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53649e+09
1707153649 “如今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两国互相攻打,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不可能使两个国家都存在下去。如果大王不亲附秦国,秦国将会发兵攻占宜阳,韩国上郡就被切断而不能通行。秦国再出兵攻取河东,占据成皋,韩国一定会向秦国称臣投降,魏国也会趁机采取行动。秦国进攻楚国的西边,韩国和魏国进攻楚国的北边,楚国能不危险吗?
1707153650
1707153651 “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聚集的是一群弱小的国家,要攻打最强大的国家,不估计敌对国的力量便轻率地发动战争,国家贫穷却要屡次发动战事,这是使国家陷入危亡的策略。我听说过,军事力量没有对方强,就不要向对方挑起战事;粮食没有对方多,就不要同对方持久作战。那些主张合纵的人专讲一些狡辩、不切实际的言辞,抬高他们国君的品节,只说合纵带来的好处,不说它导致的危害,终于招来秦国的战祸,却来不及制止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1707153652
1707153653 “秦国拥有西边的巴蜀之地,用大船满载粮食,从汶山出发,顺着长江而下,距楚国有三千多里。两船相并运送士兵,一只船可以载五十人和三个月的粮食,顺流而下,一天可走三百多里,路程虽然很长,但并不花费牛马牵引的力气,不到十天就可以抵达楚国的扞关。扞关的形势一紧张,那么边境以东的城邑就都要据城防守了,黔中、巫郡将不再属于大王您所有了。秦国再从扞关出发,向南面进攻,那么楚国的北部地区就要被切断。秦国攻打楚国,不用三个月,就能使楚国面临危难,然而楚国等待其他诸侯国出兵救援,却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这势必等不及。依靠弱小国家的救援,忽略强秦的祸患,这是我替大王担心的原因。
1707153654
1707153655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偏守新城,存民苦矣。臣闻功大者易危,而民敝者怨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1707153656
1707153657 “且夫秦之所以不出兵函谷十五年以攻齐、赵者,阴谋有合天下之心。楚尝与秦构难【构难:交锋,交战。】,战于汉中,楚人不胜,列侯执圭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兵袭秦,战于蓝田。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敝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危于此者矣。原大王孰计之。
1707153658
1707153659 “秦下甲攻卫阳晋,必大关天下之匈【匈:同“胸”,胸膛。】。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月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也。
1707153660
1707153661 “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苏秦,封武安君,相燕,即阴与燕王谋伐破齐而分其地;乃详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亦明矣。
1707153662
1707153663 “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使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
1707153664
1707153665 于是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今纵【纵:释放。】弗忍杀之,又听其邪说,不可。”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后而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与秦亲。
1707153666
1707153667 “大王曾经和吴国人作战,作战五次,三次取胜,上战场的士兵全都战死了;楚国为了守卫新占领的城邑,可活下来的百姓却太辛苦了。我听说功业太大的君主容易遭受危难,百姓疲惫困苦就怨恨国君。守护容易遭受危难的功业而违背强秦的意愿,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
1707153668
1707153669 “秦国之所以十五年不出函谷关发兵攻打齐国和赵国,是因为秦国在暗中策划,有一举吞并天下的雄心。楚国曾与秦国交战,双方在汉中作战,楚国被打败了,有七十多位高贵的侯爵、王公战死了,失去了汉中。大王十分恼怒,又发兵攻打秦国,又在蓝田打了一仗。这就是所谓的两虎相争啊。秦国和楚国相互攻打,消耗了实力,而韩国和魏国以其完整无损的兵力从后面进攻,没有什么策略能比这更加危险的了。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1707153670
1707153671 “假如秦国出兵攻打卫都阳晋,必定会像锁住胸膛一样断绝天下的交通要道。大王出动全部军队进攻宋国,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攻下宋国,攻占了宋国之后,再挥师向东,一路攻打,那么泗水流域的十二个小诸侯国便全都归大王所有了。
1707153672
1707153673 “苏秦游说天下各诸侯国凭借坚守盟约使六国合纵相亲,被封为武安君,出任燕国的相国,却暗地里与燕王谋划攻破齐国,并且瓜分它的土地;苏秦假装获罪于燕王,从燕国逃到齐国,齐王因此收留了他,并且任命他做了相国;两年之后,苏秦的阴谋被发觉,齐王大怒,在街市上把苏秦五马分尸了。仅凭一个狡诈虚伪的苏秦,却想要控制整个天下,让各国诸侯结为一体,他的策略不可能成功也是非常明显的了。
1707153674
1707153675 “如今秦国与楚国的领土相接,在地理形势上也应该是亲近的国家。大王如果能听取我的建议,我可以请求秦王派太子来楚国做人质,大王也派太子到秦国去做人质,把秦王的女儿嫁给大王,进献拥有万户人家的城邑,作为大王收取赋税供给沐浴费用,秦国与楚国长期结为兄弟友邻,永世不互相攻伐。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1707153676
1707153677 此时楚怀王已经得到张仪,却难以遵守承诺割舍黔中地区给秦国,想要同意张仪的建议。屈原说:“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这次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烹杀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心杀他,还听信他的盅惑,不能这样做。”楚怀王说:“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住黔中,这是美好而有利的事情。已经答应了他,之后又背弃他,不能这样做。”楚怀王终于答应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结盟。
1707153678
1707153679 张仪去楚,因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民之食大抵菽藿huò【菽藿:豆和豆叶。泛指粗劣的杂粮。】羹。一岁不收,收不餍糟糠。地不过九百里,无二岁之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负养:从事运输和饲养等劳役的人。】在其中矣。除守徼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跿跔:跳跃。指动作敏捷。】科头【科头:不戴头盔。】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探前趹后:马的前腿探向前,后腿腾于后。指马賓士。】蹄间三寻【寻:七尺为一寻。】腾者,不可胜数。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裼:脱去上衣。】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1707153680
1707153681 “夫群臣诸侯不料地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奋曰‘听吾计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诖误:因为受蒙蔽而犯过失。】人主,无过此者。
1707153682
1707153683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韩之上地,东取成皋、荥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不事秦则危。夫造祸而求其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1707153684
1707153685 “故为大王计,莫如为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夫攻楚以利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
1707153686
1707153687 韩王听仪计。
1707153688
1707153689 张仪离开楚国,乘此机会前往韩国,游说韩王说:“韩国地形险恶,处于山区,种植的粮食不是豆类就是麦子,老百姓吃的大多是豆子饭、豆叶汤。如果一年之内都没有收成,人们连糟糠都吃不饱。韩国领土纵横不到九百里,储存的粮食维持不了两年。估计大王的军队全部加起来不超过三十万,其中还要包括勤杂兵和后勤人员在内。除了守卫边界堡垒的士兵,可供调动的军队不超过二十万。而秦国的军队就有一百多万,战车达上千辆,战马有上万匹,士兵勇勐敏捷,不戴盔甲,奋勇向前,持戟冲锋的,多得无法计算。秦军的战马精良,马的前蹄扬起,后蹄腾空而起,一跃就是两丈一尺远,这样的马多得无法数清。山东六国的士兵披着铁甲,戴着头盔去决战,秦国的士兵脱掉盔甲,袒臂赤足地来迎敌,个个左手提着头颅,右手擒拿俘虏。拿秦国的士兵与山东六国的士兵相比较,如同勇士孟贲与软弱胆小的人相比;用巨大的威力压下去,就像大力士乌获与婴孩对抗。用孟贲、乌获那样的勇士去攻打不肯降服的弱小国家,相当于把千钧的重量直接压在鸟卵上,一定不存在侥幸的结果。
1707153690
1707153691 “那些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臣们不考虑自己国土狭小,却去听信主张合纵的人的甜言蜜语,他们结党营私,互相掩饰,都慷慨激昂地说‘听从我的策略就可以在天下称霸’。不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从片刻的游说,误导国君,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1707153692
1707153693 “如果大王不归附秦国,秦国就会出动军队占据宜阳,切断韩国上党地区,向东夺取成皋、荥阳,那么大王就不能再拥有鸿台的宫殿和桑林的苑囿。再说,阻塞了成皋,切断了上党地区,大王的国家就被分割了。先归附秦国就能得到安全,不归附秦国只会招来危险。如果制造了祸端却想要得到良好的回报,计谋短浅、鄙陋,并且结下了很深的怨仇,违背秦国而服从楚国,想要国家不灭亡,是不可能的。
1707153694
1707153695 “所以我替大王考虑了所有的计谋,最好的方法就是臣服秦国。秦国最想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削弱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国家中,没有谁比得上韩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国的地理形势。如今,假如大王向西臣事秦国,进攻楚国,秦王一定很高兴。进攻楚国,不仅能在它的土地上取得利益,而且转移了自己的祸患,取悦了秦国,没有比这更适宜的计策了。”
1707153696
1707153697 韩王听取了张仪的计策。
1707153698
[ 上一页 ]  [ :1.7071536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