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68988
1707168989
十四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在宛友好相聚,议和联姻。十五年,楚国和秦国、韩国、赵国、魏国一块儿攻打齐国,占领了淮北。十六年,楚王与秦昭王在鄢友好相聚。那年秋季,又和秦王在穰相聚。
1707168990
1707168991
十八年,楚国有一位爱好用微弓细绳射中北归大雁的人,顷襄王知道后,把他叫来咨询射中的经验。他回答说:“我爱好射小雁、小鸟,这是小箭的作用,怎么值得向大王说呢?何况凭着楚国广袤的土地,依靠大王的贤明,所射中的绝非仅仅是这些小雁、小鸟。过去三王射取道德的荣誉,五霸射杀好战之国。所以,秦、魏、燕、赵是小雁;齐、鲁、韩、卫是小野鸭;邹、费、郯、邳是小鸟。其他的就不值得去射了。看见这六双小鸟,您如何射中呢?您为什么不用圣人作弓,以勇士作箭,把握时机张弓去射取呢?那么,这六双小鸟,您就可以用口袋装回宫了。这种快乐绝非一朝一夕的欢乐,这种收获也并非野鸭小雁一类猎物。您早上张开弓箭去射击魏国大梁南部,射伤它的右臂直接牵动韩国,因此中原地区的通路就断绝了,上蔡各郡县就不战自败了。转身再射击圉的东面,砍断了魏国的左臂,再向外射击定陶,那么魏国东部就丢弃了,大宋、方与两个郡县就占领了。况且魏国被砍断左膀右臂,就会斜倒坠落;正面进攻郯国,就能夺取并占有大梁。您在兰台收拢弓箭,在西河饮马,稳定了魏国的大梁,这是第一次射箭的快乐。如果您对于射箭确实喜好不厌倦,那就拿出宝弓,换上石制箭头和新绳,去东海射杀有钩喙的大鸟,返回来重新修筑长城作为防线,早上射取东莒,晚上射取浿丘,夜里占领即墨,转身占据午道,那么就能得到长城的东边,泰山的北边也就占领了。西边与赵国邻近,北边达到燕,这样,楚、赵、燕三国就像鸟张开翅膀,不需要盟约就形成了合纵。您到北边可以游览燕国的辽东,到南边可以登山遥望越国的会稽,这就是二次射箭的快乐。至于泗上的十二国诸侯,左手牵引,右手拍打,就可以在一个早上占领它们。现在秦国占领韩国,实际成了长久的忧患,因为秦国夺取韩国许多城却不能据守;秦国攻打魏国没有功效,打击赵国反而又担心,那么秦魏的勇气力量用尽了,原本楚国失去的汉中、析、郦便能复得归为己有了。楚王您拿出宝弓,换上石制箭头和新绳,到达鄳塞,等到秦国疲倦,就可以得到山东、河内,让楚国完整。这样,就能犒劳百姓、休养士兵,您就能面向南称王了。所以说,秦国是只大鸟,背靠大陆居住,面向东方屹立,左面接近赵国的西南,右面紧邻楚国的鄢、郢,正面对着韩国、魏国,妄想独吞中原,它的地位处于优势,地势又有利,展翅翱翔,周围三千里,可见秦国不可能单独缚住而一夜射得了。”此人想以这激怒顷襄王,所以用这些话回答楚王。顷襄王果然又叫他来详谈,于是他就说:“先王被秦国蒙骗,客死在外国,仇恨没有比这再大的了。现在,一个平民有仇恨,还要向国君复仇,这就是白公、伍子胥。当今,楚国方圆五千里,拥有百万大军,原本足以驰骋于千里原野,但却坐以待毙,我以为大王不会这样做。”于是,顷襄王派使者出使诸侯国,重新约定联纵,以便攻打秦国。秦听到这个消息,派军来攻打楚国。
1707168992
1707168993
楚国想和齐国、韩国联合攻打秦国,借机算计周朝。周王赧派武公对楚国宰相昭子说:“三国使用武力来瓜分周都郊野以便于运输,并向南输送宝器尊崇楚王,我认为不对。杀诸侯共同敬奉的君王,让世代相传的君王做臣民,大国肯定不亲近它。凭借人多威胁力单势薄的周室,小国一定不服从它。大国不亲近,小国不服从,既不可以获得威名,又不可以获得实利。威名实利都不能得到,就不应该动用武力去伤害黎民。如果有图谋周朝的名声,就无法向诸侯发布命令。”昭子说:“算计周朝是无中生有。即使如此,周朝为什么不能图谋呢?”武公回答道:“不拥有五倍于敌的军力不发起进攻,不拥有十倍于守敌的兵力不能围城。一个周朝相当于二十个晋国,您是明白的。韩国曾经出动二十万兵力包围晋国城邑,但最后遭受耻辱,精兵强将战死,普通士兵受伤,晋城也没被攻占。您未拥有百倍于韩的兵力却图谋周朝,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您与两周结下了仇恨,伤害了礼仪之邦邹鲁人的心,与齐国绝交,在天下失掉名声,您这样做很危险了。您伤害两周是增强韩国的实力,方城以外肯定会被韩所侵夺。如何知道这种结局呢?西周的地盘,截长补短,方圆不过一百里。西周名誉上是天下诸侯共同尊奉的君主,实际上全部占有它的土地也不足以让国家强大,全部占有它的百姓也不足以提升军力。即使不进攻它,名誉上还是杀害君主。可是好事的君主、喜功的臣子,发布命令使用兵力,未尝不始终把矛头指向周朝。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看见祭器在周,想拥有祭器却利令智昏忘记杀害君主的罪名。现在,韩国要把祭器搬到楚国,我担忧天下人因为祭器仇恨楚国。我给您举个例子。虎肉腥臊,它的爪牙有利于防身,人们还抓捕它呢。如果让大泽中的麋鹿披上老虎皮,人们抓捕它一定比抓捕虎容易万倍。占有楚国领地,足以使国家强盛;谴责楚国的名声,足以使君主尊贵。今天,您将要诛杀天下诸侯共同尊奉的君王,占据三代传下来的宝器,独吞九鼎,傲视所有的君王,这不是贪婪是什么?《周书》上说的‘要想在政治上起家,不要首先倡乱’,所以祭器若南移到楚国,大军就会接踵而来。”于是楚国放弃了原先的计划。
1707168994
1707168995
十九年,秦国攻打楚国,楚军惨败,割让上庸、汉北给秦国。二十年,秦国大将白起占领了楚国的西陵。二十一年,秦国大将白起又占领了楚国的郢,焚毁了先王墓夷陵。楚顷襄王的军队溃散了,不能再战,退到东北部死守在陈城。二十二年,秦国又攻占了楚国的巫郡、黔中郡。
1707168996
1707168997
二十三年,顷襄王集合东部的士兵,共有十多万,又向西攻占秦国攻下的长江畔的十五座城池,将其划为郡县,抵抗秦国。二十七年,楚派三万人协助三晋攻打燕国。楚又向秦国求和,让太子到秦国当人质。楚国让左徒到秦国侍奉太子。
1707168998
1707168999
三十六年,顷襄王生病了,太子跑回楚国。这年秋天,顷襄王去世,太子熊元继位,这是考烈王。考烈王委任左徒为令尹,把吴封给他,号称春申君。
1707169000
1707169001
考烈王元年,把一个州给了秦希望与秦讲和。这时楚国更加衰败。
1707169002
1707169003
六年,秦国围困了邯郸,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遣将军景阳救助赵国。七年,楚国打到新中。秦军离去。十二年,秦昭王去世,楚王让春申君到秦国吊唁。十六年,秦庄襄王去世,秦王赵政继位。二十二年,楚国与诸侯国共同攻打秦国,形势不利而撤退了。楚国向东迁都到寿春,命名为郢。
1707169004
1707169005
二十五年,考烈王去世,其儿子幽王悍继位。李园杀死了春申君。幽王三年,秦国、魏国攻打楚国。秦国宰相吕不韦去世。九年,秦国灭了韩国。十年,幽王去世,同母弟犹继位,这是哀王。哀王继位两个多月,哀王的哥哥负刍的党徒袭击杀害了哀王,拥立负刍做楚王。这一年,秦国抓获了赵王迁。
1707169006
1707169007
王负刍元年,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二年,秦国派将军攻打楚国,大败楚军,占领了十多座城池。三年,秦国消灭了魏国。四年,秦国大将军王翦在蕲战胜楚军,斩杀将军项燕。
1707169008
1707169009
五年,秦国大将王翦、蒙武攻占楚都,俘虏了楚王负刍,消灭了楚国,在楚地设立三个郡县。
1707169010
1707169011
太史公说:当楚灵王在申联合诸侯,杀死齐庆封,修建章华台,索取周王室九鼎的时候,他志向高远,把天下都看得很小;待到在申亥家饿死时,却被天下人所耻笑。没有操守、品德,实在可悲!人们对权势,能不小心吗?弃疾以制造内乱而继位,宠幸秦国女子,也太出格了,差点再度让国家灭亡!
1707169012
1707169013
1707169014
1707169015
1707169017
文白对照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1707169018
1707169019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1707169020
1707169021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1707169022
1707169023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1707169024
1707169025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1707169026
1707169027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1707169028
1707169029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1707169030
1707169031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1707169032
1707169033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疭也。原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1707169034
1707169035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
1707169036
1707169037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
上一页 ]
[ :1.7071689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