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75693e+09
1707175693
1707175694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能活捉他的则赏给千两黄金。于是就有人把广武君捆送到军营,韩信则亲自为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而坐,自己则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他。
1707175695
1707175696 众将献上首级和俘虏,向韩信道贺,借机问韩信说:“兵法上说:‘战斗中排列阵式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这次将军反倒让我们背靠着水列阵,说‘击败了赵军正式会餐’,我等并不相信,然而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韩信回答说:“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有留心而已。兵法上不是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时没有机会可以训练各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带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是不可以的;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通过他们取得胜利呢?”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可以赶得上的呀。”
1707175697
1707175698 于是韩信问广武君说:“我要向北面攻打燕国,向东面讨伐齐国,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呢?”广武君推辞说道:“我听说‘打了败仗的将领,没有资格谈论勇气,亡了国的大夫没有资格去谋划国家的生存之道’。而今我是打了败仗亡了国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谈论国家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但是虞国却灭亡了,在秦国却能使秦国称霸,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的时候愚蠢,而到了秦国就变得聪明了,而在于国家的君主重不重用他、接不接受他的意见。如果成安君采用了你的计划,可能我韩信也早被活捉了。因为没采用您的计划,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啊。”韩信态度坚决地请教说:“我专心听取您的意见,希望您不要推托。”广武君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俗话说:‘狂妄的人说的话,圣人也可以选择地听’。只是恐怕我的计划不足以被采用,但我愿意贡献愚昧的忠诚,忠心效力。成安君本来有每战每胜的计划,然而一旦失掉它,部队在鄗城之下失败,自己在泜水之上死了。而今将军横渡西河,抓获魏王,在阏与抓获夏说,一举攻下井陉,不到一早晨的时间就击败了赵军二十万,杀了成安君。名声大噪,声威威震天下,农民们预感到战祸临头,没有不放下工具,停止耕种,穿好的,吃好的,打发日子,专心打听战争的信息,等待死亡的来临。像这些,都是将军在计策上的高明之处。然而,现在百姓劳作辛苦,士卒疲惫,很难用以战斗。如果将军发动疲惫的部队,驻留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要攻打恐怕时间太长,力量不能够攻克。实情暴露出来,威势就会减弱,时间持久,粮草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投降,齐国一定会坚守边境,以求自强。燕、齐两国坚持不肯投降,这样的话,刘项双方的谁赢谁输就不能断定。像这样,就是将军策略上的不足之处。我的见识浅薄,但我个人认为攻打燕国讨伐齐国是失策啊。所以,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拿自己的短处去迎击敌人的长处,而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韩信说:“即便是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广武君回答说:“现在为将军着想,不如按兵不动,稳定赵国的社会秩序,安抚死亡将士的孩子。百里范围之内,每天送美味的食物,用以奖赏将士。摆出要向北进攻燕国的样子,之后派出说客,拿着书信,在燕国展示自己策略上的过人之处,燕国定然不敢不听从。燕国归顺之后,再派说客向东劝齐国投降。齐国知道燕国归降的消息后就会降服。即便是有聪明有才能的人,也不知该怎样替齐国计划了。假如这样,那么,争夺天下的大事都可以谋求了。用兵本来就有先假作声势,而后采取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状况。”韩信听后说:“好。”听从了他的计划。派遣使者出使燕国,燕国知道消息果真立刻投降。于是派人告诉汉王,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用以镇抚赵国。汉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就封张耳为赵王。
1707175699
1707175700 楚军很多次派出奇兵渡过黄河攻打赵国。赵王张耳和韩信往来救助,在行军中安定赵国的城池,派兵支援汉王。楚军那时正把汉王团团地围困在荥阳,汉王从南面突出重围,到宛县、叶县地区,接纳了黥布,奔入成皋,楚军又马上包围了成皋。六月间,汉王从成皋逃出,向东渡过黄河,只有滕公跟随,当时张耳部队在修武驻扎。一抵达,就住进客馆里。第二天清晨,他说自己是汉王的使臣,骑马进入赵军的军营之内。韩信、张耳两人还没有起床,汉王就在他们的卧室里拿走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用军旗集结众将,更替了他们的职务。韩信、张耳起床后,才得知汉王来了,大为惊讶。汉王夺取了他二人统率的部队,命令张耳守在赵地,任命韩信为国相,让他集结赵国还没有前往荥阳的部队,去进攻齐国。
1707175701
1707175702 韩信带兵向东挺进,还没有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降了。韩信想要停止进攻,范阳说客蒯通劝谏韩信说:“将军是奉命进攻齐国,汉王只不过暗中派遣一个密使游说齐国归降,难道有命令让将军停止进军吗?为什么不继续进军呢?况且郦生只不过是个读书人,坐着车子,靠着三寸之舌,就收复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将军带领数万大军,一年多的时间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成为将领这么多年,比不上一个读书小子的功绩吗?”于是韩信认为他说得有道理,采纳他的计谋,就带领军队渡过黄河。齐王听从郦生的劝说以后,挽留郦生共同喝酒,撤销了对汉军的防务。韩信乘机突袭齐国历下的部队,很快就攻打到都城临淄。齐王田广认为自己被郦生出卖了,就把他煮死,而后逃向高密,派使者前往楚国请求救援。韩信收复临淄以后,就向东追赶田广,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国也派龙且带领兵马,号称二十万,前来救助齐国。
1707175703
1707175704 齐王田广和司马龙且两支军队合兵一起与韩信战斗,还没有开始战斗,有人劝谏龙且说:“汉军远离自己国土,拼死战斗,其势不可抵挡。齐楚两军在自己的国土作战,士兵很容易逃跑。倒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信任的大臣,去安抚已经被攻下的城池,这些城池的官吏和百姓得知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助,一定会背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池的人都起来反叛他们,那必然会得不到粮草,这就可以逼迫他们不战而投降。”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是什么样的人,很容易对付他。而且救助齐国,不战斗就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绩呢?现在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于是决定开始战斗,与韩信隔着潍水列开队伍。韩信命令手下连夜制作一万多条口袋,装满沙土,堵塞潍水上游,带领一半部队渡过河去,攻打龙且,佯装战败,往回逃跑。龙且果然高兴地说:“原本我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的人。”于是就渡过潍水追赶韩信。韩信下令挖开挡住潍水的沙袋,河水凶猛地冲下来,龙且的部队一多半人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军猛烈攻击,杀死了龙且。龙且在潍水东岸还没有渡河的兵马,见到这种状况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兵将全部抓获了。
1707175705
1707175706 汉四年,韩信降服并且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狡猾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接壤,如果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压安抚,局势一定不能稳定。为了有利于现在的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正在这个时候,楚军在荥阳团团地围困住汉王,韩信的使者到了,汉王打开书信看了,非常生气,骂道:“我在这儿被包围,日夜想让你来援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汉王的脚提醒,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很不利,怎么能不让韩信称王呢?不如就趁这个机会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对待他,让他自己坚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明白过来,又假装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的王,为什么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1707175707
1707175708 楚军失去龙且后,项王感到恐惧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游说齐王韩信说:“天下人对秦朝的统治已经痛恨不已,大家才合力进攻它。秦朝灭亡后,按照功劳分割土地,各自为王,以便停止战争。现在汉王又兴师东进,侵占别人的国土,抢夺他人的封地,已经攻克三秦,带领军队开出函谷关,集结各路诸侯的部队向东攻击楚国,他的意思是不夺取整个天下,不肯罢手的,他贪心不足到这个地步,太过分了。况且汉王不可信任,自身落到项王的掌控之中多次了,是项王可怜他他才活下来,然而一经脱身,就背叛盟约,再次攻打项王。他是这样地不可亲近,不可信任的人。现在您虽然自以为和汉王交情深厚,替他全心全力地作战,最后还是得被他擒获。您所以能够延续到现在,原因是项王还存在啊。现在刘、项争夺天下谁胜谁败,决定胜负的是您。您站在汉王一边,那么汉王胜;您站在项王一边,那么项王胜。如果项王今天被消灭,下一个被消灭的就是您了。您和项王有旧交情,为什么不背叛汉与楚联手,之后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现在,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站到汉王一边进攻项王,一个聪明有才能的人,难道应该这样做吗?”韩信推辞说:“我侍奉项王的时候,只不过做郎中,职位只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说的话没人听,贡献的计谋没人采用,所以我才背叛楚归附汉。汉王赐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予我几万人马,脱下他自己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我说的话和献的计策都被采用,所以我才能够到今天这个地步。人家对我亲近、信赖,我背叛他是不对的,即使到死也不会叛变。希望您替我感谢项王的盛情!”
1707175709
1707175710 武涉走后,齐国人蒯通得知天下胜负的关键在于韩信,想出奇计打动他,就用看相的名义劝说韩信,说:“我曾经学过看相技术。”韩信说:“先生给人看相用的什么方法?”蒯通回答说:“人的富贵和品鉴在于骨骼,忧愁、喜悦在于面色,成功和失败在于决定。用这三项验证人相是准确无误的。”韩信说:“好,先生看看我的相怎么样?”蒯通回答说:“希望你的随从人员暂时回避一下。”韩信说:“周围的人退下吧。”蒯通说:“看您的面相,只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的隐患。看您的背相,显示出富贵但是不能说。”韩信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蒯通说:“当初,天下起兵的时候,英雄豪杰纷纷建立自己的名号,一声呼喊,天下有志之士蜂拥聚集,像鱼鳞那样杂沓,如同火焰迸飞,狂风突起。正当这时,关心的只是消灭秦朝罢了。现在,楚汉分争,使天下无辜的百姓枉死无数,父子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不胜数。楚国人从彭城发起攻势,转战四方,追逐败兵,直到荥阳,趁着胜利的势头,像卷席子一样向前挺进,声势威震天下。然后部队被困在京、索之间,被阻于成皋以西的山岳地带不能再向前,已经三年了。汉王率领几十万人马在巩县、洛阳一带阻挡楚军,凭借着山河的险要地势,虽然一天内交战数次,却没能向前一步,导致遭受挫折失败,差一点不能自救。在荥阳战败,在成皋受伤,于是逃到宛、叶两县之间,这就是所说的才能到了尽头。将士的士气因长期困于险要关塞而被消磨,仓库的粮草也消耗完了,百姓苦累,怨声载道,人心不安,无依无靠。我以为,这样的局势,不是天下的圣贤就不能平息这场天下的战乱。现在刘、项二王的命运都系在您的手中。您帮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帮助楚王,楚王就胜利。我愿意披肝沥胆,敬献计谋,只是害怕您不采纳啊。如果能听从我的计划,倒不如让楚、汉双方都不受损伤,一同存在下去,你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种局势,就没有谁敢轻易起兵进犯。凭借您的才能和德行,拥有众多的兵马装备,占据强大的齐国,逼迫燕、赵降服,出兵到刘、项两军空虚的地方,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民心,向西去阻止刘、项的争斗,为军民百姓请求保全性命,这样的话,天下就会很快地群起而响应你,有谁敢不顺从呢!之后,分割大国的土地,削弱强国的声势,用以分封诸侯。诸侯复位之后,天下就会对您感恩戴德,归顺听命于齐。稳守齐国故有的土地,占有胶河、泗水流域,用恩惠感召诸侯,恭谨谦让,这样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听说‘上天赐予的好处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采取行动,反而要遭到祸患’。希望您认真地思考这件事。”
1707175711
1707175712 韩信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十分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服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过,坐别人车子的人,要分担别人的祸患;穿别人衣服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虑;吃别人食物的人,要为别人的事业誓死效忠,我怎么能够贪图私利而背弃信义呢!”蒯通说:“你自以为和汉王交好,想建立流传后世的功绩,我个人认为这种想法错了。原来常山王、成安君还是平民百姓时,结成刎颈之交,后来因为张黡、陈泽的事产生矛盾,使得二人彼此怨恨。常山王背叛项王,抱着项婴的人头逃跑,归顺汉王。汉王借给他部队向东进攻,在泜水以南杀死了成安君,身首异处,被天下人嘲笑。这两个人的交情,可以说是天下最牢固的。然而到头来,都想把对方杀死,这是为什么呢?祸患因贪得无厌生,人心又难以猜测。现在您想要用忠诚、信义与汉王结交,一定比不上张耳、陈余结交更牢固,而你们之间的关连事件又比张黡、陈泽的事件严重得多,所以我以为您断定汉王不会加害于您,也错了。大夫文种、范蠡使面临灭亡的越国留存下来,帮助勾践称霸诸侯,事业成就之后,文种被逼自杀,范蠡被迫逃亡。野兽已经捕获完了,猎犬被杀来吃了。以交情友谊的深厚来说,您和汉王就比不上张耳与成安君,以忠信来说也就赶不上大夫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从这两个例子看,足够您判断对错了。希望您好好地考虑。何况我听说,勇敢、谋略使君王感觉到威胁的人有祸患,而功劳卓著冠盖天下的人得不到赏赐。请让我说一说大王的功劳和谋略吧:您横渡西河,抓获魏王,活着擒获夏说,带领部队夺取井陉,杀死成安君,攻克了赵国,以声势镇服燕国,平定安抚齐国,向南摧毁楚国部队二十万,向东杀死楚将龙且,西面向汉王报告胜利,这可以说是功劳天下第一、计谋出众世上少有的人才。现在您占有威胁君主的声势,持有不能封赏的功劳,归属楚国,楚国人不信任;归属汉国,汉国人惊慌恐惧:您带着这样大的功劳和声势,哪里是您可去的地方呢?身处臣子地位而有着使君主感到威胁的震动,声望高于天下所有的人,我个人为您感到危险。”韩信说:“先生暂时说到这里吧!让我考虑一下。”
1707175713
1707175714 过了几日,蒯通又对韩信说:“能够听从善用别人的善意,就能预见事情的发展变化,能反复考虑,就能把握成功的关键。听取建议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决策失误而能够长久安定的人,实在很少。听取建议很少判断失误的人,就不能用花哨的言语去惑乱他;计谋筹划周全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哨的言语去扰乱他。心甘情愿做劈柴喂马差事的人,就会失去争取万乘之国权利的机会;安守很少俸禄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这样高的官位。所以做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情的祸患。专在小事情上费心思,就会忽略天下的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才能,决定后又不敢断然行动,这是所有事情的祸根。所以俗话说:‘猛虎犹豫不能决定,比不上黄蜂、蝎子用毒刺去螫;好马来回走动不前进,比不上劣马慢慢地向前走;勇士孟贲困惑不定,比不上平凡的人,决心实干,以求达到目的;即便是有虞舜、夏禹的才能,闭上嘴巴不说话,比不上聋哑人借助打手势有用处’。这些俗语都证明实施行动是最可贵的。所有的事业都很难成功但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把握而容易丢失。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认真地考虑斟酌。”韩信犹豫不定,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认为自己功绩卓著,汉王最终不会夺走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的劝说没有被采用,就装疯癫做了巫师。
1707175715
1707175716 汉王被楚军包围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谋,征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带领部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项羽被击败后,高祖用突然袭击的方法夺取了齐王的军权。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都城建在下邳。
1707175717
1707175718 韩信到了下邳,召见以前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赏赐给她黄金千斤。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仅赏赐给百钱,说:“你是小人,做好事坚持不到最后。”召见曾经羞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两腿中间爬过去的那个年轻人,任命他做了中尉,并和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初羞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可以杀死他吗?杀死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耐了一时的羞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绩。”
1707175719
1707175720 项王部下逃亡的将领钟离昧,家住伊庐,一直与韩信关系很好。项王死后,他逃出来投奔韩信。汉王心中讨厌钟离昧,听说他藏在楚国,下令楚国抓捕钟离昧。韩信刚到楚国,巡视他的县邑,进进出出都带着装备齐全的卫队。汉六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密谋造反。高帝采用陈平的计谋,假托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派使臣告知各诸侯到陈县聚会,说:“我要去巡视云梦泽。”其实是要偷袭韩信,韩信自己却不知其用意。高祖就快要到楚国的时候,韩信曾经想起兵造反,又认为自己没有罪过,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抓获。有人对韩信说:“杀了钟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定会很高兴,就没有灾祸了。”韩信去与钟离昧商量。钟离昧说:“汉王所以不进攻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抓我取悦汉王,我今天死了,你也马上会死的。”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忠厚的人!”终于刎颈自杀。韩信拿着钟离昧的人头,到陈县朝拜皇上。皇上命令武士绑住了韩信,押在随行队伍的车上。韩信说:“真的像人们说的‘狡猾的兔子死了,出色的猎狗就遭到人们杀害吃掉;飞在天上的飞禽没了,优良的弓箭也就都收藏了起来;敌国灭亡,谋臣死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我应当遭杀害!”皇上说:“有人告发你密谋造反。”就给韩信戴上了刑具。到了洛阳,免除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为淮阴侯。
1707175721
1707175722 韩信知道汉王畏惧且厌恶自己的才能,常常推托说自己染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郁郁寡欢,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让韩信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探访樊哙将军,樊哙跪着迎接相送,称自己为臣子。说:“大王竟然会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样人为伍了。”皇上经常坦然地和韩信讨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处,各有不足。皇上问韩信:“像我这样的才能能率领多少军队?”韩信说:“陛下只能率领十万军队。”皇上说:“那你呢?”回答说:“我是兵马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却善于任用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何况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1707175723
1707175724 陈豨被委任为巨鹿郡守,向淮阴侯告别。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身边侍从在庭院里散步,抬头望着苍天叹息说:“您能听听我的心里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说说。”陈豨说:“一切听从将军吩咐!”淮阴侯说:“您管理的区域,是天下精兵汇聚的地方;而您,是皇上信任宠幸的臣子。假如有人告发说您造反,皇上一定不会相信;再一次告发,陛下就起疑心了;第三次告发,皇上定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攻打。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到手了。”陈豨一直知道韩信的才智无双。始终没有怀疑过,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造反。皇上亲自带领兵马前往,韩信推说自己有病没有跟随前去。他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发兵,我在这里帮助您。”韩信和家臣商议,夜里假传诏书释放各个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想要发动他们去攻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信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关了起来,想要杀掉他。这位家臣的弟弟上书皇上告发韩信叛乱,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谋反的状况。吕后想要把韩信召来,又害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令人谎称自己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抓获杀死,所有臣子都来祝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便是你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来庆祝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绑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杀掉了。韩信临被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用蒯通的计谋,以导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就是天意吗?”于是朝廷诛杀了韩信三族。
1707175725
1707175726 高祖攻打陈豨回到京城,见到韩信已死,又高兴又可怜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吕后说:“韩信说后悔没有采用蒯通的计谋。”高祖说:“那人是齐国的说客。”就命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抓到皇上面前,皇上说:“你教唆淮阴侯谋反吗?”回答说:“是。我的确唆使过他,那小子不采用我的计谋,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用我的计谋,陛下怎能够消灭他呢?”皇上生气地说:“煮了他。”蒯通说:“哎呀,煮死我,我冤枉啊!”皇上说:“你教唆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朝法律制度败坏、政权灭亡的时候,崤山以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间天下有才能的人像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失去了天下,天下英雄都来抢夺,于是才智超人、行动敏捷的人优先得到它。蹠的狗对着尧狂吠,尧并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当这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皇上。何况天下磨利武器、手拿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不过是力不从心。您怎么能够把他们全部煮死呢?”高祖说:“放了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1707175727
1707175728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的人和我说,韩信即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去看了韩信母亲的坟墓,确实是这样的。假如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炫耀自己的功绩,不自恃自己的才华,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绩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拟了,后代的子孙就可以享祭不完。但是,他没能坚持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平定,反而密谋造反,以致被诛灭宗族,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1707175729
1707175730
1707175731
1707175732
1707175733 文白对照史记 [:1707161192]
1707175734 文白对照史记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1707175735
1707175736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及项梁之立楚后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韩故地。项梁败死定陶,成奔怀王。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
1707175737
1707175738 沛公立为汉王,韩信从入汉中,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
1707175739
1707175740 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就国,更以为列侯。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余城。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三年,汉王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守荥阳。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竟从击破项籍,天下定。五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王颍川。
1707175741
1707175742 明年春,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 上一页 ]  [ :1.7071756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