说:“话语,是身体的花饰而已;身体都打算隐藏起来了,还要那些花饰有什么用呢?身穿那些花饰,就是要显耀自己了。”他的母亲说:“你真的能做到吗?我与你一起隐藏起来。”他们到死都未再出现。
1707147962
1707147963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龙:喻重耳。】欲上天,五蛇【五蛇:指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1707147964
1707147965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防:防范。】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1707147966
1707147967
二年春,秦军河上,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1707147968
1707147969
介子推的跟随者十分怜悯他,就在宫门挂了一条字幅,字幅写道:“龙想要飞上天,曾有五条蛇帮扶他。龙现在已经升入云霄,四条蛇也都各自进入了自己的屋宇,唯有一条蛇独自哀怨,始终没能找到自己的住所。”晋文公外出时,看见了那字幅,说:“这说的就是介子推啊。我一直劳心于王室之乱,没来得及回报他的功劳。”于是派人去召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早已离开了。文公于是到处寻找他的住所,听说他在绵上山,于是文公将整座绵上山赏赐给了介子推,作为他的禄田,称为介山,并说“用这来记载我的过失,并且表彰贤能的人”。
1707147970
1707147971
跟从文公流亡多年的仆人壶叔说:“国君您曾三次赏封有功的人,可是都没有赏赐我,因此我冒昧地前来向您请罪。”晋文公回答说:“能用仁义来教导我,用德行与恩惠来防止我犯错误的,这样的人应受到上等奖赏。用行动来辅佐我,使我终于取得成功的,这样的人应受到次一等的奖赏。战场上敢于冒流矢飞石的危险,为我立下汗马功劳的,这样的人应受到再次一等的奖赏。如果只是用苦力侍奉我,但没有补救我的错误的,将受到更次一等的奖赏。三次赏赐过后,立即就要赏赐你了。”晋国人听到文公的这番话,都很高兴。
1707147972
1707147973
晋文公二年(前635年)春季,秦军在黄河岸边驻扎,将要护送周襄王回京城。赵衰说:“要想称霸,没有比护送周襄王回京城、尊崇周王更好的方法。周王室与晋国原本就是同姓,如果晋国没有抢先护送周襄王回京,而是落在秦国后面,就没有向天下发号施令的资本。现在尊崇周襄王,乃是晋国将来称霸的资本。”三月甲辰日,晋国于是派兵到阳樊,包围了温邑,护送周襄王回到了周都。四月,杀了周襄王的弟弟带。周襄王于是将河内、阳樊的土地赐给了晋国。
1707147974
1707147975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于今在矣。”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宋免矣。”于是晋作三军。赵衰举郄縠将中军,郄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山东:指太行山以东。】,而以原封赵衰。
1707147976
1707147977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晋人不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卫侯居襄牛,公子买守卫。楚救卫,不卒【不卒:未能成功。】。晋侯围曹。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厘负羁言,而用美女【用美女:此三字为衍文。】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僖负羁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1707147978
1707147979
四年(前633年),楚成王和其他诸侯国包围了宋国,宋国的公孙固来到晋国告急。先轸说:“报答宋襄公的赠马厚恩并使晋国称霸于诸侯,就在如今的这场战役了。”狐偃说:“楚国不久前取得了曹国,而且又与卫国初次联姻,如果我们讨伐曹卫两国,楚国一定会去营救,这样宋国就可免于灾难了。”晋国于是创建了三军。赵衰举荐郄縠统领中军,并让郄臻辅佐他;派遣狐偃掌管上军,让狐毛辅佐他,任命赵衰为卿;栾枝统领下军,先轸协助他;荀林父驾战车,魏犨担当车右:三军前往攻打曹、卫两国。冬季十二月,晋兵首先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的地方,并将原邑封给了赵衰。
1707147980
1707147981
五年(前632年)春季,晋文公想要攻打曹国,于是向卫国借路,卫国人没有同意。晋军只好绕远从黄河的南段渡河,侵入曹国,并攻打卫国。正月,晋军攻取了五鹿。二月,晋侯、齐侯在敛盂会盟。卫侯请求与晋国结盟,晋国人没有答应。卫侯于是又想要与楚国结盟,卫国人不想这样做,因此驱逐了卫侯以讨好晋国。卫侯被迫居住在襄牛,公子买在卫国都城防守。楚国前来援救卫国,却未能成功。晋侯包围了曹国。三月丙午日,晋军攻入了曹国都城,斥责曹共公没有听从厘负羁的劝告却让三百人乘坐着华美的车子招摇过市的过错。为了报答厘负羁曾经的恩德,晋文公命令军队不许进入厘负羁同宗族的住所。楚军又包围了宋国,宋国又向晋国告急。晋文公这次要想营救宋国就要攻打楚国,可是由于楚成王当年对他有恩,所以他不想讨伐楚国;打算对宋国的请求置之不理,可是宋襄公当年也有恩于自己:晋文公进退两难。先轸说:“抓住曹伯,然后分割曹国、卫国的土地给宋国,楚国会急于营救曹国、卫国,如此一来,楚国就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了。”晋文公听从了先轸的建议,楚成王于是领兵离开了。
[
上一页 ]
[ :1.7071479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