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316845
结论
1707316846
1707316847
1500年至1650年间,欧洲经历纷繁变化。其共同特征是:西欧学会了在人类关注的每一领域拓展并强化活动。这意味着,西欧文明在欧洲内部以及其他文化传统交流中力量大增。
1707316848
1707316849
新的组织形式让一大群人无论和平战争都能通力合作。比如,1600年后,股份公司制形式完善。人们参照公司章程,购买股票,按股份享有公司所有权。如果公司破产,共有人仅按出资额履行债务。当然,只要公司能继续发展壮大,共有人可高于买价出售股份。现代公司就是按照这样的原则建立的。这种形式的商业组织能让成千上万人在长时间内按照一小群经理人设定的目标配合工作。与家庭企业、合伙制相比,股份制企业能会聚储蓄、分担风险、充分利用专业技能。
1707316850
1707316851
政治方面,欧洲没有创造出类似股份制公司的新奇组织。官僚制和常备军都是非常古老的制度安排。但在这一时期,这两种制度变得更有效率,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活动。地方自治制度和市镇政府的权威受损,贵族对农民的支配权受到削弱。与此同时,商人无须遵从地方同业公会规则,买卖活动遍布王国各地。
1707316852
1707316853
王室公国学会了调动子民拥有的大量资源,用于公共目的,以应对复杂时局。由地方农民扶持的一小撮骑士在战场上不再具备任何价值。十几门火炮、上千支滑膛枪和熟练使用这两种武器的人才能打赢战争。要创建、维持这样一支军队,需要的是能工巧匠、资本家、矿工、冶炼工、车夫、教官,以及成千上万名在其他领域有专长的人。因为,没有哪一个政权能在缺失军力的情况下防御邻国进攻,每一项新发明、新进展只要行之有效就会迅速推广。
1707316854
1707316855
思想和文化方面,欧洲人也找到很多新方法激发更大能量。比如,得益于书籍的印刷和销售,像伊拉斯谟这样的人能以著书立说为生,无须在大学或教会谋取职务也能养活自己。剧院通过收取入场费,为演员和莎士比亚等剧作家创造了收入来源。所有这一切变化拓展了世俗文学的疆域。
1707316856
1707316857
印刷机在快速准确传播新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路德的小册子让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了解到路德本人对教权的质疑,还能看到反对者的观点,无须再听别人转述。在争议较小的领域,印刷机也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不论是旅行者讲述的新大陆故事、描绘新发现的木版画、根据最新信息绘制的地图、解剖图、植物图谱,还是数学验算、哲学神学观点,都能通过印刷广而告之。
1707316858
1707316859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能轻松获取最新、最可靠信息,解答心中疑问。就算距离新发明、新发现之地非常遥远,也能如愿以偿。人类对广阔领域的热情和活力再次充分释放。每一项进入欧洲知识界的新思想都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思维素材。正如装备精良、组织有力的军队能打胜仗一样,博闻多识的人也能以观点打动别人。正是这些学人丰富、扩大、拓展了欧洲的智力遗产。
1707316860
1707316861
1500年至1650年间,世界其他地区仍固守成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虽然欧洲的坚船利炮出现在亚洲海岸,世界那一部分的古老文明却并没有多大改变。穆斯林、印度教徒、中国人、日本人热衷于维持原状,仅在迫不得已时才会转变。只有欧洲人发现,从根本上质疑祖先提出的假设既有可能,又有必要。这种质疑让他们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此,欧洲人缓慢但坚定地将其他民族甩在后面。
1707316862
1707316863
1707316864
1707316865
1707316867
5000年文明启示录 第十六章 欧洲之外的世界
1707316868
1707316869
1707316870
1707316871
1707316872
1707316873
1707316874
1707316875
非洲至尊 图中人物是西非强权国家贝宁的统治者奥博和他的两名朝臣。贝宁王国兴起于13世纪,一直蓬勃发展到19>世纪,并维护着自己的艺术传统,从这尊铜像中可见一斑。巨大的头颅和短小的双腿是贝宁的传统艺术手法,展现了奥博的尊贵和权力。
1707316876
1707316877
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者征服世界各大洋,创造了新的交流模式,但并未能立即打破欧亚主要文明之间的平衡。穆斯林和中华世界继续开疆拓土,一直到1700年后才告一段落。印度教徒虽然仍臣服于穆斯林,但也实现了宗教复苏,获得了新的能量和自觉意识。
1707316878
1707316879
在西欧之外的世界,只有美洲于1500年至1700年间经历了剧变。原因是,欧洲殖民者闯入,给美洲印第安人造成了灾难性影响。虽然奴隶贸易把一群群非洲人带到了新世界,但非洲仍与世界保持分离状态。另一方面,公元1700年前,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几乎没有受到欧洲航海活动的影响。
1707316880
1707316881
1500年左右,新时代开启,文明民族受益良多。亚洲和东欧体现得尤为明显。文明民族以火炮装备步兵,比草原骑兵有着越来越大的军事优势。因此,到1700年时,中国和俄罗斯平分欧亚草原。曾在欧亚军事平衡中扮演关键因素的游牧人相形见绌,草原边境不再具备战略重要性,而欧洲商船频繁往来的沿海区域对世界各民族具有更大价值。
1707316882
1707316883
但欧洲思想和技术给其他文明社会带来的挑战并没有达到不容忽视的紧迫程度,似乎可以从长计议。1500年至1700年间,每一个亚洲文明都选择了这种方略。
1707316884
1707316885
因此,在欧洲海外扩张的前二百年里,亚洲文明史更明显呈现出连续性,而非变革性。在这一段时间里,只有日本和俄罗斯经历了旧有生活模式的深远剧烈变化。原因是,日本形成独立文明范式的时间较晚,而俄罗斯离西欧比较近,感受到的压力更强烈。
1707316886
1707316887
伊斯兰世界
1707316888
1707316889
1500年,穆斯林依然坚信世界历史潮流与他们同进。但此时的伊斯兰世界政治统一不再,内战烽火连绵。穆斯林思想家不得不承认,伊斯兰世界遭遇政治失败。
1707316890
1707316891
穆斯林领土扩张
1707316892
1707316893
但让他们聊以自慰的是,穆斯林武士仍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伊斯兰宣教活动成果丰硕。在本章考查的这两个世纪里,伊斯兰教在非洲和东南亚广为传播。伊斯兰教之所以能不断扩张,不是受某个大事件的激发,而是地方宣教活动深入推进的结果。皈依伊斯兰教的人有的是部落领袖,有的是当地政治强权人物,是他们进一步推动了伊斯兰教在部落和城市的传播。而且,树立伊斯兰教信仰不可一蹴而就,靠一朝一夕的工夫。崇拜苏菲派神秘主义者的人先是接触了《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教法,再去熟悉伊斯兰教的整个文化遗产。要想读懂《古兰经》,必须先懂阿拉伯语。只有过了语言关,才能打开穆斯林学问宝藏的大门。
1707316894
[
上一页 ]
[ :1.707316845e+09 ]
[
下一页 ]