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52818
1707152819
子贡游说吴王说:“我听说,施行王道的国家不能使诸侯国灭绝,施行霸道的国家不能让另外的强大敌人出现,互相抗衡的千钧重量的双方,无论在哪一方加上一铢一两,就会出现重心的移位。现在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企图独自占有拥有千辆兵车的鲁国,来与吴国一争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况且去救援鲁国,是显扬声名的事情;攻打齐国,是可以获得大利的事情。以此来安抚泗水以北的诸侯,以讨伐强暴的齐国来镇服强大的晋国,没有比这样做而获得更大利益的方法了,名义上保存即将灭亡的鲁国,实际上阻扼了强齐的扩张,聪明的人是不会犹豫不决的。”吴王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曾经与越国交战,把越王逼退在会稽山上。越王自己吃苦耐劳,而且战士受到优待,有报复我的意图。您等我攻打了越国后再按您的计策去做。”子贡说:“越国的实力还比不上鲁国,吴国的强大也比不上齐国,大王把齐国搁置在一边而去攻打越国,到时齐国早已平定鲁国了。而且大王凭借保存和延续即将灭亡的国家的名义攻打弱小的越国,却害怕强大的齐国,这不是勇敢的表现。勇敢的人不回避艰难险阻,仁慈的人不使受约束的人陷入困境,聪明的人不会失掉时机,称王的人不会让一个国家从世上灭绝,凭借这些来树立他们的道义。现在,通过保存越国来向诸侯显示您的仁德,通过救援鲁国、攻打齐国来给晋国施加压力,各诸侯国一定会竞相来朝见吴国的,这样称霸天下的大业就成功了。大王如果真的畏惧越国,我请求东去会见越王,劝说他出兵追随您,这样做实际上可以使越国空虚,名义上是追随诸侯讨伐齐国。”吴王非常高兴,于是派遣子贡前往越国。
1707152820
1707152821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料力:量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勐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徼:激发,激励。】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1707152822
1707152823
越王清扫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贡,亲自驾车到子贡下榻的馆舍询问道:“这里是不开化的蛮夷小国,大夫为何郑重其事地屈尊光临此地?”子贡说:“现在我已经劝说吴王去救援鲁国而攻打齐国,他心里想要这么做,但担心越国,说‘等我攻下了越国之后才可行’。如果这样,越国被攻克是必然的了。何况没有报复他人的企图而使人怀疑他,是笨拙;有报复他人的企图而让人发觉了,是失败,事情还没有做而消息先传出去,是危险。这三种情况是办事情最大的祸患。”句践伏地叩头拜了两拜,说:“我曾经自不量力,竟和吴国交战,因而被困在会稽山上,对吴国恨入骨髓,早晚唇焦舌干,只打算与吴王一同赴死,这就是我的愿望。”于是询问子贡。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狠残暴,大臣们难以忍受;国家因为频繁的战争而十分疲敝,士兵们无法忍受;百姓怨恨君上,大臣们发生内讧;伍子胥因为直谏而被诛杀,太宰嚭执掌政事,迎合国君的错误,来保存自己的私利:这是国家将要灭亡的政治局面。现在大王如果能出动军队帮助吴王,来鼓舞他的志向,用贵重的宝物来获取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辞令来尊崇对他的礼仪,那么他攻打齐国就必定无疑了。如果那场战争不能取胜,就是大王的福气了。如果取得了胜利,他一定会率领部队进逼晋国,请让我北上朝见晋君,劝说他共同攻打吴国,一定能削弱吴国的势力了。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消耗在齐国,主力部队被牵制在晋国,大王就趁吴国疲惫交困的时候去攻打它,这样一定能灭掉吴国。”越王听了十分高兴,答应按子贡的计策出兵。越王赠送给子贡一百镒黄金,一把剑,两支好矛。子贡没有接受,接着上路了。
1707152824
1707152825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虚莽:丘墟和草莽。指衰败荒芜的地方。】,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鈇:斧。】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1707152826
1707152827
子贡回报吴王说:“我郑重地把大王的话告知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说:‘我很不幸运,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又自不量力,得罪了吴国而获罪,以致军队被打败,自身也受到屈辱,栖息在会稽山上,国家成了荒凉的废墟,幸得大王的恩赐,使我还能够捧着祭品,祭祀祖先,这些恩德我至死也不敢忘怀,怎么还会另有图谋呢!’”五天后,越国派遣大夫文种对吴王伏地叩头说:“东海役使之臣句践派遣使者文种,冒昧上言大王下属向大王致以问候。近来私下听说大王将要振兴大义,派遣大义之师诛伐强暴,拯救弱小,围困残暴的齐国而安抚周王朝,请允许出动越国境内全部军队三千士兵,句践请求亲自披着铠甲、手执锐器,甘愿冒着箭石的危险冲锋陷阵。因此派越国卑贱的臣子文种进献祖先珍藏的宝器,铠甲二十件,鈇钺和屈卢矛、步光剑,用来作贵军官兵的贺礼。”吴王听了非常高兴,把文种的话转告给子贡,说:“越王想亲自跟随我讨伐齐国,可以吗?”子贡说:“不可以。使人家的国内空虚,尽用人家所有人马,又要让人家的国君跟随您出征,这样做不合道义。大王可以接受它的礼物,允许它派出军队,但拒绝它的国君随行。”吴王听从了子贡的意见,就辞谢越王。于是吴王就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
1707152828
1707152829
曾国藩:“太史公好奇,凡战国策士诡谋雄辩多着之篇,此载子贡之事特详,亦近战国策士之风。”
1707152830
1707152831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1707152832
1707152833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南战争于五湖【五湖:指太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1707152834
1707152835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1707152836
1707152837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1707152838
1707152839
子贡便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君说;“我听说,不事先谋划好计策,就不能应付仓猝的变故,不事先治理好军队就不能够战胜敌人。现在齐国与吴国即将开战,如果齐国打败了吴国,越国一定会趁机扰乱吴国;如果吴国战胜了齐国,吴国一定会率领它的部队逼近晋国边境。”晋君非常恐慌,说:“那该如何是好?”子贡说:“整理好兵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到来。”晋君答应了。
1707152840
1707152841
子贡离开晋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与齐国军队在艾陵作战,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俘虏了七个将军的兵马,而不肯班师回国,接着率领军队逼近晋国边境,与晋国人在黄池相遇。吴国和晋国双方争强斗胜。晋军攻击吴军,大败吴军。越王听到这个消息后,于是渡江去袭击吴国,一直打到距离吴国都城七里远的地方才安营扎寨。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离开晋国返回吴国,与越军在五湖一带作战。吴军三次交战都失败了,结果城门失守,越军就包围了王宫,杀了吴王夫差和他的相国。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在东方称霸了。
1707152842
1707152843
所以子贡这一次出使,保存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盛而使越国称霸。子贡一次出使,打破了各国旧有的局势,十年之中,齐、鲁、吴、晋、越五个国家的局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707152844
1707152845
子贡喜好经商,贱买贵卖,根据时机随时转换货物资财。他喜欢褒扬别人的优点,不能隐瞒别人的过失。他曾经担任过鲁国和卫国的傧相,家财累积达到千金,最后死在齐国。
1707152846
1707152847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1707152848
1707152849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莞尔:微笑。】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二三子:指随从者。】,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
1707152850
1707152851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1707152852
1707152853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绘事后素:郑玄注曰: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以礼成之。】。”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1707152854
1707152855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1707152856
1707152857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707152858
1707152859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1707152860
1707152861
言偃是吴国人,字子游。言偃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1707152862
1707152863
子游完成学业以后,出任武城的长官。孔子路过武城时,听到弹奏管弦演唱诗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之道,就会爱护他人;小人学习了礼乐之道,就容易被役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说得很对。先前我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孔子认为子游熟悉文献典籍。
1707152864
1707152865
卜商,字子夏。卜商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1707152866
1707152867
子夏问:“‘姣美的笑容酒窝深深多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多明澈啊,仿佛洁白的生绢染上了华丽多彩的图画’这三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这事情,要先施五彩,然后才上白色。”子夏说:“是不是礼仪也是产生在仁义之后的事情?”孔子说:“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了。”
[
上一页 ]
[ :1.7071528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