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73116e+09
1707173116
1707173117 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1707173118
1707173119 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教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后,孔子说:“樊迟,是个浅薄小人啊!统治者提倡礼义,那么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统治者讲求诚信,那么百姓就没有敢不说实话的。这样,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背着孩子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呢。”
1707173120
1707173121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护别人。”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别人。”
1707173122
1707173123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
1707173124
1707173125 有若说:“礼的应用,以恰到好处为贵。古代圣贤君王的治国办法,好就好在这里;小事大事都按照这条原则去做,有时会行不通;但是只为了恰到好处而一味地追求恰到好处,不用礼来节制它,也是不可行的。”有若又说:“诚信符合于义,就能经得起实际检验;恭敬符合于礼,就能远离耻辱;依傍那些不失为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
1707173126
1707173127 孔子逝世后,弟子们都很怀念他。有若长得像孔子,弟子们共同拥戴他为师,对待他就像当初侍奉孔子一样。一天,学生进来问他说:“从前先生要出行,让弟子带上雨具,不久果真下雨了。弟子就请教说:‘先生怎么知道要下雨呢?’有若说:‘《诗经》里不是说了吗?月亮靠近毕宿星,就会有滂沱大雨了。’有一天,月亮又停在了毕星的位上,却没有下雨。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为他另娶妻室。孔子派他到齐国去,商母请求不要派他。孔子说:‘不要担心,商瞿四十岁以后应该会有五个男孩子。’后来果真如此。请问夫子凭什么能预先知道结果呢?”有若沉默无以回答。弟子们站起来说:“有先生您离开吧,这个座位不是您能坐的啊!”
1707173128
1707173129 公西赤,字子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1707173130
1707173131 子华出使去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粮食。孔子说:“给她一釜。”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给她一庾。”冉有给了她五秉粮食。孔子说:“公西赤去齐国,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暖的裘衣。我听说,君子救济急需的穷人而不是增加他的财富。”
1707173132
1707173133 巫马施,字子旗,比孔子小三十岁。
1707173134
1707173135 陈司败问孔子说:“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旗作了个揖说:“我听说君子不会偏私包庇,难道君子也会偏私包庇吗?鲁昭公娶了吴女为夫人,给她起名叫她孟子。孟子本姓姬,避忌称呼同姓,所以称她吴孟子。鲁君如果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巫马施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了过失,人家一定会知道。做臣子的不可说国君的过错,替他隐讳,就是懂礼啊。”
1707173136
1707173137 梁鳣,字叔鱼,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颜幸,字子柳,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冉儒,字子鲁,比孔子小五十岁;曹恤,字子循,比孔子小五十岁;伯虔,字子析,比孔子小五十岁;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
1707173138
1707173139 从子石以上三十五人,他们的年龄、姓名和受业情况都可见到明显的文字记载。其余的四十二人,没有年龄可考,也没有文字记载,记在下面:
1707173140
1707173141 冉季,字子产;公祖句兹,字子之;秦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字子骄;漆雕徒父,字子文;壤驷赤,字子徒;商泽,字子秀;石作蜀,字子明;任不齐,字选;公良孺,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子皙;公肩定,字子中;颜祖,字子襄;鄡单,字子家;句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荣旂,字子祈;县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伋,字思;郑国,字子徒;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恒;颜哙,字子声;步叔乘,字子车;原亢籍,字子籍;乐欬,字子声;廉絜,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冉;狄黑,字皙;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舆如,字子上;公西葳,字子上。
1707173142
1707173143 太史公说:后世学者们多数讲述孔子门下七十位门徒时,赞誉者或许言过其实;诋毁他们的人,也许损害了他们的真实形象。总之,谁都没有看到他们的真实相貌而加以评论,比较起来,《论语》所记弟子们的事迹,更接近真实。关于孔子弟子们的名字、姓氏、言行等情况,我全部取自《论语》中的弟子问答,把它们合编成一篇,有疑问的地方就空着。
1707173144
1707173145
1707173146
1707173147
1707173148 文白对照史记 [:1707161167]
1707173149 文白对照史记 商君列传第八
1707173150
1707173151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1707173152
1707173153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1707173154
1707173155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707173156
1707173157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1707173158
1707173159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1707173160
1707173161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1707173162
1707173163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1707173164
1707173165 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 上一页 ]  [ :1.70717311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