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70371
1707170372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1707170373
1707170374
十九年,宣王卒,子湣王地立。
1707170375
1707170376
湣王元年,秦使张仪与诸侯执政会于齧桑。三年,封田婴于薛。四年,迎妇于秦。七年,与宋攻魏,败之观泽。
1707170377
1707170378
十二年,攻魏。楚围雍氏,秦败屈丐。苏代谓田轸曰:“臣愿有谒于公,其为事甚完,使楚利公,成为福,不成亦为福。今者臣立于门,客有言曰魏王谓韩冯、张仪曰:‘煮枣将拔,齐兵又进,子来救寡人则可矣;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拔。’此特转辞也。秦、韩之兵毋东,旬余,则魏氏转韩从秦,秦逐张仪,交臂而事齐楚,此公之事成也。”田轸曰:“奈何使无东?”对曰:“韩冯之救魏之辞,必不谓韩王曰‘冯以为魏’,必曰‘冯将以秦韩之兵东卻齐宋,冯因抟三国之兵,乘屈丐之弊,南割于楚,故地必尽得之矣’。张仪救魏之辞,必不谓秦王曰‘仪以为魏’,必曰‘仪且以秦韩之兵东距齐宋,仪将抟三国之兵,乘屈丐之弊,南割于楚,名存亡国,实伐三川而归,此王业也’。公令楚王与韩氏地,使秦制和,谓秦王曰‘请与韩地,而王以施三川,韩氏之兵不用而得地于楚’。韩冯之东兵之辞且谓秦何?曰‘秦兵不用而得三川,伐楚韩以窘魏,魏氏不敢东,是孤齐也’。张仪之东兵之辞且谓何?曰‘秦韩欲地而兵有案,声威发于魏,魏氏之欲不失齐楚者有资矣’。魏氏转秦韩争事齐楚,楚王欲而无与地,公令秦韩之兵不用而得地,有一大德也。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1707170379
1707170380
十三年,秦惠王卒。二十三年,与秦击败楚于重丘。二十四年,秦使泾阳君质于齐。二十五年,归泾阳君于秦。孟尝君薛文入秦,即相秦。文亡去。二十六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二十八年,秦与韩河外以和,兵罢。二十九年,赵杀其主父。齐佐赵灭中山。
1707170381
1707170382
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贷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孰虑之。”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1707170383
1707170384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爱宋与爱新城、阳晋同。韩聂与吾友也,而攻吾所爱,何也?”苏代为齐谓秦王曰:“韩聂之攻宋,所以为王也。齐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烦一兵,不伤一士,无事而割安邑也,此韩聂之所祷于王也。”秦王曰:“吾患齐之难知。一从一衡,其说何也?”对曰:“天下国令齐可知乎?齐以攻宋,其知事秦以万乘之国自辅,不西事秦则宋治不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齐秦之交,伏式结轶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也!晋楚合必议齐秦,齐秦合必图晋楚,请以此决事。”秦王曰:“诺。”于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1707170385
1707170386
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列城九。
1707170387
1707170388
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王解而卻。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湣王出亡,之卫。卫君辟宫舍之,称臣而共具。湣王不逊,卫人侵之。湣王去,走邹、鲁,有骄色,邹、鲁君弗内,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湣王。淖齿遂杀湣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
1707170389
1707170390
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湣王子也”。于是莒人共立法章,是为襄王。以保莒城而布告齐国中:“王已立在莒矣。”
1707170391
1707170392
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汙吾世。”终身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礼。
1707170393
1707170394
襄王在莒五年,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迎襄王于莒,入临淄。齐故地尽复属齐。齐封田单为安平君。
1707170395
1707170396
十四年,秦击我刚寿。十九年,襄王卒,子建立。
1707170397
1707170398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周子曰:“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卻,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夫救赵,高义也;卻秦兵,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卻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1707170399
1707170400
十六年,秦灭周。君王后卒。二十三年,秦置东郡。二十八年,王入朝秦,秦王政置酒咸阳。三十五年,秦灭韩。三十七年,秦灭赵。三十八年,燕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杀轲。明年,秦破燕,燕王亡走辽东。明年,秦灭魏,秦兵次于历下。四十二年,秦灭楚。明年,虏代王嘉,灭燕王喜。
1707170401
1707170402
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天下壹并于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
1707170403
1707170404
陈完是陈厉公陈他的儿子。陈完刚出生的时候,周太史正好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给陈完占卜,结果由观卦变为否卦,太史说:“这是观看国家风俗民情的意思,利于做君王的上宾。这是说他可能取得陈国君位拥有国家吧?也许不在陈国而是在其他国家吧?或者是不在他自己身上应验,而是应验在他的子孙身上。如果是在别的国,一定是姜姓国。姜姓是四岳的后代。事物不可能是两个同时强大,陈国衰落,他就将要昌盛起来吧?”
1707170405
1707170406
厉公是陈文公的小儿子,他的母亲是蔡国女子。文公去世后,厉公的哥哥陈鲍即位,这就是桓公。桓公和陈他为异母兄弟。趁桓公生病的时候,蔡国人替陈他杀死了桓公陈鲍和太子陈免,立他为君,这就是厉公。厉公即位后,迎娶蔡国之女为妻。这个蔡女和蔡国人通奸,经常回蔡国去,厉公也经常去蔡国。桓公的小儿子陈林怨恨厉公杀死了他的父亲和兄长,就让蔡国人诱惑厉公并杀了厉公。陈林立自己为国君,这就是庄公。所以陈完不能立为国君,做了陈国的大夫。厉公被杀的原因,在于因淫乱而离开国家,所以《春秋》里记载“蔡人杀陈他”,这是在指责他的罪行。
1707170407
1707170408
庄公去世,他的弟弟杵臼即位,这就是陈宣公。宣公二十一年,太子御寇被杀。御寇和陈完平日里比较亲近,陈完害怕灾祸牵连到自己,所以逃奔到齐国。齐桓公想让他担任宰相,他推辞说:“我只是个寄居在外的小臣,能有幸免除种种负担,已经是您给我的莫大恩惠了,不敢再担当这么高的职位。”齐桓公让他任管理百工的工正。齐懿仲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完为妻,为此事进行占卜,结果说:“这是凤凰飞翔,和谐的鸣声锵锵。有妫氏的后代,会在姜氏那里成长。五代之后就会比较昌盛,地位将和正卿一样。八代之后,地位之高将没人可以比得上。”于是他就把女儿嫁给了陈完为妻。陈完逃到齐国的时候,齐桓公已在位十四年了。
1707170409
1707170410
陈完去世后,谥号为敬仲。敬仲生了稺孟夷。敬仲来齐国的时候,把姓陈氏改为田氏。田稺孟夷生了湣孟庄,田湣孟庄生了文子须无。田文子侍奉齐庄公。
1707170411
1707170412
晋国大夫栾逞在晋国发动叛乱,逃奔到齐国,齐庄公对他很优待。晏婴和田文子劝谏,庄公不听。田文子去世,生了桓子无宇。田桓子无宇很有力气,侍奉齐庄公,非常得宠。
1707170413
1707170414
无宇去世,生了武子开和釐子乞。田釐子乞担任齐国大夫,侍奉齐景公,他向百姓征税时用小斗收,赐给百姓粮食时用大斗,暗中向百姓施以恩德,齐景公也不加禁止。因此田氏很受齐国人民的爱戴,他的家族也越来越强大,百姓的心都偏向田氏。晏子多次向景公进谏,景公都不听。不久晏子出使晋国,私下里跟叔向说:“齐国的政权最终要落到田氏的手里呀。”
1707170415
1707170416
晏婴去世后,范氏和中行氏在晋国反叛。晋国加紧讨伐他们,范氏和中行氏请求齐国借粮给他们。田乞想作乱,想在诸侯中结党,于是就对齐景公说:“范氏和中行氏曾多次对齐国有恩德,齐国不能不救他们。”齐国派田乞去救援,给他们送去了粮食。
1707170417
1707170418
齐景公的太子去世了,景公后来有个宠姬叫芮子,芮子生下儿子荼。景公生病的时候,命令他的宰相国惠子和高昭子让他们立自己的儿子荼为太子。景公去世后,高、国两位宰相立荼为国君,这就是晏孺子。但是田乞不高兴,他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为君主。阳生平时和田乞交好。晏孺子即位后,阳生逃奔鲁国。田乞假装侍奉高昭子和国惠子,每次上朝都替参乘在车上陪侍,并且说:“起初各位大夫都不想立孺子。如今孺子即位,您两位担任宰相,大夫们都人人自危,图谋作乱。”田乞又挑动大夫们说:“高昭子这个人很可怕呀,趁他还没动手我们先把他干掉吧!”大夫们都听从了他。田乞、鲍牧和大夫们一起领兵攻入宫廷,讨伐高昭子。昭子听说后,与国惠子去援救国君。国君的军队失败了。田乞派部下去追击国惠子,惠子逃到莒,于是部下又返回去杀高昭子。晏婴的儿子晏圉逃奔到鲁国。
1707170419
1707170420
田乞派人去鲁国,迎接阳生回国。阳生回到齐国后,藏在田乞家中。田乞邀请大夫们说:“田常的母亲有祭祀后留下的酒食,请各位一定赏光前来聚会饮酒。”大夫们都来到田氏家饮酒。田乞把阳生装在口袋里,放在中央的座位上。宴席中,田乞打开口袋,放出阳生,他说:“这才是齐国真正的国君呀。”大夫们都俯身拜见。正准备合谋拥立阳生为国君,田乞借口说:“我是与鲍牧合谋一起拥立阳生的。”鲍牧怒气冲冲地说:“大夫们难道忘记景公的遗命了吗?”大夫们想反悔,阳生叩头说:“如果大家觉得我可以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鲍牧担心自己遭受灾祸,就又说:“都是景公的儿子,怎么不可以呢!”最终在田乞家中立阳生为国君,这就是悼公。后来派人把晏孺子迁到骀,并且杀了孺子荼。悼公即位后,田乞被任命为齐国宰相,独揽齐国政权。
[
上一页 ]
[ :1.7071703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