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47982
1707147983
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厄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咎犯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晋侯乃囚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楚得臣【得臣:即子玉。】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宋公:指宋成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余兵去。甲午,晋师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1707147984
1707147985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1707147986
1707147987
楚国将领子玉对楚成王说:“国君您对待晋文公仁义至厚,如今他明知楚国与曹、卫两国关系好却有意讨伐它们,这是轻视您。”楚成王说:“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过了很长时间窘困的生活,终于得以返回晋国,对人世间的苦头非常了解,因此能够善待他的子民,上天在保佑着他,其势不可阻挡。”子玉坚持请战说:“我不敢说这次一定能取得胜利,只希望因此能封住那些进谗言之人的口。”楚成王十分生气,给了他很少的兵力。子玉于是派宛春告诉晋文公说:“请您恢复卫侯的君位并归还曹国的土地,我也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晋国大夫咎犯说:“子玉太无礼了,国君只能获得一个好处,可是当臣子的却能得到两个好处,我们不能答应这个条件。”先轸则说:“能使人心安定就称为有礼。楚国的一句话能够使三个国家安定,可是您的一句话却能使这三个国家灭亡,那么就是我们无礼。如果不答应楚国,就是放弃了宋国。不如暗中答应楚国恢复曹侯、卫侯的地位,以此来引诱楚国,扣留宛春以激怒楚国,等战事发生后再另想其他的计谋。”晋侯于是就把宛春扣押在了卫国,并且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曹国、卫国于是与楚国绝交了。楚国的子玉非常生气,率军攻打晋军,晋军不断后退。晋国的军吏问:“我军为什么要撤退?”晋文公说:“从前我在楚国时,曾与楚成王约定,交战时晋军会向后撤退三舍之地,我怎么能背弃自己的承诺呢?”楚军也想撤退,可是子玉不答应。四月戊辰日,宋成公、齐将、秦将以及晋侯在城濮驻扎。己巳日,与楚军交战,楚军被打败,子玉带领残兵逃走了。甲午日,晋军班师回到衡雍,在践土为周襄王修建了宫殿。
1707147988
1707147989
起初,郑国曾帮助过楚军,如今楚军战败了,郑国很惧怕,派使者向晋侯请求结盟。晋侯于是与郑伯订立了盟约。
1707147990
1707147991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驷介:由四匹披甲的马所拉的战车。】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lù,彤弓矢百,玈lú弓矢千,秬jù鬯一卣yǒu【卣:酒器,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底部有脚。】,圭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于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予一人:天子自称。】永其在位。”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
1707147992
1707147993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
1707147994
1707147995
六月,晋人复入卫侯。壬午,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1707147996
1707147997
五月丁未日,晋文公向周天子进献从楚国俘获的战利品,一共有一百辆披甲的驷马战车,一千多名步兵。周襄王派王子虎宣布任命晋文公为霸主,并赐给他大辂车,一把红色的弓、一百支红色的箭,十把黑色的弓、一千支黑色的箭,一卣用黑黍加香草酿造而成的醇酒,一把柄为圭状的玉勺以及三百名勇士。晋侯再三谢绝,最后才叩首接受了。周朝的史官写了《晋文侯命》:“周王这样说道:您用仁义使诸侯和睦,大显文王、武王的功业。文王、武王能谨慎地修明德行,光照上天,名声广传于人间,所以上帝将帝王的使命赐给了文王、武王,让其恩泽延及到子孙后代。您要协助我继承祖先的帝业,永安天子之位。”于是晋文公开始在诸侯中称霸。癸亥日,王子虎在践土的行宫与诸侯会盟。
1707147998
1707147999
晋军放火烧了楚军的营地,大火连续好几天都未熄灭,晋文公却唉声叹气的。大臣们说:“打败了楚军可是国君您仍忧虑,为什么?”晋文公说:“我听说只有圣人在取得胜利时能安心,因此我会感到害怕。况且楚国大将子玉还没死,我怎么能高兴起来呢!”子玉战败后回到了楚国,楚成王怨恨他没有听自己的话,贪图与晋国作战,于是狠狠地斥责了子玉,子玉自杀身亡。晋文公说:“我在外面攻打楚国,而楚王在国内诛杀大将,内外交相呼应。”于是晋文公才高兴起来。
1707148000
1707148001
六月,晋人再次让卫侯回到了国都。壬午日,晋文公渡过黄河后北上回到了晋国。回国后他开始论功行赏,其中狐偃功劳最大。有人说:“城濮之役,主要靠先轸出谋划策。”晋文公说:“在城濮作战时,狐偃劝我不要失信。先轸则说:‘作战重要的是取胜’,我听取了他的话并打了胜仗。可是先轸的话只能有利于一时,而狐偃所说的却有利于我创建千秋万代的功业,怎么能让一时的利益凌驾于千秋万代的功业之上呢?所以我把狐偃的功劳排在了最前面。”
1707148002
1707148003
冬,晋侯会诸侯于温,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于践土。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1707148004
1707148005
丁丑,诸侯围许。曹伯臣或说晋侯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晋侯说,复曹伯。
1707148006
1707148007
于是晋始作三行。荀林父将中行,先縠【先縠:又称“彘子”,先轸之子。】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1707148008
1707148009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1707148010
1707148011
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是岁郑伯亦卒。
1707148012
1707148013
冬季,晋文公在温邑会见了诸侯,想要率领诸侯朝见周襄王。晋文公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办成此事,恐怕有些诸侯会背叛自己,就派人告诉周襄王,让他去河阳狩猎。壬申日,晋文公率领诸侯到践土朝见了周天子。孔子读史书看到关于文公的这段记载,说:“诸侯无权召见周天子,我之所以要在《春秋》上将这件事写成‘周天子在河阳打猎’,是对此事隐讳的说法。”
1707148014
1707148015
丁丑日,诸侯国包围了许国。曹伯的大臣中有人劝晋文公说:“齐桓公会盟各诸侯国是为了扶植异姓国家,如今国君您会盟诸侯却是为了灭亡同姓国家。曹国,是叔振铎的后代;晋国,是唐叔的后代。会盟诸侯而灭掉兄弟之国,这是不合礼法的。”晋文公听了这番话后十分高兴,于是恢复了曹伯的君位。
1707148016
1707148017
此时晋国开始创建左行、中行、右行三支军队。荀林父统领中行军,先縠统领右行军,先蔑统领左行军。
1707148018
1707148019
七年(前630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同出兵包围了郑国,原因是晋文公逃亡经过郑国的时候,郑国国君对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以及城濮之战时郑国曾帮助楚国。晋国包围郑国,想要俘获叔瞻。叔瞻听说了这一消息,于是自杀了。郑国人抬着叔瞻的尸体来向晋文公禀告。晋文公则说:“一定要抓到郑国国君我才会甘心。”郑文公恐惧,于是暗中派人告诉秦缪公说:“灭掉郑国会使晋国的力量增强,这对晋国来说是有好处的,可是对秦国来说却未必有利可图。国君您为什么不帮助郑国解脱困境,使郑国成为秦国在东行道路上的好友呢?”秦伯听后十分高兴,于是撤兵了。很快晋国也撤兵了。
1707148020
1707148021
九年(前628年)冬年,晋文公去世,其子襄公欢继位。这一年郑文公也去世了。
1707148022
1707148023
郑人或卖其国于秦,秦缪公发兵往袭郑。十二月,秦兵过我郊。襄公元年春,秦师过周,无礼,王孙满【王孙满:周王宗室。】讥之。兵至滑【滑:诸侯国名,姬姓。】,郑贾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
1707148024
1707148025
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众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于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襄公墨衰绖。四月,败秦师于殽,虏秦三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文公夫人秦女,谓襄公曰:“秦欲得其三将戮之。”公许,遣之。先轸闻之,谓襄公曰:“患生矣。”轸乃追秦将。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卒不反。
1707148026
1707148027
后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殽之败,取晋汪以归。四年,秦缪公大兴兵伐我,度河,取王官【王官:晋邑名。】,封殽尸而去。晋恐,不敢出,遂城守。五年,晋伐秦,取新城,报王官役也。
1707148028
1707148029
郑国有人想出卖自己的国家给秦国,秦穆公派兵前去偷袭郑国。十二月,秦军路过晋都的城郊。襄公元年(前627年)春季,秦军途经周都,十分骄横无礼,王孙满讥笑秦军不懂礼法。秦军到滑国时,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去周都做生意,正好遇到了秦军,弦高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十分惊慌,只好退兵了,在顺便灭掉滑国后才班师返回。
1707148030
1707148031
晋国的先轸说:“秦伯没有听从蹇叔的劝告,违背了民心,我们可以在此时攻击秦军。”栾枝则说:“还没有报答秦国对先君的恩德,就攻击它,是不行的。”先轸说:“秦国欺侮我们刚刚失去父亲的国君,讨伐与我们同姓的国家,有什么恩德要报答呢?”晋国于是攻打秦国。晋襄公身穿着黑色的丧服随军出征。四月,晋国在崤山打败了秦军,虏获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三位秦军大将后返回。晋襄公就穿着黑色的丧服安葬了晋文公。晋文公的妻子是秦国女子,她对晋襄公说:“秦君想要得到那三位败将从而杀掉他们。”襄公同意了,于是把那三名秦国将领遣送回国。先轸听说后,对襄公说:“祸患就此产生了。”先轸于是立即去追那三名秦国将领。他们正在渡过黄河,已经在船上了,看到岸边的先轸便叩头辞谢,终于没能追回。
[
上一页 ]
[ :1.7071479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