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15542e+09
1707315542 1122年,教权和皇权达成妥协。该协议规定,如果主教是经教区神职人员正当选举,并获得基督徒认可,皇帝可安排举行专门仪式,划拨土地,并授予主教职权。
1707315543
1707315544 但实践证明,这一计划行不通。教权和皇权再起争执。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完全脱离皇权独立。德意志四分五裂,公国和城邦割据而治,部分受主教和修道院院长控制。虽然在1254年前,名义上仍有皇帝这一称号,但到1197年后,德意志皇帝已经丧失实权。
1707315545
1707315546 法国和英格兰的教会改革
1707315547
1707315548 法国和英格兰的教会改革没有产生如此破坏性的影响。法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剥夺大封建领主对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任命权。这些领主通常不服从法国国王,因此国王乐见其成,而教皇也乐见皇室相助,推进改革。
1707315549
1707315550 英格兰情况有所不同。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借5000多名骑士之力,不顾众人质疑,自立为王。坐上王位后,他将英格兰土地分给亲信。继任者也和他一样,对英格兰王国严加控制。因此,从1066年起,英格兰的统一程度远高于法国和德国。
1707315551
1707315552 在诺曼王朝初期,英格兰贵族被皇权稳稳控制。这意味着,坎特伯雷大主教虽然控制了教会任命权,但不会对皇权造成丝毫威胁。在诺曼国王眼中,只要主教能在重大事宜上与自己商议,就能接受教会内部的激烈改革。
1707315553
1707315554 改革的力度和教权的巩固都直接受市镇发展的影响。市民在教会中担任不同职务。有能力的人能一路升到教会高层,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人生经历就是明证。因此,出身低微的人急于通过教会实现人生抱负。
1707315555
1707315556 这些人系统梳理和拓展教会法律。依据的原则是,洗礼、坚信礼、嫁娶、授圣职礼、弥撒、忏悔、临终涂油礼等圣事都受教会法院管辖。他们组织收取教会收入;向穷人布道、施舍饭食;让有抱负、有志向的神父学习法律和神学;建造大教堂;谱写教堂音乐并组织演奏歌咏;撰写教会历史。简而言之,他们构成了一个积极进取、敢作敢为的社会阶层,完全主导了中世纪的音乐、文学和思想文化。
1707315557
1707315558 东欧发展滞后
1707315559
1707315560 在东欧,人们没有围绕教会建立新生活,焕发新能量,也不太关注公民政府和其他世俗活动。铧式犁农业局限在日耳曼定居点之内。这意味着,与西欧相比,东欧农村生产效率低,市镇生活发展缓慢。1054年,基辅最后一位强权统治者去世,俄罗斯分裂为十几个小公国。当新一轮讲突厥语的草原游牧人从东面侵入时,俄罗斯王公既无力制敌,也没有办法让侵略者改信基督教。相反,这些新来者变成了穆斯林,切断了俄罗斯与拜占庭的便利沟通。
1707315561
1707315562 拜占庭也感到时局艰难。塞尔柱突厥人渗入小亚细亚,打赢1071年曼齐克特战役,让拜占庭边境收缩到君士坦丁堡周边。几乎与此同时,一小队诺曼底自由雇佣兵将拜占庭帝国的意大利领土纳入囊中,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建立诺曼王国,干预教权皇权之争。1054年,君士坦丁堡主教和教皇彻底闹翻,希腊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自此疏远。此外,意大利商人把持了拜占庭大部分贸易份额。1024年,十字军东征骑士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局势雪上加霜。
1707315563
1707315564 在巴尔干半岛内陆地区,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在巴西尔二世原来控制的疆域上发展成为独立政权,拜占庭帝国领土所剩无几。由此,东欧和西欧关系发生惊人逆转。到1200年时,与希腊语东区相比,从前落后蛮荒的拉丁语西区变得更加富足强大,在战争贸易上更冒险求进,在艺术思想上更大胆开放。
1707315565
1707315566 文化生活
1707315567
1707315568 在欧洲黑暗时代里,拜占庭涵养的古代知识思想远比拉丁语西区更丰厚。拜占庭学者从未忘记异教希腊著作。拉丁语西区把罗马法律抛在脑后,而拜占庭仍用该法作讼案判决。在拜占庭人看来,早期的基督教文学作品分量更重。与之相比,他们自己创造的任何新东西似乎都贫乏无力。
1707315569
1707315570 但在艺术领域,拜占庭人展现了超凡卓越的创造力。查士丁尼敕建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教堂。这座教堂充分体现了建筑新原则,向世人证明,在教堂中央方形空间上构造宏伟穹顶不无可能。这种建筑风格可能取自波斯或亚美尼亚,但拜占庭将其发展成熟,日臻完美。建筑师用石头玻璃碎片拼砌马赛克,涂覆金粉,让墙壁闪现细致光泽。时至今日,多数拜占庭教堂及其他正教教堂仍将圣索菲亚教堂奉为建筑典范。没有哪种艺术形式能传承如此动人心魄的历史。
1707315571
1707315572 黑暗时代和拉丁西区的思想复兴
1707315573
1707315574 在查士丁尼的建筑师为他建造举世闻名的教堂时,拉丁西区生活困苦。人民愚昧无知。修道院星罗棋布。修士利用业余时间读书,或担任教职。爱尔兰和英格兰的知识水平较高。但在欧洲大陆,即便在意大利本土,“黑暗时代”名副其实。查理大帝宫廷里聚集了少数学者、老师,其中多数来自英格兰。他们引入了一种整齐秀丽的字母造型——“加洛林小写字体”。我们熟悉的小字体就是这种风格的直接延续。
1707315575
1707315576 加洛林帝国瓦解后,文艺步履维艰。910年,克吕尼修道院建成,教会改革伊始,并于150年后如火如荼,促成了整个西欧的学术和文学复兴。主教开办学校培养神职人员。1150年后,这些学校演变为中世纪大学。
1707315577
1707315578 南欧大学主要教授法学,部分开设医学专业。西欧大学典范——巴黎大学以神学建校。对教会来说,法学和神学至为重要。教会法律建立在以下三种文本基础上:《圣经》、神父著作和大公会议决议。后来,教皇的决定和法令也添加进去。跟伊斯兰教教法不同,基督教法律从来都不是封闭体系。基督教形势变化太快,新问题接连出现,因此教会不断颁布新法。还有一点不同是,基督教教会法律基础非常复杂,且矛盾重重,妨碍基督徒像穆斯林那样编纂具备永久形式的单一法典。
1707315579
1707315580 关注教会法的人很快发现了拜占庭一直在用的罗马法。《查士丁尼法典》可强化公民政府,使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更可预见、更加灵活,财产转让更为便利。在界定各种契约权利方面,该法典比各类地方习惯法更清楚明晰。因此,罗马法在教会内部和皇帝以下的各级世俗政府中得到强有力实施。
1707315581
1707315582 与此同时,人们深入研究修道院所藏古书,神学学习获得新生。著名神学教师阿伯拉尔(1079年—1142年)了解时人对既定权威论点的种种质疑,并开列疑点,编纂成书,定名为《是与否》。
1707315583
1707315584 怎么解答这些问题?阿伯拉尔等人给出的答案是运用人类理性。1800多年前,希腊伊奥尼亚哲学家在阅读传说故事,看到诸神权力互相矛盾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快到公元1200年时,巴黎周边有几位学者才思敏捷,同样得出了这一结论。而当他们了解到,千年以前,异教思想就已给出答案时,他们决定深入钻研希腊哲学。
1707315585
1707315586 要汲取异教科学和哲学营养,就必须把阿拉伯语和希腊语译为拉丁语。拉丁西区的学者深刻意识到,希腊人和阿拉伯人保存的古代知识是一笔宝藏,于是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系统组建翻译中心。结果是,翻译作品一出炉,阿拉伯人和希腊人的知识宝藏立即变成拉丁语世界的可支配财产。这一知识储藏的再现也为完成13世纪经院哲学这一艰巨任务奠定了基础。之所以称为“艰巨”,是因为经院哲学要在不牺牲人类理性和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实现异教思想和基督教神学的和解。
1707315587
1707315588 艺术和建筑
1707315589
1707315590 在艺术方面,西欧具备同等创造力。查理大帝敕建的最华美恢宏的教堂充其量只是拜占庭风格的微缩版。维京人和马扎尔人来袭,西欧被迫使用石料垒墙造房。到1000年时,石头城堡遍布欧洲。市镇也用石头修筑城墙,以求固若金汤。随着财富的积累,人们充分利用石匠技艺,建造巨大教堂。最早的石制教堂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以圆形拱门为突出特点。因墙面多用硬石垒砌,室内昏暗不明。
1707315591
[ 上一页 ]  [ :1.7073155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