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70073
1707170074
襄王元年,魏王在徐州与诸侯相会,互相尊称为王。襄王把他的父亲惠王也追尊为王。
1707170075
1707170076
襄王五年,秦军在雕阴打败了魏国由龙贾率领的军队四万五千人,包围了魏国的焦城和曲沃。魏国把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
1707170077
1707170078
襄王六年,魏王与秦王在应城相会。秦军占领了魏国的汾阴、皮氏和焦城。魏军攻打楚国,在陉山将楚军打败。
1707170079
1707170080
七年,魏国把整个上郡都割让给了秦国。秦军攻取了魏国的蒲阳。八年,秦国又把焦城、曲沃还给魏国。
1707170081
1707170082
襄王十二年,楚军在襄陵打败魏军。各诸侯国派执政大臣与秦国的丞相张仪在啮桑相会。十三年,张仪到魏国担任宰相。魏国有个女子变成了男子。秦军攻取了魏国的曲沃、平周。
1707170083
1707170084
襄王十六年,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哀王即位。张仪又从魏国回到秦国。
1707170085
1707170086
哀王元年,五国联合起来派兵攻打秦国,没有取胜,撤兵而去。
1707170087
1707170088
哀王二年,齐军在观津打败魏军。五年,秦国派樗里子率军攻打并占领了魏国的曲沃,在岸门赶跑了犀首公孙衍。六年,秦国派使者前来魏国,辅助立魏公子政为太子。魏王与秦王在临晋相会。七年,魏国攻打齐国,并联合秦军一起攻打燕国。
1707170089
1707170090
哀王八年,魏国派兵攻打卫国,占领了两座城邑。卫国国君很担心,如耳去拜见卫君,说:“我请求去劝说魏国收兵,并免除成陵君的职务,可以吗?”卫君说:“先生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我愿意世世代代以卫国侍奉先生。”如耳去拜见成陵君,说道:“以前魏国攻打赵国,断绝羊肠坂,占领阏与,准备割裂赵国,把它一分为二,然而赵国没有灭亡,那是因为魏国是合纵的盟主。如今卫国已经快要灭亡了,它准备向西方请求去侍奉秦国。与其等秦国前来救助卫国,还不如现在由魏国来放弃攻打卫国,这样,卫国将一定会永远感激魏国的恩德。”成陵君说:“的确是这样。”如耳又去拜见魏王说:“我曾去拜见了卫国君主。卫国本来就是周王室的一个分支,它虽然称自己是小国,但却拥有很多宝器。如今卫国处于危难的境地,可是宝器却还没有献给大王您,是因为他们心里认为对卫国是进攻还是宽释都不是由大王您决定的,所以就算有一天他们献出宝器来也一定不会落到大王您的手里。臣私下里猜测,最先建议宽释卫国的人,一定是接受了卫国贿赂的人。”如耳出去后,成陵君进来,听从如耳的意见去拜见魏王。魏王采纳了他的意见,撤回了魏军,免去了成陵君的职位,终身不再见他。
1707170091
1707170092
哀王九年,魏王与秦王在临晋相会。张仪、魏章都归顺了魏国。魏国的丞相田需去世了,楚国害怕张仪、犀首、薛公。楚国宰相昭鱼对苏代说:“田需死了,我担心张仪、犀首、薛公他们三人中就要有一人担任魏国的宰相了。”苏代说:“那么谁做宰相对您有利呢?”昭鱼说:“我想让魏国太子亲自做宰相。”苏代说:“我愿意为您北上去魏国,一定可以让他做宰相。”昭鱼说:“你怎么做?”苏代回答说:“您假装为梁王,请允许我劝说梁王。”昭鱼说:“你要怎么说呢?”苏代回答说:“我苏代从楚国前来,楚国宰相昭鱼非常担忧,他说:‘田需去世以后,恐怕张仪、犀首、薛公这三人中就要有一人成为魏国宰相了。’我说:‘梁王是一位贤君,一定不会让张仪他们担任魏国的宰相。假如张仪担任宰相,一定会偏向秦国,不辅佐魏国。如果犀首做了宰相,就一定会偏向韩国,从而不帮助魏国。如果薛公做了宰相,也同样一定会偏向齐国,不帮助魏国。梁王是一位贤君,也当然一定知道这样会对魏国不利。’梁王会说:‘这样的话,我应该让谁做宰相呢?’我说:‘不如让太子亲自做宰相。如果太子亲自做宰相,那么张仪他们三人肯定都会认为太子不可能长期担任宰相,于是就都努力让他们原来的国家全心全意地侍奉魏国,想借此得到丞相的地位。这样凭借魏国的强大,再加上三个大国的辅助,魏国一定会长久安定的。所以说不如让太子亲自做宰相。’”于是北上去魏国拜见梁王,并把这些话告诉他。魏国果然让太子做了宰相。
1707170093
1707170094
十年,张仪去世。十一年,魏哀王与秦武王在应城相会。十二年,魏太子到秦国朝拜。秦国派兵前来攻打魏国的皮氏,没有攻下,后来撤兵回去了。十四年,秦国送武王后回魏国。十六年,秦军占领了魏国的蒲反、阳晋和封陵。十七年,魏王与秦王在临晋相会。秦国把蒲反还给魏国。十八年,魏国联合秦国一起进攻楚国。二十一年,魏军联合齐军、韩军一起攻打秦军,在函谷关大败秦军。
1707170095
1707170096
哀王二十三年,秦国与魏国讲和,把河外之地以及封陵还给魏国。哀王去世,他的儿子昭王继承王位。
1707170097
1707170098
昭王元年,秦军占领了魏国的襄城。二年,魏军与秦军交战,魏军失败。三年,魏国帮助韩国攻打秦国,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打败了魏国和韩国的军队二十四万人。六年,魏国把河东四百里土地让给秦国。芒卯因为擅长使用诡诈之计被魏国重用。七年,秦军攻占魏国城池大小共六十一座。八年,秦昭王称为西帝,齐湣王称为东帝,过了一个多月,又都重新称王取消了帝号。九年,秦军攻占了魏国的两座城新垣和曲阳。
1707170099
1707170100
十年,齐国灭了宋国,宋王在魏国的温邑去世。十二年,魏国与秦、赵、韩、燕联合共同攻打齐国,并在济西大败齐军,齐湣王逃出齐国。燕国孤军深入,攻入临淄。魏王与秦王在西周相会。
1707170101
1707170102
十三年,秦军夺取魏国的安城。军队已经到了大梁,又退去了。十八年,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王将都城迁往陈地。
1707170103
1707170104
十九年,昭王去世,他的儿子安釐王即位。
1707170105
1707170106
安釐王元年,秦军攻取魏国的两座城。二年,又占领两座城,军队抵达大梁城下,韩国派兵前来救助,把温邑让给秦国,来请求与秦国讲和。三年,秦军占领魏国四座城,斩杀四万人。四年,秦军打败魏军和韩军、赵军,一共杀死了十五万人,赶跑了魏国将领芒卯。魏国将领段干子请求把南阳让给秦国与秦国求和。苏代告诉魏王:“想升官的人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人是秦王。如今大王让想得土地的人控制官印,让想升官的人控制土地,魏国的土地不被送光就不会了结。况且拿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如同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也不会灭。”魏王说:“事情的确是这样,尽管如此,可是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苏代回答说:“大王只是没有理解博弈的人为什么特别看重枭子,那是因为对自己有利就可以吃掉对方的子,对自己无利就可以停下来。如今大王却说‘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大王使用智谋怎么还不如博弈的人用枭呢?”
1707170107
1707170108
安釐王九年,秦军夺取魏国的怀邑,十年,在魏国做人质的秦国太子去世。十一年,秦军攻占魏国的郪丘。
1707170109
1707170110
秦昭王告诉左右服侍的大臣们说:“现在的韩、魏与早期的韩、魏相比,哪个更强呢?”回答说:“现在不如以前强。”秦王说:“如今的如耳、魏齐和当初的孟尝君、芒卯相比,谁更有才华?”回答说:“如耳、魏齐比不上孟尝君和芒卯。”秦王说:“当初有孟尝君和芒卯这样的贤人,率领韩、魏的强兵来进攻秦国,还没能把秦国怎么样。如今靠如耳和魏齐率领疲弱的韩、魏军队来攻打秦国,他们当然也更不可能把秦国怎么样。”大臣们都说:“当然是这样的。”中旗却靠在琴的旁边回答说:“大王您对天下形势的估计不对。以前晋国六卿掌权的时候,智氏实力最强,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还率领韩、魏两国的军队在晋阳包围了赵襄子,并引晋水淹灌晋阳城,晋阳城都被淹得只剩下三版高。智伯巡察水势,魏桓子驾车,韩康子随从在车旁。智伯说:‘我原本都不知道水还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今天才知道。’汾水可以淹没魏都安邑,绛水可以淹没韩都平阳。魏桓子用臂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用脚碰了一下魏桓子,在车上就这样用肘和脚暗中一示意,结果就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智伯死了,国家也灭亡了,还被天下人所嘲笑。现在秦兵虽然比较强大,但并不能超过智氏;韩、魏虽然较弱,但总比当初在晋阳城下的时候要好很多。现在正是他们暗中联合的时候,希望大王不要把形势看得太简单了!”于是秦王有些惊恐。
1707170111
1707170112
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攻打魏国,魏国派人到秦国请求救援,不断派去使者,然而秦国的救兵却始终没来。魏国有个叫唐雎的人,都已经九十多岁了,告诉魏王说:“老臣愿意去西方游说秦王,一定让秦国的军队在我离开秦国返回之前就出发。”魏王拜了两拜,立马就准备好车辆派他前去。唐雎到了秦国以后,入宫拜见秦王。秦王说:“老人家舟车劳顿不远千里来到秦国,真是太辛苦了!魏国已经多次派人来求救,我知道魏国的困难了。”唐雎回答说:“大王您既然已经知道魏国如今形势危急却还不派兵前去救援,我私下以为是出谋划策之臣没有尽力的缘故。魏国,那可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之所以向西侍奉秦国,称为秦国的东方藩属,接受秦国赐给的衣冠,每逢春秋都向秦国恭送祭品,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强大足以值得结交。如今齐、楚的军队已经在魏都的郊外会合了,可是秦国还不派兵救援,主要是认为魏国形势还不太危急吧。假如真的到了特别危急的时候,那魏国就会割地并加入合纵盟约,大王您还去救什么呢?如果秦国一定要等到魏国十分危急的时候才去救它,这样就会失去东方一个作为藩属的魏围,同时还增强了齐和楚两个敌国的势力,那么大王您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于是秦昭王马上派兵前去援救魏国,魏国恢复了安定。
1707170113
1707170114
赵国派使者告诉魏王说:“如果您能够帮我杀了范痤,我们愿意献出七十里土地给魏国。”魏王说:“好。”于是魏王派官吏去逮捕范痤,包围了他还没有将他杀掉的时候,范痤爬上了屋顶骑在屋脊上,告诉使者说:“与其杀了我用死的范痤去作交易,还不如用活的范痤去做交易。假如今天您杀了我范痤,而赵国却不给大王您土地了,大王您该怎么办呢?所以不如先让赵国划定割让的土地,然后再杀我。”魏王说:“对。”范痤后来写信给信陵君说:“范痤是过去被魏国罢免的宰相,赵国用割地为条件让魏王杀我,而魏王听从了,如果强大的秦国也效仿赵国的办法对待您,那么您将怎么办?”信陵君向魏王进谏之后,放了范痤。
1707170115
1707170116
魏王因为秦国曾经援救魏国的缘故,想要亲近秦国、进攻韩国,来收回以前的失地。信陵君无忌对魏王说:“秦人和狄戎有着一样的习俗,都有如虎狼一般的心肠,贪婪凶狠,追求利益又不讲信用,不懂得礼义德行。如果对自己有利,就算亲戚兄弟也不会顾及,好像禽兽一样,天下人都知道这一点,他们从未有过施恩积德的行为。太后本是秦王的母亲,都因此忧虑而死,穰侯是秦王的舅父,功劳再也没有比他更大的,却被驱逐出去了;秦王的两个弟弟都未曾犯过过错,却一再被削夺封地。秦国对待亲戚兄弟都是这样,何况对仇敌之国呢?现在大王您想联合秦国一起攻打韩国,这样只会更加接近秦国这样祸患之国,我对此感到十分不解。大王如果不能看出这个事实就是不明,但如果群臣没有来向您奏闻此理就是不忠。
1707170117
1707170118
“如今韩国倚仗一个女人辅佐一个幼弱的君主,国内已经有了大乱,对外还要与强秦以及魏国的军队交战,大王以为它能不灭亡吗?韩国灭亡以后,秦国占领原来郑国的土地,紧邻着大梁,大王以为魏国就可以安宁吗?大王想夺回失地,就要依靠和强秦亲近,大王以为这对您会有利吗?
1707170119
1707170120
“秦国并不是一个不生事端的国家,韩国灭亡后,一定会再找麻烦,这样就一定要找容易的和对秦国有利的目标,相对容易和有利的目标就一定不去攻打楚国和赵国。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翻山过河,穿过韩国的上党去攻打强大的赵国,这就会重复阏与曾经的失败,秦国不可能这样做。如果穿过河内,背向邺城和朝歌,横渡漳水、滏水,在邯郸郊外与赵军交战,这就会遇到像当初智伯那样的灾祸,秦国又不敢这样做。进攻楚国,要从涉谷通过,行军三千里,去攻打冥阨关塞,军队需要走的路太远,所要攻打的地方也太艰难,秦国也不可能这样做。如果取道河外,背向大梁,右边是上蔡、召陵,在陈城郊外与楚军交战,秦国又不敢这样做。所以说秦国一定不会进攻楚国和赵国,当然也就更不会进攻卫国和齐国了。
1707170121
1707170122
“那么韩国灭亡之后,秦国想要出兵的时候,除去魏国就没有可以进攻的了。秦国本来就占有了怀邑、茅邑、邢丘,如果通过在垝津筑城向河内靠近,那河内的共城、汲邑就面临危险;秦国又占据着郑国原来的土地,依靠垣雍城,决开荧泽之水,水淹大梁,大梁必定失陷。大王派使者去秦国已成过失,而又在秦国诽谤安陵氏,秦国想灭掉它已经很久了。秦国的叶阳、昆阳靠近魏国的舞阳,听任使臣诽谤安陵氏,放任安陵氏被灭亡,秦军就会绕过舞阳北边,从东边逼近许地,这样南方一定陷入危难,魏国会不遭受危害吗?
[
上一页 ]
[ :1.7071700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