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53299e+09
1707153299
1707153300 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1707153301
1707153302 于是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大良造。他率领军队围攻魏国的安邑,迫使安邑投降。过了三年,秦国在咸阳大兴土木,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邑迁往咸阳。然后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居住在一户之内。把零星的小乡、小镇、小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共计合并了三十一个县。整治田地,重新聚土作为标志,划分纵横交错的田塍为界线,从而使赋税征收整齐划一。统一全国斗桶、权衡、丈尺的标准。第二次新法实行了四年,公子虔再次触犯新法,被判处劓刑。过了五年,秦国变得富裕、强大,周天子把祭肉赐给秦孝公,诸侯都来祝贺。
1707153303
1707153304 第二年,齐国的军队在马陵打败了魏国的军队,俘获了魏太子申,杀死了将军庞涓。又过了一年,卫鞅劝说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如同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国兼并了秦国,就是秦国吞并了魏国。什么原因呢?魏国地处崇山峻岭的西面,都城在安邑,与秦国以黄河为界而独占了崤山以东的地利。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就会向西进犯秦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就向东扩展领地。如今凭借大王的贤能圣明,秦国得以繁荣昌盛。而魏国去年被齐国打得大败,诸侯们纷纷背叛了它,可以趁这个机会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秦国,必定会向东撤退。一旦它向东撤退,秦国就占据了黄河和华山的险要地势,向东可以控制诸侯各国,这可是千秋帝王伟业。”秦孝公认为很对,派遣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领兵迎击秦军。两军相遇对峙,卫鞅派人给魏军的将领公子卬送来一封信,写道:“我当初与公子相交甚好,如今你我同为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伐,是否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缔结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后各自撤兵,使秦国和魏国都相安无事。”魏公子卬认为卫鞅说的对。两人订立了盟约,然后设宴饮酒,然而卫鞅事先埋伏下的穿着盔甲的武士突然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将魏国军队彻底打败后,押着公子卬班师回国。魏惠王的军队因为多次被齐国、秦国打败,致使国内空虚,魏国一天比一天衰弱了,魏惠王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地区献给秦国,以求得和解。魏国于是撤离安邑,迁都大梁。魏惠王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采纳公叔座的建议。”卫鞅打败魏军回来以后,秦孝公把于、商一带的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是商君。
1707153305
1707153306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戎翟:即戎狄,古民族名,西方称戎,北方称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五羖大夫:指百里傒。】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谔谔:正言批评。】。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墨墨:不让人说话。】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
1707153307
1707153308 商君辅佐秦孝公十年,公室贵族中有很多人都怨恨他。赵良去见商君。商君说:“我能见到您,是经由孟兰皋的介绍,现在我请求与您结交,可以吗?”赵良回答说:“我不敢奢望。孔子说过:‘推荐贤能,受到拥戴的人才会进用;收罗不肖之徒,即使成就了王业的人也会引退。’我没有什么才能,所以不敢从命。我听到过这样的话:‘不该拥有的地位而去占据它叫作贪位,不该享有的名声而去享有它叫作贪名。’我如果接受了您的情谊,我恐怕就成了既贪图地位,又贪图名声的人了。所以不敢从命。”商鞅说:“您对我这样治理秦国感到很不高兴吗?”赵良说:“能够听取别人的反对意见叫作聪,能够自我反省叫作明,能够克制自我叫作强。虞舜曾说过:‘自我谦虚的人就能被人尊重了。’您不如遵循虞舜之道,那就没有必要问我了。”商君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相同,父子之间没有区分不同,男女老少同室居住。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旧俗陈规,制定男女的区别,分居而住,修建了很多悬示政教法令的门阙,把秦国营建如同鲁国、卫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相比,谁更高明?”赵良说:“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的腋毛贵重,一千个人随声附和比不上一个士人的直言争辩。周武王因为允许大臣们直言争辩而使国家昌盛,商纣王因不喜好大臣进谏而使国家灭亡。如果您不认为周武王的做法是错的,那么,请允许我始终直言而不受责难,可以吗?”商君说:“常言是这么说,表面上动听的话就好比是花朵,直言不讳的话就如同果实,听来逆耳的话就好比良药,谄媚奉承的话就如同疾病。您果真肯始终正义直言,那便是我的治病良药。我将以您为师,您又何必拒绝与我结交呢!”
1707153309
1707153310 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鄙人:居住在偏远、乡野的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粥:同“鬻”,卖。】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秦王:秦国当时尚未称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骏刑:酷刑。骏,通“峻”。】,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骈胁:胸肌强健丰满,看不出肋骨。】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sà戟【闟戟:长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1707153311
1707153312 苏辙:“古之制刑,轻重必与事丽,故人虽死而无憾。今鞅使不告奸者腰斩等刑,轻重岂复与事丽哉?其后始皇世,有子而嫁者刑,夫为寄豭者杀之无罪,妻为逃嫁者子不得母,法皆与情不应。至于偶语《诗》《书》者弃世,以古非今者族,其端皆自鞅发。然鞅至于车裂,而李斯至具五刑,皆被赤族之祸。天之报人岂诬也哉!”
1707153313
1707153314 赵良说:“那位五羖大夫,原本是楚国偏远之地的乡下人。听说秦缪公十分贤明,就想去当面拜见,但是却没有路费,于是把自己卖给秦国的客商,穿着粗布短衣喂牛。经过一年之后,秦缪公知道了这件事,把他从牛口之下提拔上来,让他凌驾于万人之上,秦国没有人敢同他相比。在他担任秦相的六七年时间里,向东讨伐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君主,一次出兵挽救楚国。在境内发布政教,施行德化,连巴国都前来进献贡品;对诸侯施性德政,连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都前来臣服。由余听到这种情形,也来叩关求见。五羖大夫担任秦相时,即使很疲劳也不坐车,即使酷暑炎热也不打伞,在国内巡行,不用随从的车辆,也不携带武装防卫,他的功名载于史册,保存在府库中,他的德行教化流传到后代。五羖大夫去世时,秦国不论男女都痛哭流涕,小孩子们都不唱歌谣,舂米的人也因为悲哀而发不出相应的呼声。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当初您得以进见秦君,是通过宠臣景监的引荐,这就说不上是成名的正道了。辅佐秦君,却不为百姓造福,反而大规模地建造宫阙,这就说不上是为国家创建功业的举动。对太子的老师处以刑罚和黥刑,用严刑酷发残害平民百姓,这是在积累怨恨,酝酿祸患。教化百姓要用法令命令百姓更加能够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边的行为执行法令更为迅速。如今您却违背情理来创建权威,改变法制,这不是用来教化百姓的办法。您同时又在封地中面朝南方自称寡人,每天都用新法来逼迫秦国的贵族子弟。《诗经》上说:‘看那鼠都懂得礼貌,人反而没有礼仪;人既然没有礼仪,为什么不快死呢!’用诗句中的话来评价您的所作所为,实在不能算是能够长寿的行为。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您又杀死了祝欢,并且以黥刑惩处了公孙贾。《诗》上说:‘得到人心的就会兴旺发达,失掉人心的就会衰弱灭亡。’这几件事,都是不得人心的。您一出门,后边跟随了几十辆车子,车上都是全副武装的卫士,身强力壮的人做陪乘,手持长戟的武士紧靠您的车子快速地行走。这些防卫措施缺少一种,您就坚决不出行。《书》上说:‘依仗德行的昌盛,依仗暴力的灭亡。’您的处境已经危险到了好比早晨的露水的地步了,很快就会消亡,您还想要延年益寿吗?那为什么不把十五个封邑归还给秦国,到偏僻荒远的地方自耕自种,劝说秦君重用那些隐居在山林的贤士,赡养老人,抚恤孤儿,使父兄相互敬重,依据功劳晋升爵位,尊崇有德行的人,这样才可以稍微求得平安。您如果仍然要贪图商、于的财富,认为独揽秦国的政教才是荣宠,继续激发百姓的怨恨,一旦秦君去世而不再当朝,秦国用以拘捕您的罪名难道能少吗?您的死期指日可待了。”但商君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1707153315
1707153316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1707153317
1707153318 五个月以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这帮人告发商君要谋反,国君就派人去逮捕商君。商君逃到边境关口,打算住旅店。旅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说:“商君的法令规定:住店的人如果没有通行证件而被店主留宿的话,店主要连带判罪。”商君长叹一声说:“唉,制定新法的弊病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于是离开秦国,逃到了魏国。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使魏军惨败,拒绝接纳他。商君打算逃到别的国家。而魏国人却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强大,而它的逃犯跑到魏国来,不把他遣送回去,是不行的。”于是把商君送回秦国。商君再次进入秦国后,就潜逃到他的封地商邑,和他的部属调动邑中的士兵,向北攻打郑国谋求生路。秦国派遣军队攻打商君,在郑国的黾池杀死了他。秦惠王把商君车裂以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于是又诛杀了商君全族。
1707153319
1707153320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1707153321
1707153322 太史公说:商君,是个天性残暴寡恩的人。考察他起初用帝王之道游说孝公来求取他的信任,只不过是一时的虚饰浮说,并不是他的本性。况且通过国君的宠臣推荐,等到取得信任后,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从赵良的规劝,都可以充分证明商君残暴寡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等著作,其内容与他本人的行为处事非常相似。他最终还是在秦国落得了谋反的恶名,是有内在原因的啊!
1707153323
1707153324
1707153325
1707153326
1707153327 史记(精注全译) [:1707137727]
1707153328 史记(精注全译)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1707153329
1707153330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余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着。”
1707153331
1707153332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1707153333
1707153334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什二:指经商获利,取得十分之二的盈利。】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傒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期年:一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少:轻视。】之。弗信。
1707153335
1707153336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1707153337
1707153338 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
1707153339
1707153340 苏秦,东周雒阳人。他东行去齐国拜师学艺,拜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
1707153341
1707153342 苏秦在外面游历了好几年,已经非常穷困潦倒了,于是回到家中。他的兄嫂、弟妹、妻妾在私下里都讥讽他,说:“周国人的习俗,向来都是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致力追逐那十分之二的利润。如今您丢弃本务而去干搬弄口舌的事,落得穷困潦倒,不理应如此吗!”苏秦听到这些话之后,感到很惭愧,暗自伤心,于是闭门不出,把他收藏的书籍都取出来,全部阅读了一遍。他说:“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从师受教,埋头苦读,却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识来获得地位和荣耀,即使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他从这些书中找到周书《阴符》,伏在案上,刻苦钻研。读了整整一年,终于从书中找到许多揣摩国君心意的诀窍,激动地说:“这些知识,足够我用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打算求见周显王并游说他。可是周显王周围的臣子素来了解苏秦的为人,都轻视他。周显王不相信他。
1707153343
1707153344 于是苏秦西行到了秦国。这时秦孝公已经死了。苏秦于是游说秦惠王说:“秦国在东西南北四方都有险固的山关,被群山和渭水环绕,东面有函谷关和黄河,西面有汉中,南面有巴、蜀之地,北面有代地和马邑,这真是一个天生就具备了险要的地势、肥沃的土地及丰富的物产的府库。秦国凭借众多的百姓和严格训练的士兵,足可以吞并各国,创建帝业,统治天下。”秦惠王说:“鸟儿在羽毛还没有完全长丰满时,绝不可以凌空飞翔;我的国家的大政方针策略还没有走上正轨,还不能够兼并其他国家。”这时秦国刚刚处死了商鞅,非常讨厌游说的人,因而没有任用苏秦。
1707153345
1707153346 于是苏秦又东行到了赵国。赵肃侯任用他的弟弟赵成为相国,封为奉阳君。奉阳君不喜欢苏秦。
1707153347
1707153348
[ 上一页 ]  [ :1.70715329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