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5836
1707205837
[23].掩:乘人不备而袭取。
1707205838
1707205839
[24].发:揭露。
1707205840
1707205841
[25].付:交给。
1707205842
1707205843
[26].被:覆盖。
1707205844
1707205845
[27].且:将要。
1707205846
1707205847
[28].次:驻扎。
1707205848
1707205849
[29].值:遇到。
1707205850
1707205851
[30].拒:抵抗。
1707205852
1707205853
[31].背:背叛。
1707205854
1707205855
[32].萃:聚集。
1707205856
1707205857
[33].遽:遂。
1707205858
1707205859
[34].耘:清除。
1707205860
1707205861
[35].特:仅仅。
1707205862
1707205863
[36].芟:割。
1707205864
1707205865
[37].放:通“仿”,仿效。
1707205866
1707205867
[38].益:更加。
1707205868
1707205869
[39].除:拜官受职。
1707205870
1707205871
[40].赗:送给丧家助葬之财物。
1707205872
1707205873
[41].向:如果。
1707205874
1707205875
1707205876
1707205877
1707205879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韩擒虎列传
1707205880
1707205881
〔选文〕
1707205882
1707205883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1]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2],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3]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4]下之。进平范阳,加上仪同,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又从宇文忻平合州。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共为声援,频寇[5]江北,前后入界。擒屡挫其锋,陈人夺气。
1707205884
1707205885
开皇初,高祖潜[6]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7]著声名,于是拜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8],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晋王遣行军总管杜彦与擒合军,步骑二万,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任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9]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10]如朕意。九州岛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11]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又下优诏于擒、弼曰:“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12],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13]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
上一页 ]
[ :1.7072058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